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7篇
  免费   996篇
  国内免费   253篇
电工技术   17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865篇
化学工业   1355篇
金属工艺   853篇
机械仪表   468篇
建筑科学   4403篇
矿业工程   537篇
能源动力   158篇
轻工业   87篇
水利工程   325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武器工业   63篇
无线电   4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99篇
冶金工业   706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85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591篇
  2013年   573篇
  2012年   839篇
  2011年   882篇
  2010年   978篇
  2009年   1100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1263篇
  2006年   814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直接轻烧电子含氟污泥用作水泥混合材存在火山灰活性不高、标准稠度需水量大等问题,本文利用煤矸石作为电子含氟污泥的硅铝质补充来源,将电子含氟污泥和煤矸石混合后轻烧制备水泥混合材,通过强度活性指数、水泥力学强度、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粒度分布等指标以及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试验,探究了轻烧煤矸石混合电子含氟污泥制备水泥混合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轻烧电子含氟污泥制备的水泥混合材相比,煤矸石混合电子含氟污泥后轻烧制备的水泥混合材,可改善水泥的颗粒级配,降低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提高水泥混合材的活性和所配制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但会使水泥的初凝时间延长、终凝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2.
自调整复合级联形态滤波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拾取的润滑膜厚度信号中的脉冲和随机噪声干扰,提出一种自调整复合级联数学形态滤波算法。采用三角结构元素和半圆结构元素,通过开闭和闭开组合滤波及串联构造了复合级联形态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复合级联滤波算法可提高信号的信噪比。针对传统形态滤波方法结构元素宽度随机选取造成滤波后信号信噪比低的问题,通过在不同采样频率情况下对不同信号进行滤波仿真计算,提出一种结构元素参数自调整选取方法。仿真实验和对实际润滑膜厚度信号滤波处理结果表明,自调整复合级联形态滤波算法可有效滤除信号中的脉冲干扰和随机噪声干扰。  相似文献   
3.
锌焙砂中性浸出是湿法炼锌工艺流程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初始酸度、冲矿温度、浸出时间和焙砂粒度等因素对锌焙砂中浸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出较优工艺条件为:初始酸度50 g/L、冲矿温度65 ℃、反应时间60 min、焙砂粒度≤96 μm;4个考察因素均对中浸渣含锌有极显著性影响,影响由大到小为焙砂粒度>初始酸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某公司结合试验结果,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在锌精矿焙烧出料系统增加风选球磨装置,锌焙砂粒度降低至≤120 μm;在中浸双沸腾浸出槽后以串联方式增加2个100 m3搅拌反应罐,同时进行工艺流程再造.经改造前后的生产实践对比,中浸渣锌质量分数从28%~35%降低到22%~25%,中上清液质量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偏重理论教学,主要以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为主,不仅课堂教学效果差,大多数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会感到理论与工程实际的脱节,面对实际工程问题手足无措。而传统的研究生双语教学则侧重词汇讲解和句子翻译,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得不到很好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亟待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促进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首先对传统线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混合式双语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再从课前、课堂及课后三个阶段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研究生双语地基处理案例库开发教学设计方案,并根据已有案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演示,最后对教学效果提升进行评估。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训练和提高研究生在复杂环境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将附有MnO_x的活性碳颗粒(MnO_x/AC)作为燃料电池(FC)的阳极,以研究锰氧化物(MnO_x)催化氨氮氧化过程的电子转移路径。结果表明,有MnO_x附着的活性碳在FC(MnO_x/AC-FC)中对NH_4~+-N的去除率比原始活性碳在FC(AC-FC)中对NH_4~+-N的去除率高1.3倍,且MnO_x/AC-FC的最大电流密度为26.0 m A/m~3,而AC-FC无电流产生。这表明MnO_x可作为电子介体把NH_4~+-N中的电子从阳极传递到阴极,最终被阴极电子受体的O_2接收。当添加质量浓度1 mg/L的Mn~(2+)于MnO_x/AC-FC电解液时,与无Mn~(2+)添加相比,NH_4~+-N的去除率增大至48.8%,可能是Mn~(2+)在MnO_x的自催化作用下能形成新的MnO_x,为催化氨氮氧化提高了更多的活性位,促进了NH_4~+-N的去除。  相似文献   
7.
按照碳源优配原则优化分配进水流量,进行多段进水和进水比例可变条件下SBR脱氮效果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BR三段进水模式,当进水流量比为3∶2∶1时,系统脱氮效果最佳,此时NH4+-N、TN去除率分别为80.5%、67.4%。采用碳源优配原则对实际高氮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提标改造,最终出水TN和NH4+-N均能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78—2012)的间接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增材制造技术突破了传统模具加工工艺的限制,可用于高效个性化定制生物医用材料。近年来,医学上对骨骼修复和移植的个性化需求显著增加,增材制造可满足该定制化的需求,促使增材制造技术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材料科学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CAD/CAM)的发展,可用于增材制造的生物植入材料不再局限于钛系、钽系、钴铬钼等合金,聚醚醚酮、磷酸钙盐等非金属类材料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仿生人造骨植入体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对激光、电子束、光固化等增材制造技术进行了比较,并阐述了增材制造在生物植入体和医疗器械方面的应用现状,对增材制造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郑山锁  杨勇 《工业建筑》2002,32(3):32-34,41
提出了底部两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框剪层和砖混层的极限受剪承载力、侧移刚度、极限剪力系数计算公式 ,并基于设置不同数量抗震墙的底部两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的实例计算和弹塑性时程分析 ,给出了结构砖混过渡层与相邻框剪层的极限剪力系数比和侧移刚度比的合理取值及薄弱楼层位置判别和破坏状态评定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0.
理想收敛理论的非标准刻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用非标准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拓扑空间,在扩大模型下,对理想收敛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非标准刻画:设X是拓扑空间,I是X中的理想,I收敛于点x,当且仅当v(x)包含v(I).给出了理想的极限点和聚点的非标准特征,利用极限点对闭包进行了非标准描述,并讨论了理想收敛与伴随网收敛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