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75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353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29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966篇
轻工业   49篇
水利工程   39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2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超声强化/水热法制备复合磁性材料,为铁氧体磁性材料的制备积累了数据,且该方法制备的磁性材料,石墨片均匀负载在铁酸钡纳米粒子上,形成良好的复合体,其矫顽力、比饱和磁化强度、比剩余磁化强度均较优。  相似文献   
102.
在液膜厚度测量时,通过选取液态水吸收截面不同的两个波长可消除除液态水吸收以外的其他信号衰减所造成的影响,如轻微的光束转向现象。但该方法仍较难消除在液膜蒸发过程后期由于液膜收缩所造成剧烈的光束转向现象的影响。基于双波长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测量透明石英玻璃板上液膜蒸发过程中膜厚的变化,并同时用图像法追踪液膜形状的变化,对剧烈的光束转向现象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光电探测器前放置积分球,对已有的TDLAS液膜测量系统进行优化,以消除剧烈光束转向现象对膜厚测量的影响,并利用该系统分别测量了气流道内液膜形成过程和蒸发过程中液膜的厚度变化。  相似文献   
103.
大空间下送风分层空调的同步求解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大空间下送风分层空调环境下的同步求解模型,用于预测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和内壁面温度分布以及下送风环境下的空调冷负荷;进行了大空间建筑下送风环境下的夏季热环境实验,实测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和内壁面温度分布以及夏季冷负荷,并验证对比了实验值和模型计算值,结果表明温度数据吻合良好,冷负荷的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04.
针对CO2在亚临界管内流动沸腾换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干涸现象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描述了在CO2沸腾换热过程中的干涸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热流密度、质量流量、饱和温度、管径等因素对干涸产生的影响及机理.提出CO2流动沸腾换热过程中临界热流密度,流态变化,干涸干度的预测以及抑制干涸提前发生的相应措施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5.
两种池沸腾强化换热管的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用于池沸腾换热的强化管在蒸发温度为5℃的工况下进行了水平管外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两种管子为管内外双侧强化管,管外表面同属于TURBO-B类的强化换热管,但表面形状有区别.利用威尔逊图解法确定这两种管型的管内外换热系数的关联式,同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对这两种管型的换热性能进行比较.结合金相显微镜拍摄的外观形状,分析尺寸结构对强化换热管的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在相同工况下,准三角形形状的管内螺纹换热性能要比梯形好,且管内螺纹数越多,换热性能越好;在一定热流密度范围内,管外换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变大,这主要与管子外表面结构的凹穴半径、凹穴开口尺寸、次级表面通道的宽度和形状等因素有关,且翅顶表面刻画的浅槽有利于池沸腾换热.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ZnO纳米颗粒膜修饰的F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ZnO纳米棒阵列。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nO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相单晶结构,沿c轴择优取向生长,平均直径约为40nm,长度约为900nm;ZnO纳米棒阵列生长致密,取向性较一致。以曙红Y敏化的ZnO纳米棒阵列膜为光阳极制作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在光照强度为100mW/cm2下,其开路电压为0.418V,短路电流为0.889mA/cm2,总的光电转换效率为0.133%。  相似文献   
107.
对蒸发混合式汽车燃油加热器燃烧室配风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研究。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利用FIRE软件,对一台5kW加热器配风系统各层进气孔的直径、数量、位置、旋向等参数对燃烧室内部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发现:燃烧室内中心涡和周向涡并存,后者流速慢,是形成积碳的主要区域。提出了能够扩大中心涡、减小周向涡的改进方案,试验表明,改进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原加热器一级燃烧室缩口及周壁局部积碳较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尹中会  李春 《煤矿机械》2011,(10):99-100
通过实验室功能实验台对箕斗提升过程的模拟,对箕斗提升防二次装载监测系统进行了功能模拟实验,实验表明,所研发的防二次装载监测系统能够完成对钢丝绳张力监测、超重报警、钢丝绳张力不平衡报警、未卸空报警及信息存贮等功能,其无线通信方式、硬件、软件基本上达到了系统设计功能要求,能实现对多绳提升系统箕斗防二次装载、防钢丝绳张力不平衡等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09.
测量热量的方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技术,尤其是在生物发酵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本文介绍了一些在生物技术中热量方面的研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三种热量测量方法。针对目前所用的生物发酵系统,提出利用热量作为生物发酵过程的一个控制因素。通过利用连续量热的方法对谷氨酸杆菌的发酵过程进行研究,可以定性的通过热量累积曲线观测生物发酵过程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0.
进行了纳米流体强化氨水鼓泡吸收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eo纳米流体对氨水溶液具有强化的吸收效果.通过改变不同的实验条件,对可能影响纳米颗粒强化氨水鼓泡吸收的几个关键因素(纳米流体的制备、吸收器内的压力、溶液温度和冷却水流量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分析,并指出了各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