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轻工业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肉类研究》2017,(1):1-6
以市售猪瘦肉和背膘(8∶2,m/m)为原料肉,添加发酵菌株(WBL-45复合菌株)、调味辅料及辣木粉加工制成发酵香肠,研究辣木对发酵香肠理化性质和N-亚硝胺含量的影响。实验设计5组,即CK组(不添加硝酸钠、VC、VE和辣木粉)、SN组(只添加0.3 g/kg硝酸钠)、VC组(添加0.3 g/kg硝酸钠和0.5 g/kg VC)、VE组(添加0.3 g/kg硝酸钠和0.2 g/kg VE)、辣木组(添加含有硝酸盐0.3 g/kg的辣木粉,折算后的实际添加量为14.53 g/kg辣木粉)。分别在成熟期的0、1、4、7、15 d及贮藏期的0、1、2、3周测定各组发酵香肠的水分活度值(a_w)、红度值(a*)、亚硝酸盐残留量、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和N-亚硝胺含量。结果表明:辣木组发酵香肠呈绿色,颜色较为特别;辣木组发酵香肠的aw值、亚硝酸盐残留量和POV均与VC组和VE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风味独特;同时,辣木组的N-亚硝胺含量均低于VC组和VE组。  相似文献   
42.
以山楂和红枣为主要原料,利用超微粉碎高新技术提高固体饮料的溶解性、稳定性、适口性及消化吸收性,研究开发出山楂红枣复配的营养保健固体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山楂与红枣果粉添加比例、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麦芽糊精添加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山楂与红枣果粉总量100 g、山楂与红枣果粉质量比例为1∶2.5,白砂糖65 g,柠檬酸1.8 g,麦芽糊精13 g,卡拉胶1 g,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sodium,CMC-Na)0.7 g。该产品香味协调,酸甜可口,色泽均匀,组织细腻,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3.
《肉类研究》2015,(9):1-5
将新鲜芹菜、菠菜、洋白菜清洗、打浆后分别加入肉馅中,再以空白肉馅加入硝酸盐为阳性对照(SN组),不加入为阴性对照(CK组),接种WBL-45复合菌株(木糖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和清酒乳杆菌),经发酵、干燥、蒸煮、烘烤等工序制作出5组蒸煮蔬菜发酵香肠,测定产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活性物质(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on substances,TBARs)、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质地特性以及剪切力。结果表明:3组蒸煮蔬菜发酵香肠的TBARs值均显著低于CK组;菠菜组的TVB-N值显著高于CK组,说明产品的风味优良;5组蒸煮发酵香肠的亚硝酸盐残留量为0.55~3.80 mg/kg,远远低于国家最大限量标准30 mg/kg,说明产品安全性高;3组蒸煮蔬菜发酵香肠的硬度、咀嚼性、回复性及胶着性的检测结果均表明产品的感官性状较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44.
用单螺杆拉伸机制作纤丝干酪,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拉伸温度对纤丝干酪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未经拉伸的凝块和70℃拉伸的纤丝干酪的共同特征是可榨乳清含量高,结合水、束缚水和自由水流动性强,束缚水和自由水组分比例高,L*和a*值高,同时结合水组分比例低、硬度、胶黏性、咀嚼性和回复性低;90℃拉伸的纤丝干酪样品与其他拉伸温度干酪样品相比可榨乳清含量较低,结合水、束缚水和自由水流动性弱,束缚水和自由水组分比例小,L*和a*值低,同时结合水组分比例高、硬度、胶黏性、咀嚼性和回复性高。拉伸温度对纤丝干酪弹性、b*和C影响不显著(p0.05)。运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了拉伸温度与纤丝干酪理化指标的主成分综合评估模型。结合主成分评分,拉伸温度为80℃且螺杆转数为45 r/min时,纤丝干酪能获得较佳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45.
本文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苦瓜皂苷、南瓜多糖和苦荞黄酮单一或联合作用对糖尿病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其灌胃提取物后的表征、体重、饮水量和摄食量进行比较,表明三种提取物或提取物联合组对建立的2型糖尿病模型组的病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进一步运用PCA分析法筛选糖脂代谢指标,并结合单维统计方法,得出皂苷和多糖联合作用对谷丙转氨酶、脂联素和肌酐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任一单一组分(P0.05),对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的改善优于皂苷组(P0.05),同时对谷草转氨酶的改善作用优于多糖组(P0.05);而皂苷和黄酮联合作用可使谷丙转氨酶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一成分(P0.05),肌酐改善优于皂苷组(P0.05),脂联素和胰岛素改善优于黄酮组(P0.05)。由此可知,通过本研究可证实活性成分的联合作用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具有更加突出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46.
