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8篇
  免费   1273篇
  国内免费   692篇
电工技术   820篇
综合类   758篇
化学工业   879篇
金属工艺   1618篇
机械仪表   2674篇
建筑科学   413篇
矿业工程   234篇
能源动力   138篇
轻工业   199篇
水利工程   41篇
石油天然气   210篇
武器工业   72篇
无线电   10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65篇
冶金工业   774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259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444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717篇
  2011年   890篇
  2010年   862篇
  2009年   1011篇
  2008年   970篇
  2007年   936篇
  2006年   934篇
  2005年   852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4 毫秒
61.
以氧化铁皮作为除酸剂,与盐酸酸洗废液反应制得FeCl2溶液,再采用空气-双氧水双重氧化和沉淀法从中制得α-Fe2O3纳米颗粒。分析了FeCl2质量浓度、氨水质量浓度、超声时间和煅烧温度对产物的的粒径和纯度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优化实验结果表明,FeCl2质量浓度为16 g/L,氨水质量浓度为7.5 g/L,超声时间为50 min,煅烧温度为750℃时,制得了分散性虽然一般,但纯度较高的α-Fe2O3,其含量高达95.3%,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8.2 nm。这为盐酸酸洗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2.
通过原位腐蚀观察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了稀土元素铈(Ce)对J5不锈钢中夹杂物的改性和夹杂物诱导腐蚀的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了稀土元素Ce改性夹杂物的过程中夹杂物成分和类型的变化,观察到的代表夹杂物为CeAlO3?Ce2O2S、Ce2O3?Ce2O2S、MnS等。根据形成能计算,经稀土元素Ce处理后,生成了稳定的Ce2O3、Ce2O2S、CeAlO3夹杂物。通过表面能判断了晶面的稳定性,Fe(100)-2面的表面能经收敛测得为2.4374 J·m?2,该晶面的功函数为4.7352 eV。通过对比夹杂物与钢基体的功函数与计算电势差,分析了不同含Ce夹杂物诱导点蚀的趋势,探讨了不同原子位置、原子数量和不同slab模型对功函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与Fe (100)-2面的电子功函数相比,MnS以及改性后3种夹杂物CeS、Ce2O3和Ce2O2S电势差大多小于0,CeAlO3的电势差在0 eV左右。夹杂物不同晶面对功函数影响很大,O、S等非金属原子数量多的晶面功函数平均值较高,添加稀土元素Ce可以有效降低晶面功函数。5种夹杂物和钢基体的平均功函数大小顺序为CeAlO3>Fe>MnS>CeS>Ce2O2S>Ce2O3。结合不锈钢中复合夹杂物的实验结果可知,Ce2O3诱导点蚀发生的概率最高,CeAlO3可以有效提高钢的耐腐蚀能。   相似文献   
63.
 冷轧带钢属于高端精品钢材,板形在线检测与控制是冷轧带钢的高端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研制板形测控系统是实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升级、建设钢铁强国的重大需求。目前,板形测控技术市场国外占据优势,国产系统正在代替进口,扩大应用规模,推进技术完善。研制先进的板形测控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有高精度高质量的板形仪、功能完备强大的控制手段和方法、高精度高速度的数学模型。板形仪主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接触式板形仪通过测量带钢张力的横向分布反映板形,非接触式板形仪通过测量带钢浪形反映板形。接触式板形仪可靠耐用精度高,应用广泛,发展趋势为整辊式板形检测辊、无线式信号传输装置、板形数据的精确处理。板形控制数学模型的主要类型,按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可分为机理模型和智能模型;按模型的性质和作用可分为分析模型和控制模型;按板形的表示方法可分为多点控制模型和分量控制模型。板形控制模型的发展趋势为机理与智能协同建模、动态模拟预报和动态解耦控制、多种手段和方法的协同优化。进一步提高板形测控技术水平需要突破3项关键问题,即整辊式板形仪通道耦合与解耦的机理模型、板形控制的动态模拟和动态解耦模型、板形控制的高精度智能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LF-RH精炼工艺生产Q690钢时不同钙处理时机下夹杂物特征的变化,开展工业试验对RH精炼前后钙处理炉次取样进行定量分析对比。钙处理后夹杂物中CaO质量分数持续增加,CaS质量分数瞬态增加,夹杂物熔点降低。RH精炼前钙处理炉次中,RH精炼过程夹杂物的成分接近低熔点区,结束时夹杂物数量密度和面积分数分别为15个/mm2和0.01%。RH精炼后钙处理炉次中,RH精炼过程夹杂物依旧为高熔点Al2O3-MgO类型,结束时夹杂物数量密度和面积分数分别降至1个/mm2和0.002 5%。RH精炼前钙处理会使RH精炼过程夹杂物熔点以及夹杂物与钢液间的接触角降低,导致夹杂物去除驱动力降低,从而抑制夹杂物的去除。因此LF-RH精炼工艺生产铝脱氧钢时,为提高精炼过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去除效率,应在RH精炼后进行钙处理操作。  相似文献   
65.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依据双辊薄带复合铸轧技术,探究工艺参数间的耦合作用对复合铸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构建了铜和铝的固-液复合铸轧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了铝板出口厚度、轧制速度、熔池高度、铜带厚度和浇注温度对Kiss点高度的影响,并对正交试验得到的Kiss点高度进行极差分析,得到了铝板出口厚度、轧制速度和铜带厚度3个强耦合参数,给出了这3个参数两两耦合下耦合强度的变化规律。铝板出口厚度和铜带厚度、铜带厚度和轧制速度对Kiss点高度的耦合影响随参数值的增大其效果逐渐减弱,铝板出口厚度和轧制速度对Kiss点高度的耦合影响随参数值的增大其效果逐渐增强。同时,利用复合铸轧熔池物理场的变化,分析了产生耦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66.
晶化机制与激活能的晶化速率参比法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修正的Kissinger公式提出一种确定非晶材料晶化机制与激活能的最大晶化速率参比法。以Ar_(70)Cu_(30)非晶合金为例,研究了晶化机制与激活能及其与压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王巍 《热处理》2006,21(3):14-16
研究了热变形量对多元合金耐磨铸铁组织和冲击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变形能改变耐磨铸铁组织中共晶碳化物的形状与分布,促进颗粒状碳化物的析出,提高耐磨铸铁的冲击韧度。当该耐磨铸铁的热变形量为40%时,其冲击韧度最佳。  相似文献   
68.
型材弯曲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型材在弯曲后其口型失稳起皱的原因,介绍了在型材槽型中填充胶条后在模具的夹持中弯曲成形的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型材的失稳和起皱,保证了型材的口型尺寸。  相似文献   
69.
武波  徐鹏  李惠光 《机床与液压》2007,35(4):160-162,138
主要从控制的角度出发,考虑视觉伺服的具体问题, 利用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摄像机的平移和旋转速度控制器,用自适应估计的方法对深度进行估计,给出深度变化趋势,基于图像误差实现定位控制,能够确保系统全局渐近可稳定性.该方法不需要物体的几何模型及深度的精确值,仅需要物体初始及期望位置的深度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0.
用金相、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及热重分析法研究了NaCl盐膜对CuCr合金在700℃~900℃下的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uCr合金在NaCl盐膜下比在单独空气中发生更严重的腐蚀,其腐蚀产物疏松且易剥落,Cr相较Cu易腐蚀,且在腐蚀区以下的合金基体中有贫铬现象.讨论了在该环境下变形对CuCr合金腐蚀的影响及NaCl加速CuCr合金腐蚀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