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6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4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以武夷岩茶“肉桂”为试验对象,研究“肉桂”与其副产品黄片感官品质、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感官审评发现副产品黄片香气为清香;“肉桂”香气馥郁持久、具有明显的花果香、桂皮香。共鉴定出79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12种、酚类1种、含氮类12种、内酯类2种、醛类7种、碳氢类23种、酮类11种、杂氧类1种、酯类10种。“肉桂”及其副产物中香气成分呈显著差异的化合物共18种,副产品黄片2个香气成分含量高于“肉桂”。武夷岩茶“肉桂”具有花香、果香的香气成分香叶醇、藏红花醛、3-甲基苯乙酮、苯甲酸异丁酯、乙酸苄酯含量显著高于副产品黄片。副产品黄片具有青草香的α-法呢烯显著高于武夷岩茶“肉桂”。  相似文献   
42.
《化学试剂》2021,43(9):1188-1193
采用生物质模板法,以脱脂棉为模板、Zn(OAC)_2·2H_2O为锌源、Bi(NO_3)_3·5H_2O为铋源、乙醇-水为溶剂,在不同的浸泡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掺杂摩尔分数下通过浸渍-热转化制备了一系列Bi_2O_3/ZnO催化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等技术表征了产物形貌和结构。以亚甲基蓝作为模板反应,太阳光为光源,考察了Bi_2O_3/ZnO系列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浸泡2 h、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2 h的条件下制得的Bi掺杂量为Zn摩尔分数1.0%的Bi_2O_3/ZnO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390 min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高达95.21%。与纯ZnO相比,降解率提高了16.77%。Bi_2O_3/ZnO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循环使用性,在光降解偶氮染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贮藏方式对武夷岩茶梅占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夷岩茶梅占为试验材料,研究室温(3℃~30℃左右)贮藏和冷藏方式对武夷岩茶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为贮藏武夷岩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表明:贮藏期间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简单儿茶素含量、酯型儿茶素含量、咖啡碱含量呈下降趋势;茶红素含量、茶褐素含量、茶叶感官品质得分呈上升的趋势。室温贮藏(3℃~30℃左右)处理的茶叶感官品质得到提升主要体现在香气逐渐变为浓长、火气逐渐褪去;滋味逐渐由醇厚微涩转变为醇厚甘爽。冷藏处理的茶叶感官品质得分低于室温贮藏(3℃~30℃左右)处理,主要体现在香气带火气、滋味微涩。综上,室温贮藏(3℃~30℃左右)武夷岩茶优于冷藏。  相似文献   
44.
解析零排放封闭系统水质参数与工艺问题的关联,研究聚胺复合物对造纸废水的絮凝作用,考察了替代纤维原料的絮凝废渣对纸张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无氯复合絮凝剂OS2/PD2或APAM-PD处理造纸废水,纤维留着率超过90%,对钙离子脱除率在40%以上;采用OS2/PD2絮凝产生的纤维废渣回用度6%以内时,可增加纸张的环压强度和抗张强度。  相似文献   
45.
李素琼  王焕涵 《广州化工》2013,(19):41-45,73
采用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了良好吸附性能的活性炭,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所制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酸屑比、研磨时间、活化温度和磷酸浓度为影响因子,应用BBD(中心组合)进行4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亚甲基蓝吸附值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磷酸活性炭的较优条件为:酸屑比为2.60,研磨时间为29 min,活化温度为390℃,磷酸浓度为22.5%,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达21.5 mg/g。  相似文献   
46.
以左旋聚乳酸(PLLA)/聚乙烯醇(PVA)为成膜材料,利用水辅助法制备了PLLA/PVA复合多孔膜。研究了溶剂及其组成、环境湿度和聚合物浓度对形成多孔膜的形貌影响。筛选出可完全溶解PLLA/PVA体系的二甲亚砜(DMSO)/二氯甲烷(DCM)混合溶剂。V(DMSO)/V(DCM)=1/9为溶剂得到孔径大小为(2.45±0.31)μm的规整蜂窝孔,且随着DMSO含量增多,孔径变小,孔分布变得无序。环境湿度从43%增加到91%,孔径大小由(1.43±0.63)μm增加到(4.30±0.63)μm,孔径与环境湿度基本上呈现一阶线性关系。与纯PLLA多孔膜相比,PLLA/PVA复合多孔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从33.32MPa和12.46%增加到40.66MPa和32.57%。PLLA/PVA复合多孔膜有利于细胞的粘附与生长,因而有望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7.
通过多巴胺氧化聚合修饰及交替浸渍技术在聚丙烯微孔膜(MPPM)表面构建了Ag Cl修饰层。采用FTIR、XPS对构建过程膜表面的化学变化进行了分析;采用SEM-EDX对膜表面形态及Ag Cl分布进行了考察;通过表面水接触角及水通量的测定分析了膜的亲水性;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评价了膜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能力。结果表明,制得的修饰膜具有强的抗菌能力和良好的表面亲水性,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99.2%和100%。  相似文献   
48.
刘淑琼  林秋月 《广东化工》2013,(24):193-195
本实验采用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氢氧化铝作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并探讨了单体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配比率、丙烯酸的中和度、交联剂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对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单体的配比率0.3~0.4,丙烯酸的中和度60 %~70%,交联剂的用量约占单体0.03 %~0.05%,引发剂用量约占单体的0.2%加.3%,聚合温度为55~60℃时,合成树脂的吸水倍率达最大,为995.35 g/g.  相似文献   
49.
以果胶为唯一碳源,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沉淀法从芦苇中筛选产果胶酶菌株,根据形态观察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所产果胶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高产果胶酶的内生真菌,编号为z4,菌株z4被鉴定为红绶曲霉(Aspergillus nomius)。菌株z4在28 ℃、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72 h,所得果胶酶酶活为40.52 U/mL。菌株z4所产果胶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菌株所产果胶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 ℃,果胶酶在30~40 ℃时稳定性较好;该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6.0,果胶酶在pH 5.0~6.0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果胶为底物时的酶促反应米氏常数(Km)为1.60 mg/mL,其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100 mg/(mL·h)。  相似文献   
50.
为了比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花粉管生长机制,本研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比较了青杄、雪松、烟草和百合花粉管中FM4-64染色的时间变化特性和波动特性、囊泡移动速度、单位时间内细胞壁体积的增加,结果发现:与被子植物烟草和百合花粉管相比,裸子植物青杄和雪松花粉管中FM4-64荧光强度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