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邓玉明  潘祥华  唐蕾 《包装工程》2023,44(7):168-176
目的 以乳制品包装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科学评价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风险的方法,全面评价食品接触材料在接触食品过程中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方法 采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检测技术全面筛查食品模拟物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根据权威数据库和物质毒理学资料进行危害评估,参考欧盟和美国膳食暴露量计算方法进行暴露评估,结合评估结果计算风险系数,最终表征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风险。结果 抽取了市面上的塑料、金属、涂料及复合包装等不同材质的乳制品包装进行检测,检出铜、铬、锰和锡等元素,以及有意添加物(如单体、溶剂、抗氧剂、光引发剂、爽滑剂、增塑剂等)、非有意添加物质(如抗氧剂降解产物、寡聚物等)。采用暴露评估和危害评估方法分别表征检出物的膳食暴露和健康指导值,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系数分布在0.007%~9.4%之间,安全风险较低。结论 建立的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评价方法是一种有效评价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风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等可用于识别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风险,为减少和排除安全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综述食品接触用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的法规及rPET中典型的非有意添加物(Non-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s,NIAS),为我国食品接触用rPET法规和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外食品接触用rPET法规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rPET中挥发性有机物、非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NIAS的来源、残留及迁移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众多国家已经建立了食品接触用rPET法规和监管体系;rPET中的NIAS来源广泛、毒性各异,典型的NIAS迁移量、残留量均较小。结论 rPET已具备成为食品接触材料的可能,食品接触用rPET制品是全球的发展趋势,国家应早日明确rPET的法律地位和制定相关rPET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3.
邓玉明  唐蕾  罗世鹏 《中国塑料》2022,36(10):131-13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对4类不同类型的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的食品接触材料在4 %乙酸和50 %乙醇模拟物中的迁移出的非挥发性未知物进行筛查解析。结果表明,产品在4 %乙酸模拟物的迁移风险远小于50 %乙醇模拟物,主要迁移物质为聚合单体形成的寡聚物,抗氧剂、润滑剂、胶黏剂等加工助剂以及生产加工、迁移过程中形成的非有意添加物(NIAS)物质;纯PET材质的产品迁移物质较少,多层复合材料迁移物质较多。复合材质的产品中,PET材质可能在生产时添加了己二酸、癸二酸、新戊二醇等物质,进行了改性处理;此外,部分迁移物质会与模拟物中的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新的NIAS物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全面研究这类多层复合包装在接触食品过程中的迁移风险。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全面筛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在不同迁移条件下的挥发性、半挥发性和非挥发性迁移物质,基于商业数据库、实验室自建库及行业信息解析物质化学结构及可能来源,利用内标半定量迁移水平,结合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符合性评价及风险评价。结果 20批纸/铝/塑复合食品包装在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模拟物中未发现迁移风险,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模拟物中共计检出35种物质,可能源于溶剂、抗氧剂、爽滑剂、低聚物、抗氧剂氧化/降解产物等物质。其中,33种物质经法规评估及毒理学评估,显示风险较低;其余2类聚烯烃低聚物因结构难以确定、缺乏毒理学研究建议持续关注毒理学研究进展及国内外法律法规动态。结论 通过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表明,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纸/铝/塑多层复合包装用于盛装果汁等水性食品时不存在安全风险,但接触高乙醇含量或油脂类食品时建议关注聚烯烃类低聚物的迁移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抽取8种材质273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对其进行适宜性判定、水分敏感性确认以及橄榄油总迁移量测试,分析不同材质食品接触材料的检出风险。结果表明,在适宜性判定方面,PVC材质适宜性判定不通过率为100%;PE、PET、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树脂和纸铝塑盖膜材质的适宜性判定全部通过;TPE、PP及金属涂层材质则由于添加剂的干扰出现适宜性判定部分不通过。在水分敏感性方面,PET和纸铝塑盖膜试样均为水分敏感性试样,需要进行水分含量调节的概率为100%;TPE材质因添加剂、暴露时间等因素不同,需要进行水分含量调节的概率为48%;其他几种材质不需要进行水分含量调节。在迁移试验检出方面,TPE、PP和纸铝塑盖膜材质的检出风险较高,分别为86%, 58%, 50%;PE、PET、金属涂层材质检出率为7%, 9%, 9%,有一定的检出率,但是总体迁移风险不高;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树脂材质加校正因子后符合限量要求。在迁移试验前,应优先做适宜性判定、水分敏感性确认及调节,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材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hthalate Esters,PAEs)的含量及分布情况,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安全合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GC/MS对来自不同省市的781批不同材质食品接触材料测定其PAEs含量,从PAEs检出情况、量值分布、材质分布等维度对食品接触材料的PAEs安全合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关管控建议。结果 研究中测试的781批食品接触材料样品中,PAEs的总体检出率为12.8%(检出限为0.3 mg/kg),共检出6种PAEs。其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检出率最高,为10.5%,其次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检出率分别为2.9%和1.7%。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检出率均低于0.5%。从检出量值来看,86.7%的检出数据小于10 mg/kg。不同材质食品接触材料中,橡胶制品的PAEs检出率最高,为50.0%,且检出物质多达5种;塑料制品的检出率为14.5%,仅3批PVC塑料中DEHP和1批橡胶制品中DINP检出数据大于100 mg/kg。结论 邻苯二甲酸酯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整体检出率较高,但检出数值高的占比较低,在橡胶和PVC塑料制品中检出率和检出数值相对较高,因此应高度关注其迁移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我国食品接触用rPET回收体系建设、安全评估、法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全面研究日本、韩国有关回收塑料的宏观政策和战略,针对rPET的法规政策及管理要求,深入分析欧美日韩管理的优缺点,结合我国国情及研究进展,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结果 日本、韩国针对食品接触用rPET不仅制定了完善的法规标准,还拥有完整的回收体系,并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建立了从管理对象、管理机构到评估方法的全体系监管机制。但这些国家对食品接触用rPET的再生利用率仍旧不高,法规与监管体系上还存在较多需完善的地方。结论 在循环可持续发展势在大背景下,rPET食品接触的同级回收利用势在必行,我国应在研究国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回收体系,发布评估技术指南,出台相关管理政策法规,以促进行业规范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9.
王珍  祝惠惠  华雯  吴珂 《电池》2021,51(3):293-296
基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中对锂电池运输的相关规定,梳理并归纳锂电池在非常规运输时运输条件的豁免以及相应的运输要求.对比海运、道路运输及空运时关于运输要求豁免规定的差异,如:电池容量及锂含量、包装以及净重、集合包装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10.
用气相色谱法对苯乙烯中杂质进行分析。色谱柱为HP-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60 m×0.32 mm×0.25 mm),分离是在恒温下进行,分流速度150 ml/min,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内标法定量。峰面积比值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烃类杂质平均回收率在89.8-103.7%之间,相对偏差在0.15-2.75%之间。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