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69篇
电工技术   244篇
综合类   125篇
化学工业   440篇
金属工艺   38篇
机械仪表   115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27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96篇
武器工业   31篇
无线电   1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9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01.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负载下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用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描述了滤波器参数值和系统时间常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计算输出电压的总畸变因数(THD)来设计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的值.给出了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并且通过Saber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2.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逆变器数字双环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1,他引:23  
该文首先比较了逆变器模型与直流电机模型的相似性,提出逆变器的控制可以借鉴直流电机的双闭环控制方法。然后针对输出电压的交叉反馈作用,采用了控制对象的解耦,消除了输出电压对内环的影响,简化了问题。数字控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它引入的采样延时和计算延时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为了提高控制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建立了基于改进z变换的状态观测器和扰动观测器,合理设计其极点,可以得到无差拍观测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内环电容电流的无差拍控制。考虑内环的快速性,外环可以采用简单的比例调节器,从而整个数字双环控制系统的设计非常简单。最后,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保证良好静态和动态性能,在非线性负载下,也能得到良好的输出电压波形。  相似文献   
103.
基于“液阻理论”和“产品设计方法学”的座阀控制结构的分析是正确应用和进行座阀产品创新和基础。本文简略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04.
单相PFC变换器中电流型控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电压型控制是一种单环控制系统,是一种有条件的稳定系统。因而出现了双环控制系统即电流型控制系统。从原理、应用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单相PFC变换器中电流型控制的发展,阐述了各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针对造纸过程定量控制时滞大、干扰多及可靠性低的问题,设计出一种采用二级控制结构,并引入容错控制方式的控制系统,并通过仿真证明了该系统能够高效、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106.
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的MATLAB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MSM矢量控制系统仿真建模方法,在matlab6.5/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速度控制模块、坐标变换模块、SPWM控制模块,把这些模块与mattab6.5自身提供的PMSM本体模块和电压逆变模块有机组合,建立了PMSM控制系统的速度和电流双环仿真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了其控制算法,为实际PMSM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提供了仿真参照.  相似文献   
107.
分析了现有各种移动Agent通信模型的优缺点,针对远程实验教学系统,提出了适合于多组大量用户协同工作的一般模型:MG-agent模型.介绍了该模型的具有层次的分布式控制结构;详细说明了该模型的基本构架和工作过程;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模型在减轻服务器负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等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方木云  赵保华 《通信学报》2007,28(2):124-129
提出新的无向双环网络G(N;±1,±s)的直径求解法——分步法,并得到一种新的直观图——螺旋环,研究了螺旋环的性质,给出无向双环网络的直径d(N;±1,±s)的显式公式,给出N,s都固定的直径算法。给出N固定,2≤s≤N?1这样一族无向双环网络的直径算法。利用VB6.0和SQL Server 2000来仿真2≤s≤N?1,找出了该族无向双环网络直径的分布特点:具有最大值、最小值和中间对称性;对任意N,有不少s使得G(N;±1,±s)紧优或几乎紧优。验证了Boesch和Wang等提出的无向双环网络G(N;±1,±S)的直径下界,给出了一个新的直径上界公式。  相似文献   
109.
分析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中若干参数的选择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在内模控制结构下利用广义预测控制从对象至闭环特征多项式的系数关系,分析柔化因子a的选取对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给出选取这些参数的一般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0.
统一潮流控制器并联变换器的改进型双环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统一潮流控制器并联变换器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以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并联变换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环PI解耦控制系统。采用电流前馈与PI调节共同控制变换器有功电流分量,稳定直流侧电容电压。UPFC接入端的节点电压控制采用PI调节和下垂特性组成的自动电压调整控制策略。控制系统在15 kVA的UPFC物理模型中得以实现,这种控制系统有利于加快并联变换器的动态响应,降低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有效地控制UPFC接入端节点电压,仿真及实验结果都证明了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