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7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86篇
化学工业   567篇
金属工艺   1222篇
机械仪表   164篇
建筑科学   45篇
矿业工程   58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2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76篇
冶金工业   153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钛合金表面磁控溅射制备HA/YSZ梯度涂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Ti6Al4V基体上制备了HA/YSZ生物梯度涂层.借助于XRD,SEM,EDS等对溅射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界面状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磁控溅射的生物梯度涂层呈非晶态,经过退火处理,可以使其转化为晶态,恢复缺失的OH-1;梯度涂层的微观表面凹凸不平,并呈现网状结构和较多的孔隙,后处理仍保持梯度涂层利于新骨生长的表面形貌,并使其转变为针状结晶.HA/YSZ梯度涂层与基体结合紧密,在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处约5.0μm范围内存在Ti,Ca,P,Zr的相互扩散层,梯度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达60.5MPa.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1Cr18Ni9不锈钢的晶界特征分布。结果表明,原始态试样低∑-CSL晶界含量在85%左右,主要分布在∑3,∑9,∑27和∑29四个晶界处;热处理后晶界特征分布变化明显,在水淬试样中低∑-CSL晶界主要集中在∑3和∑9处,∑3晶界占所有低∑-CSL晶界的90%以上;在深冷试样中∑3晶界的比例更大,占全部低∑-CSL晶界的95%以上;水淬和深冷试样特殊晶界的含量基本一致,但在材料中的分布明显不同:水淬试样中低∑-CSL晶界主要分布在大角度晶界处,但CSL晶界没有形成网络;在深冷试样中低∑-CSL晶界主要分布在大角度晶界构成的晶界网络上,且形成了网络化的特殊晶界,有效阻断了一般大角度晶界间的连通性。  相似文献   
993.
994.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显微金相组织分析技术和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焊接热输入下X100管线钢热影响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热输入E45 k J/cm时,组织以粒状贝氏体为主,M-A组元为不规则大块状且带有尖角,降低了材料的韧性;当热输入E=15~35 k J/cm时,组织主要为板条贝氏体和少量针状铁素体,M-A组元呈细小颗粒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尺寸较小,表现出对韧性有利的一面,冲击吸收功最高;当热输入E15 k J/cm,组织中出现马氏体,导致材料的韧性下降,硬度最大。  相似文献   
995.
镀锌板冲压成形时,由于塑性变形的诱发作用和接触摩擦的显著影响,表面形貌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动态变化。采用Wyko NT1100非接触光学轮廓仪测量了镀锌板杯突实验各变形区的表面形貌,基于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各变形区的形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镀锌板冲压成形时,表面形貌会随着变形增大而发生表面粗糙化,不同的变形区域粗糙化的程度不一样。变形量大的凸模圆角区的微峰高度分布函数曲线较扁平,扁平的曲线表示微峰高度数据分布分散,粗糙化大,锌层脱落;变形量小的顶点区微峰高度分布函数较瘦高,高度分布集中,粗糙化小,锌层完整。同时,接触摩擦也影响着表面形貌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6.
张晨  白雪  杜艺兰  孙磊 《压电与声光》2016,38(6):983-986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Sb2O3掺杂(Ba0.7Sr0.3)Ti1.005O3系介电陶瓷,通过扫描电镜、X线衍射仪及LCR测试系统,研究不同含量的Sb2O3及烧结工艺参数对TiO2过量的钛酸锶钡体系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b2O3掺杂量增大,(Ba0.7Sr0.3)Ti1.005O3陶瓷由立方钙钛矿结构单相固溶体转变为多相化合物。在TiO2过量的(Ba0.7Sr0.3)Ti1.005O3陶瓷中,Sb3+进入钙钛矿晶格A位。Sb2O3添加量较大时,(Ba0.7Sr0.3)Ti1.005O3基陶瓷晶粒异常长大,粒径分布不均匀,且有柱状晶粒出现。随Sb2O3掺杂量增大,(Ba0.7Sr0.3)Ti1.005O3基陶瓷居里温度及介电常数峰先增大后减小。提高(Ba0.7Sr0.3)Ti1.005O3基陶瓷的烧结温度并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改善Sb2O3掺杂量较高时(Ba0.7Sr0.3)Ti1.005O3基陶瓷室温的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997.
对硬质合金注射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硬质合金注射成形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以及粘结剂、注射压力、注射温度、注射速度、模具温度等因素对注射成形压坯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8.
以紫菜为碳源、KOH活化法制备的生物质衍生多孔碳为基体,采用水热法及高温煅烧成功合成钴酸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NiCo2O4/BPC)复合材料。利用XRD、SEM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并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其吸波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NiCo2O4/BPC复合材料具有远远高于生物质多孔碳和钴酸镍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当匹配厚度为5.5 mm、频率为6.24 GHz时,样品的最小反射损耗值可以低至-43.20 dB,此时有效吸收带宽为3.3 GHz。该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可有效改善纳米复合材料的阻抗匹配条件,提高材料的衰减能力,从而获得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999.
陈婷  胡泽浩  秦喆  陈园虹  徐彦乔  林坚  谢志翔 《化工学报》2022,73(11):5167-5176
AgInS2量子点(AIS QDs)由于具有绿色环保、发射波长可调、荧光寿命长、斯托克斯位移大等优势,在光电和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微波辅助加热法在十八烯溶剂中制备了AIS QDs。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光致发光光谱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对AIS QDs的物相、形貌及荧光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量子点表面结合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为800 W、反应时间为5~25 min时均可以制备出AIS QDs。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AIS QDs的粒径由3 nm增加至4 nm,发光峰位在592.0~619.6 nm范围内调谐;同时AIS QDs的荧光强度逐渐提高,并在15 min达到峰值,量子产率(PLQY)达到16.16%。进一步采用ZnS作为包覆壳层有效钝化量子点表面缺陷、提高荧光性能,制备出的AIS@ZnS QDs的PLQY增加至31.21%。将AIS@ZnS QDs和商用荧光粉共同作为发光层制备成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器件,在20 mA电流驱动下发光效率(LE)为74.90 lm/W,显色指数(CRI)和色温(CCT)分别为83.31和3823 K,表明制备的量子点在固态照明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粉末冶金烧结工艺制备了含不同润滑剂(MoS2、Ag和V2O5)的镍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了镍基复合材料在室温至600 ℃之间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Raman光谱等分析相组成和磨损形貌。结果表明:镍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室温条件下,随着Ag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减小;在600 ℃,随着V2O5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降低。在中低温,镍基自润滑复合材料主要由MoS2和Ag起润滑作用,降低材料摩擦磨损;在高温,复合材料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新的钼酸银润滑相,润滑机理是由钼酸银和V2O5的协同润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