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4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带鱼肉的挥发性成分,以鱼肉中8种主要挥发性物质为参照对象,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2g鱼肉中加入6mL饱和氯化钠溶液(0.36g/mL),用50/30μm DVB/CAR/PDMS的萃取头于50℃下萃取50min能够达到较好的萃取效果;在此条件下提取带鱼肉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40种化合物,其中醛类、醇类、芳香族和烯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45.11%、17.47%、14.49%和13.99%,为带鱼肉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82.
汞是一种对人类和动植物具有相当大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肾、肝脏等组织都可产生不可逆的损害作用,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本文简述了我国目前食品中重金属汞的污染情况及其来源与危害,比较了国内外对食品中重金属汞的限量标准,并对食品中重金属汞的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以期对食品中汞的控制、监督和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3.
大米超高压处理对脱水方便米饭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米超高压处理对脱水方便米饭品质的影响。将盘锦、五常大米按米水比1∶2在40℃水中浸泡40 min后,15℃下对其分别施加200、400、600 MPa的压力处理10 min并制成热风干燥方便米饭,随后对方便米饭的质构、复水率、复水时间、碘蓝值、透光率和色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大米超高压处理后,制得方便米饭的硬度、黏着性、咀嚼性、弹性、回复性、凝聚性均降低;复水率下降,200 MPa处理后方便米饭的复水率最低;复水时间略有缩短,600 MPa处理后方便米饭的复水时间最短;碘蓝值升高,600 MPa处理的五常大米和400 MPa处理的盘锦大米制得方便米饭的碘蓝值最高;透光率降低,200 MPa处理后方便米饭的透光率最低;400、600 MPa处理的五常大米和600 MPa处理的盘锦大米制得的方便米饭的白度值(W)略有升高。综合分析方便米饭各项品质指标后的结果显示,超高压不宜作为热风干燥方便米饭原料的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4.
采用茶多酚溶液对带鱼进行浸泡脱腥处理,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脱腥的工艺条件,并对带鱼脱腥前后的理化性质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茶多酚溶液浸泡脱腥的适宜条件为,茶多酚溶液浓度0.3%、浸泡时间70 min、浸泡温度40℃。脱腥后带鱼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胶着度增加,色泽变浅;GC-MS分析结果表明,带鱼脱腥前共检出4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烃类、胺类和酯类物质等,经茶多酚脱腥后共检出22种挥发性成分,其种类及含量较脱腥前的少,其中醛类、醇类、烯烃类和胺类物质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5.
植物源涂膜保鲜剂在果蔬贮藏中的研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膜保鲜是一种简单、安全、造价低的果蔬贮藏保鲜技术, 成膜材料对保鲜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植物源涂膜保鲜剂具有来源广、活性高、安全性好等特点, 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果蔬涂膜保鲜剂, 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分别对植物源多糖、蛋白质、脂质以及中草药提取液类涂膜保鲜剂的主要成分、基本特性及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 分析了植物源涂膜保鲜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难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
以四种不同的市售鱼糜制品(鱼丸、鱼豆腐、模拟蟹棒、鱼肠)为研究对象,应用选择性培养基,分析鱼糜制品在4℃冷藏条件下贮藏最初状态和腐败状态下的菌相组成.新鲜鱼糜制品中主要存在微球菌/葡萄球菌属、乳酸菌属和假单胞菌属;腐败状态下的鱼糜制品除上述菌种外,还有大量肠杆菌属及少量含硫化氢菌属.结果表明:微球菌/葡萄球菌属、乳酸菌属、假单胞菌属及肠杆菌属是引起鱼糜制品在4℃冷藏条件下发生腐败变质的主要腐败菌.  相似文献   
87.
通过稳定剂与乳化剂筛选与复配,确定紫苏叶乳饮料稳定体系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实验选取黄原胶、果胶(JMJ)、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明胶、BE-3和卡拉胶6种稳定剂,以沉淀率为指标分析其稳定性;并通过L9(34)正交实验,复配最优稳定剂;通过悬浮稳定性测定,从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酯等4种乳化剂中筛选出两种进行乳化剂复配,经Turbiscan检测分析产品体系稳定效果.结果表明,牛奶添加量30%,紫苏叶汁30%,蔗糖5%,蜂蜜2%,水32.17%的紫苏叶乳饮料,经(55±2)℃、(15±2)MPa下均质、95℃下杀菌5min的工艺条件下,优化出果胶0.35%、明胶0.35%和CMC-Na 0.05%复合稳定剂;蔗糖酯:单硬脂酸甘油酯=7:3的复合乳化剂配比,总添加量为0.08%时,乳体系稳定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88.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纤维素酶提取紫苏多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纤维素酶提取法提取紫苏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真空干燥的紫苏叶中多糖含量较高;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纤维素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紫苏多糖提取的影响,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紫苏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优化的提取工艺技术参数为加酶量1771.85U/g、酶作用温度53.7℃、酶解时间36.2min,紫苏多糖提取率的实测结果(17.91mg/g)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18.21mg/g)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9.
肌肉蛋白质乳化及热诱导凝胶特性是肉糜类制品加工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制品的流变学特性、质构、保油保水性和口感等。文中主要从分子及化学作用力角度简述了肌肉蛋白质乳化脂肪、热诱导凝胶及保油保水性机理,以期为乳化凝胶类肉制品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简要介绍了环境激素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的发展情况,对环境激素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手段进行了概述,对传统前处理方法和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技术进行了比较。对主要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对检测技术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