以宰杀12 h内的新鲜鸡肉为供试样品,采用5% O2+40% CO2+55% N2(处理组1)、10% O2+40% CO2+50% N2(处理组2)、40% CO2+60% N2(处理组3)3 种不同组分气体进行气调包装,以托盘包装为对照组,通过测定鸡肉贮藏过程中包装内的O2含量、CO2含量、样品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红度值(a*)、菌落总数、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等指标的变化,分析3 种不同气体组分气调包装对0~4 ℃条件下贮藏14 d鸡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1、3可显著延缓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pH值、TVB-N含量、菌落总数的增加(P<0.05);处理组1、2均可显著延缓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TBARs值的增加(P<0.05),且处理组1效果更好;处理组1、2均可显著抑制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a*的下降;总体来讲,保鲜效果最好的为处理组1(5% O2+40% CO2+55% N2)。  相似文献   
47.
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原料,在CK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0.4、1.2和2 kJ/m2)UV-C照射,贮藏于-1 ℃环境中,研究四种处理对木纳格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腐烂率落粒率、好果率等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 kJ/m2 UV-C间隔性(15 d)照射的木纳格葡萄,贮藏期结束保持7.7%的低腐烂率,落粒率为12.51%,好果率为86.6%,同时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16.54%和0.37%,更好地保持了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48.
针对早酥梨易黄化软化、腐败变质的现象,本文研究了在相同的贮藏温度(0±1) ℃、相对湿度90%~95%下,设置1%~8%O2+1%~9% CO2的不同气体组分,进行气调实验。实验采取不同气体组分环境下对早酥梨在240 d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硬度、色差、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从而优选出早酥梨贮藏的适宜的气调组分。结果表明:9种气调贮藏条件均对早酥梨贮藏期间的生理指标有影响;处理2在早酥梨贮藏过程中保持固形物含量、降低乙烯释放速率具有显著性效果(p<0.05);处理3可显著性(p<0.05)降低早酥梨呼吸作用、乙烯释放速率,保持其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好果率;处理6在降低早酥梨呼吸作用、保持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好果率方面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综合分析,处理2(3%~4% O2+1%~2% CO2)、处理3(5%~6% O2+1%~2% CO2)、处理6(5%~6% O2+3%~4% CO2)均可使早酥梨在贮藏期间保持较好的生理和外观品质,且处理3、6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清洗处理对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影响,选择3种不同类型的蔬菜品种,设置3个农药浓度组分别为空白、低浓度、高浓度组进行田间喷施试验,在安全间隔期后进行采收,对比3种蔬菜中灭蝇胺、咪鲜胺及其代谢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蔬菜清洗后的加工因子均小于1,其中灭蝇胺的去除率为25.61%~66.00%,三聚氰胺的去除率为14.69%~89.74%,2,4,6-三氯苯酚的去除率为20.69%~50.73%。综上,清洗可以去除2种农药及其代谢物,但达不到完全去除,其中灭蝇胺的去除效果较咪鲜胺更好。  相似文献   
50.
为保持鲜切哈密瓜贮藏品质和效果,将具有防腐、抑菌作用的柠檬烯用于鲜切哈密瓜的保鲜。用无菌蒸馏水、0.05%、0.10%、0.20%浓度的柠檬烯溶液对鲜切哈密瓜进行处理,放在5 ℃下贮藏,研究不同浓度的柠檬烯处理对鲜切哈密瓜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10%柠檬烯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鲜切哈密瓜的水分、色泽,保持维生素C含量,减少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抑制呼吸强度,减缓硬度下降的速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贮藏后期较好保持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减缓鲜切哈密瓜的代谢,较好地保持鲜切哈密瓜的品质。该试验得出柠檬烯处理鲜切哈密瓜有利于保持鲜切哈密瓜的贮藏品质且0.1%的柠檬烯处理液对鲜切哈密瓜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