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HM-128,HM-529两种增塑剂复配对聚乳酸(PLA)进行熔融共混改性,研究增塑剂用量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拉伸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筛选增塑剂复配最佳配比和用量.结果表明,确定HM-128与HM-529质量比为1:1保持不变,随着增塑剂用量增加,共混物的平衡转矩和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撕裂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淬冷断面由平整变为粗糙;在复合增塑剂总质量分数16%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复配增塑剂中HM-529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平衡转矩增大、断裂伸长率提高,当HM-128/HM-529质量比=1/1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分别为35.6 MPa,209.2%和30.6 N/cm,淬冷断面非常粗糙,获得了良好的增韧效果,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理想.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共混物,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对比:PLA/PCL共混物的红外反射光谱在1 274,1 184 cm-1处的峰强度随PCL含量增加而增大,1 090 cm-1处峰强度随PLA含量减少而降低,峰强度与共混组分配比对应关系不太明显;PLA/PCL共混物的拉曼光谱在875 cm-1处出现PLA的中等强度吸收峰,在914 cm-1处出现PCL的中等强度吸收峰,吸收峰强度与共混组分配比间存在明确对应关系;采用拉曼光谱分析PLA/PCL共混物所得信息多于红外光谱,可用该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5种聚乳酸(PDLLA)/聚己内酯(PCL)共混医用材料,并进行挤出流延制备薄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薄片的表面形貌和截面高度曲线,与纯PDLLA相比,共混物的表面相对光滑、截面高度曲线振幅减小,最高凸起从800 nm下降到180 nm以下。PCL的加入提高了共混物的表面平整度,获得更加光滑的外观,原因在于分子量相对较小的PCL产生润滑和增塑效应所致。PCL含量为30%时共混物的柔性较好、半衰期为90 d,与肌腱手术的临床要求相匹配,适合用于制备肌腱吻合器。细胞培养实验表明,成纤细胞在PDLLA/PCL(70/30)共混物薄片表面的数量很少,说明其不容易粘附在材料表面,具有较好的防粘连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穿戴式心电监护设备与低功耗技术的研究,设计了一款穿戴式心电检测装置。该装置将心电监护设备与背心服饰相结合,心电监护设备采用低功耗、高集成度的模拟前端芯片ADS1293与BLE蓝牙4.0低功耗无线模块进行心电信号的采集与传输,并结合低功耗MCU与电源管理模块可有效地降低系统功耗,然后通过Matlab GUI进行显示分析。通过实验测试验证,本装置体积小、功耗低、精度高,可在静息、行走和慢跑状态下长时间准确地采集心电信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穿戴舒适性,可用于心脏疾病的远程监护与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5.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润滑偶联改性剂(YY–503和YY–5031)、芥酸酰胺和高分子量硅酮(E525)4种改性剂对PP/SEBS弹性体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刮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改性剂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弹性体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添加YY–503和E525的弹性体MFR提升更为显著,分别为12.6 g/10 min和13.5 g/10 min,比未添加时提高了2 471.4%和2 655.1%;添加芥酸酰胺的弹性体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低,比未添加改性剂时分别下降了58.5%和63.2%,添加YY–503和YY–5031的弹性体拉伸强度分别为10.6 MPa和9.8 MPa,比未添加改性剂时分别提高23.2%和19.5%;未添加改性剂弹性体的色差值(ΔL)为18.5,而添加YY–503和YY–5031的弹性体ΔL仅为1.3和1.5;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发现,添加YY–503和YY–5031的弹性体中没有出现明显孔洞,碳酸钙良好分散,与基体结合力良好。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YY–503可获得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耐刮擦性能优异的PP/SEBS弹性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