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50篇
化学工业   140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研究助交联剂TMPTMA(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用量对NBR(丁腈)混炼胶加工性能和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交联剂TMPTMA不仅有加快硫化速率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增塑效果,使混炼胶的流动性提高,同时明显提高胶料的交联密度;随着TMPTMA用量的增加,NBR硫化胶的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100%定伸应力增大,而拉断伸长率和回弹性减小;压缩永久变形有所降低,共混胶的磨耗体积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42.
石墨烯是一种有着优异性能的二维纳米填料,将石墨烯与聚合物复合是发挥其性能的重要途径,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对橡胶的力学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导热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等都有很大提升,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介绍了石墨烯的制备及功能化,然后对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了石墨烯的加入对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对该类材料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3.
以氧化石墨为载体、钛酸异丙酯为前驱体,利用超临界乙醇的超临界性能和还原性,制得了晶型完善的锐钛矿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采用Hummers法制得的氧化石墨(GO)进行表征;同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对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氧化石墨(GO)和晶型完善的锐钛矿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且发现二氧化钛在石墨烯纳米片层上呈现为有规则的颗粒,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8.24nm。  相似文献   
44.
采用三维溶度参数理论并借助计算机软件模拟计算了防老剂4020、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和丁苯橡胶(SBR)的三维溶度参数值,分别计算了防老剂4020与NR、BR和SBR之间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并与防老剂4020的相容性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以预测防老剂与橡胶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三维溶度参数理论在表征防老剂4020与橡胶的相容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防老剂4020的相容性与χ值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45.
对聚丁烯-1的环己烷溶液进行高压静电纺丝制备出聚丁烯微纳米纤维,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纺丝液浓度、纺丝电压、推进速率对纤维形貌的影响,并对纺丝过程及室温陈放的聚丁烯纤维的晶型转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液浓度和推进速率的增大,可以得到尺寸均匀的纤维,直径也随之变大;纺丝电压增大,纤维直径减小,但纤维直径分布均匀性变差。初生聚丁烯-1纺丝纤维膜的晶型为I型和II型,随着溶剂的挥发和时间延长,晶型II逐渐转变为晶型I,溶液涂覆膜初生晶型为晶型III和晶型I'。  相似文献   
46.
以普通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填充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POE),研究了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能随填料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普通碳酸钙的加入使POE的性能降低,而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则起到增韧的作用,且加入3份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硅烷偶联剂3-辛酰基硫-1-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XT)、γ-巯丙基-乙氧基双(丙烷基-六丙氧基)硅氧烷(Si747)及3,3-双(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Si69)改性白炭黑Z1115MP填充SSBR/BR的静态性能、动态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的加入使硫化胶的力学性能略有改善,但是当偶联剂用量超过其最佳用量时白炭黑表面会形成多层物理吸附的界面薄弱层,导致硫化胶的力学性能降低。3种偶联剂改性体系硫化胶的Payne效应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急剧下降,当偶联剂用量达到1.2份后变化不大,但是硅烷偶联剂的结构对硫化胶的动态性能及白炭黑Z1115MP在硫化胶中的分散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8.
采用一种有效、方便和环境友好的超临界方法将PtRu沉积在热解还原石墨烯上。在超临界CO2作用下,以H2PtCl6和RuCl3作为前驱体的铂钌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表面,且平均尺寸为2.87nm。生成的复合材料通过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和CO溶出实验来进行研究。与用相同的方法制备的PtRu/炭黑(Vulcan XC-72)复合材料相比,PtRu/膨胀还原石墨烯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对CO电氧化活性有了很大的改善。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超临界流体可以很容易制备高活性的石墨烯负载型金属电催化剂。  相似文献   
49.
研究伸张疲劳对顺丁橡胶(BR)及不同配比BR/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并用硫化胶的拉伸性能、交联结构及形变能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BR并用TPI以后,硫化胶力学性能明显改善,但交联密度降低;在伸张疲劳初期,随着疲劳次数的增加,BR的拉伸强度、交联密度及形变能密度变化不明显,而BR/TPI并用硫化胶的拉伸强度、交联密度及形变能密度呈现上升趋势,当TPI并用量少于30份时,BR/TPI并用硫化胶在疲劳60万次时,拉伸强度、交联密度和形变能密度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0.
采用水相悬浮法,利用盐酸与双氧水反应生成氯气直接对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进行氯化改性。研究了固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双氧水与盐酸的物质的量比等对氯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CTPI)氯含量的影响。可获得氯含量在50%以内的CT-PI,产品为可溶解于氯仿等有机溶剂的淡黄色疏松颗粒。通过热分析发现,CTPI在氮气中的热降解为多步反应,在600℃时仍有12%(质量分数)且结构稳定的碳化合物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