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锦州市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了解锦州食品加工小作坊的加工现状与存在的安全问题。方法 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锦州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问卷与实地记录进行数据分类整理与统计汇总,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锦州食品小作坊食品购买者主要是21至30岁的青年人,学生、上班族构成购买小作坊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不强。在设备设施方面,锦州食品小作坊普遍存在加工设施简陋、陈旧现象,65.6%的食品小作坊没有明确的分工场所,并存在有原辅料与半成品、成品混放现象;72.63%的食品小作坊存在加工器具老化、锈渍、不卫生现象;在从业人员方面,多数未持有健康证明从事食品加工行业,并且71%的食品小作坊从业人员存在缺少食品安全知识,卫生观念差、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擅自添加、掺假掺杂现象。在食品包装和标识方面,60.53%的食品小作坊存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残缺、不完整现象,同时70%锦州食品小作坊未达到备案的条件要求,在无《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下进行生产加工。结论 通过对锦州市食品小作坊安全状况的调查,了解了食品加工小作坊加工现状与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政府应设立食品风险预警与风险交流的媒介,进行科普与法律宣传、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与巡查力度,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与维权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鱼类肠道来源的乳酸菌中筛选对目标菌—哈维氏弧菌群体感应及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采用牛津杯打孔法从30株乳酸菌中筛选5株具有抗群体感应活性的菌株,其中源自鲤鱼肠道的菌株LY3-1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达14.21 mm。当菌株LY3-1粗提物质量浓度为8.0 mg/mL时,目标菌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信号分子的降解率为41.7%,生物膜抑制率为69.8%;当粗提物质量浓度为16.0 mg/mL时,可完全降解AHLs信号分子,生物膜抑制率达90.6%。菌株LY3-1粗提物经蛋白酶处理,群体感应抑制活性丧失,表明该粗提物中抑制群体感应的活性物质是蛋白质类物质。粗提物经40~121℃处理30 min,其群体感应抑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热稳定性;同时,该粗提物在pH 3.5~7.0范围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光镜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菌株LY3-1粗提物对哈维氏弧菌生物膜形态结构具有显著破坏作用。菌株LY3-1经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RNA测序被鉴定为乳酸乳球菌,其可作为哈维氏弧菌群体感应抑制剂。本研究结果为研发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抑制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植物乳杆菌DL3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传统东北酸菜中分离的植物乳杆菌DL3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拮抗作用。通过分析腐败希瓦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生长曲线、细胞膜通透性、紫外吸收物质、蛋白质合成等指标,探究植物乳杆菌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DL3上清液对腐败希瓦氏菌的MIC为8.0 mg/mL。在腐败希瓦氏菌培养6 h后加入植物乳杆菌DL3上清液,受试菌稳定期的细胞量仅为对照组的一半,细胞数量下降1.16 lg(CFU/mL);培养20 h,添加植物乳杆菌DL3上清液的腐败希瓦氏菌电导率为34.3 ms/cm,对照组为33.1 ms/cm,且试验组OD260nm值比对照组高出11.95%,表明胞内核酸物质泄出。SDS-PAGE结果表明:经植物乳杆菌处理的腐败希瓦氏菌中蛋白质条带数量减少,颜色变浅。扫描电镜显示腐败希瓦氏菌细胞壁被破坏,细胞质泄露。植物乳杆菌DL3通过影响受试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的完整性,导致胞内核酸外泄,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最终腐败希瓦氏菌菌体细胞破裂、死亡。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采用菌饼法从朝鲜辣白菜中筛选抗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的乳酸菌,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并对乳酸菌抗扩展青霉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和鉴定,获得1株对扩展青霉抑制效果最佳的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PC-3,抑菌率为68.62%。菌株PC-3无细胞上清液(CFS)的抗真菌活性随pH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初步判定菌株PC-3 CFS中抗扩展青霉的有效成分是乳酸和乙酸,其对扩展青霉抑菌率分别为67.58%和66.73%。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菌株PC-3 CFS抗扩展青霉的机制为破坏其细胞结构,导致胞内物质泄漏。  相似文献   
5.
利用胃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获得酶解产物的优化工艺条件是pH 值为2.2,水解温度为65℃,底物质量浓度为2g/100mL,酶与底物比为7%,其蛋白水解度为12.51%。乳清蛋白水解物与经过超滤和凝胶过滤后的分离物对嗜酸乳杆菌B 有较好的增殖作用,其中分子量1000D 以下的酶解产物增殖效果最为显著。质谱分析证实该段水解产物是分子量集中在213.2~956.9D 之间的寡肽和氨基酸复合物,可使嗜酸乳杆菌B 活细胞数量提高一个对数级。显然,应用廉价乳清蛋白水解产物作为培养基质可以提高嗜酸乳杆菌B 的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微生物卫生标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动物性食品、焙烤食品、发酵食品、海产品、饮用水、果仁食品等的细菌卫生标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监测,应用生态学模拟对鲜猪肉在冷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三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鲜猪肉在贮藏过程中反映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之间具有同步效应,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之间的关联却不十分清楚,发酵食品、焙烤食品、海产品和饮用水等都很难得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凝固型酸奶在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相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温度下贮藏的凝固型酸奶中乳酸菌、杂菌、pH值和酸度的变化进行分析,阐述温度对酸奶贮藏过程中微生物菌相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贮藏30d后酸奶中的乳酸菌数8.2×108cfu·mL-1下降到7.9×107cfu·mL-1,杂菌数由30cfu·mL-1增加到5.8×105cfu·mL-1,pH值缓慢下降,酸度缓慢增加。0-5℃是最佳的贮藏温度,建议贮藏期限以2周为宜。  相似文献   
8.
白凤翎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11):179-181
主要对国家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大肠菌群测定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应用范围等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大肠茵群检验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食品卫生大肠茵群检验方法和标准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对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信号分子具有降解活性的乳酸菌,对其进行菌种鉴定,探究乳酸菌产生的群体感应淬灭作用酶存在位置与类型。以三文鱼为载体,通过测定细菌菌落总数、持水力、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以及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等指标评价乳酸菌抑制温和气单胞菌致腐能力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96 孔板法结合牛津杯法筛选获得1 株对温和气单胞菌AHLs降解活性接近100%的菌株YF-8,经鉴定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菌株YF-8淬灭酶存在于胞外上清液中,且在酸性、中性条件下均具有降解活性,初步判定为AHLs酰基转移酶。通过生长曲线确定YF-8淬灭酶粗提物在亚抑菌质量浓度2.0、4.0 mg/mL和6.0 mg/mL时不影响温和气单胞菌生长。此外,感染温和气单胞菌的三文鱼经YF-8淬灭酶粗提物处理过后,细菌菌落总数、持水力、TBA值和TVB-N值均得到良好抑制。研究为微生物源群体感应淬灭剂的筛选及水产品保鲜生物制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概括介绍了动植物的天然免疫防御机制,阐明生物天然免疫防御机制在动植物食品中的变化及在食品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