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4篇
  免费   1444篇
  国内免费   613篇
电工技术   1251篇
综合类   604篇
化学工业   1743篇
金属工艺   576篇
机械仪表   940篇
建筑科学   833篇
矿业工程   392篇
能源动力   475篇
轻工业   1791篇
水利工程   1665篇
石油天然气   51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79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5篇
冶金工业   410篇
原子能技术   59篇
自动化技术   1958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629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1025篇
  2013年   1098篇
  2012年   1795篇
  2011年   1628篇
  2010年   1085篇
  2009年   1094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909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由于铸造厂制芯机器人的工作环境恶劣,机器人抓取砂芯的稳定性较差,时常出现掉砂芯、夹伤砂芯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以夹持器、气压、机械振动的系统数学模型,采用高阶系统极点在[s]平面的分布法来判定该系统的稳定性。在确保高阶系统极点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系统的零点值来观察零点值对系统稳定性、振荡衰减时间的影响。用Matlab的pzmap和impulse函数分别对系统的零点、极点分布和零点值的不同对系统响应进行仿真,运用仿真结果与现场试验进行优化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一种刚度与柔度各为1/2的夹持器对制芯机器人的稳定性具有较好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砂类型、砂率、石粉含量和抗压强度对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建立了磨损量的多因素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由于含石粉及具有更高的粗糙度和坚固性,石灰岩与辉绿岩机制砂制备的C30、C40混凝土耐磨性比河砂混凝土提高20%以上;在0.40~0.44范围内选取较低的砂率可获得较优的耐磨性;利用石粉含量为5%~11%(质量分数)的机制砂制备混凝土,石粉含量为9%时可获得最佳的混凝土耐磨性,微观分析表明此时混凝土密实度最佳;通过灰色系统理论确定了耐磨性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为:砂率R3>压碎值R2>粗糙度R1>抗压强度R5>石粉含量R4>0.6;对比验证表明提出的混凝土磨损量多因素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气压检定装置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会同厂家对其进行了升级改造。介绍了改造后的气压检定装置的设计原理、软件和硬件设计以及技术指标等,新装置集成了目前先进的计量设备及技术,编写相应的程序软件升级改造而成。可广泛适用于气象部门空盒气压表、自动站气压传感器以及部分数字压力计的计量检定工作,实现气压检定工作的自动化,提高检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有效提高检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Developing highly activ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electrocatalysts for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generate renewable H2 for fuel cells. Herein,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of electrocatalytically active, nickel foam-supported, spherical core-shell Fe-poly(tetraphenylporphyrin)/Ni-poly(tetraphenylporphyrin) microparticles (FeTPP@NiTPP/NF). We also show that FeTPP@NiTPP/NF exhibits efficient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 toward both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 and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 Electrochemical tests in KOH solution (1 M) reveal that FeTPP@NiTPP/NF electrocatalyzes the OER with 100 mA cm−2 at an overpotential of 302 mV and the HER with 10 mA cm−2 at an overpotential of 170 mV. Notably also,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OE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RuO2, the benchmark OER catalyst. Although its catalytic activity for HER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Pt/C (the benchmark HER electrocatalyst), it shows greater stability than the latter during the reaction. The material also exhibits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reaction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 cm−2 with a cell voltage of 1.58 V, along with a good recovery property. Additionally, the work demonstrates a new synthetic strategy to an efficient, noble metal-free-coordinat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COF)-based,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探究带有方形肋及双倾斜肋片细通道的流动换热及熵产特性,设计了2种带有方形肋及双倾斜肋片的组合细通道(MCDS-L, MCDS-R),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其流动特性、传热特性和熵产特性,并将其分析结果同2种方形肋细通道(MCS-L, MCS-R)和一种双倾斜肋片细通道(MCD)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雷诺数范围内,组合通道的摩擦阻力系数基本一致且均高于其他3组通道(MCS-L, MCS-R, MCD) 。此外,组合通道的努塞尔数均高于其他3组通道,而熵产增大数均低于其他3组通道。其中,MCDS-L通道的努塞尔数最大,熵产增大数最低。表明MCDS-L通道的换热效果最佳,能量的综合利用程度最高。研究成果为微细通道热沉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何小勇  叶异辉 《红水河》2007,26(3):46-48,52
高边坡深孔预裂爆破是一项对施工质量、安全要求极高的爆破技术, 必须进行科学的爆破技术设计,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高度重视爆破钻孔工艺、装药工艺、网络工艺以及边坡稳定性地质分析.在洞巴水电站中不允许采用超欠平衡的开挖方法进行施工,利用设计台阶高度,采用深孔预裂爆破对溢洪道高边坡的稳定及开挖平整度进行有效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退火态原位TiCp/Fe复合材料的切削力和切屑形状方面分析了其切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其切削力及切削力的波动范围都小于铸态45钢,其切削性能比45钢好。TiCp/Fe复合材料的切屑为C形屑、长紧卷屑和发条状卷屑,在机加工中,产生这几种切屑是比较理想的。从切屑方面看,TiCp/Fe复合材料的切削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Hydrometallurgy》2006,81(3-4):234-240
The oxidation of glucose during the reductive leaching of pure MnO2 and manganese ore in sulphuric acid at 90 °C MnO2 was investigated. The aim was to identify the derivatives and the chemical pathway of glucose oxidation. Organic derivatives were monitored by HPLC using an Aminex HPX-78H column and UV detection. Chromatographic patterns of leaching solutions showed that major compound formed was formic acid. Minor quantities of glycolic, glyceric and traces of gluconic acids were identified. Results suggest that during the leaching reaction, the carbon chain of glucose is shortened by detachment of one carbon atom as formic acid.  相似文献   
20.
龙滩工程左岸进水口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龙滩水电站左岸进水口大坝集挡水和取水为一体,坝体结构复杂,且4个标段同时施工,相互严重干扰,生产极不均衡,其施工位于控制发电工期的关键线路上。通过合并固结灌浆、采用“先浇板”、增设纵缝和补充混凝土入仓手段等办法,优化了施工工艺,增加了浇筑强度,创造了在狭小空间单日浇筑混凝土5 400 m3、单月浇筑11.7万m3的记录,达到了坝体快速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