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450篇
  免费   23430篇
  国内免费   18834篇
电工技术   20939篇
技术理论   19篇
综合类   30423篇
化学工业   14507篇
金属工艺   6631篇
机械仪表   19772篇
建筑科学   30737篇
矿业工程   12541篇
能源动力   6955篇
轻工业   13739篇
水利工程   19638篇
石油天然气   17701篇
武器工业   3584篇
无线电   219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362篇
冶金工业   5939篇
原子能技术   2369篇
自动化技术   53884篇
  2024年   2790篇
  2023年   9250篇
  2022年   8700篇
  2021年   10277篇
  2020年   9890篇
  2019年   10930篇
  2018年   5723篇
  2017年   7847篇
  2016年   9230篇
  2015年   10813篇
  2014年   17753篇
  2013年   14645篇
  2012年   16343篇
  2011年   16434篇
  2010年   15074篇
  2009年   15399篇
  2008年   17265篇
  2007年   16616篇
  2006年   12247篇
  2005年   11104篇
  2004年   9432篇
  2003年   8712篇
  2002年   6833篇
  2001年   5634篇
  2000年   4770篇
  1999年   3843篇
  1998年   3236篇
  1997年   2830篇
  1996年   2542篇
  1995年   2134篇
  1994年   1749篇
  1993年   1494篇
  1992年   1353篇
  1991年   1195篇
  1990年   1071篇
  1989年   1057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3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7 毫秒
81.
82.
由于时空失相干、大气延迟等因素的影响,InSAR技术的检测能力受限,无法保证任意矿区监测结果的有效性。若检测能力未知,使用InSAR技术将极易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为有效判断InSAR技术是否适用于矿区地表形变区域探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开采沉陷的InSAR最大可检测形变梯度(Maximum Detectable Deformation Gradient,MDDG)函数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地质采矿因素对开采沉陷的影响,选取矿区开采深厚比和下沉系数两个参数作为模型参数;然后基于不同分辨率、不同波长和不同入射角的SAR影像数据,采用数值模拟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水平煤层开采条件下的InSAR最大可检测形变梯度函数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采用陕西大柳塔矿区2012年11月21日—2013年4月2日的13景TerraSAR卫星数据进行模型验证试验。研究表明:InSAR在该矿区的最大可检测梯度为0.008 56,相邻控制点间能够检测的形变量不超过0.171 2 m,采用地表观测站GPS数据作为参考形变值验证了上述结论;与现有模型对比,该模型检测精度更高,细化检测性能更为突出,且无需提前获取SAR影像,可为促进InSAR技术应用于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随着对管道安全问题和降本增效理念的逐步重视,管道清管操作已成为全世界油气管道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作业规程,清管器的运行速度是需要重点控制的参数之一,当其处于合理区间内时(原油管道1~5m/s,天然气管道2~7m/s),清管效果最佳。本文基于对管道清管数学模型的研究,首先论述了不同的被动控制方法,认为该方法较为灵活,应用广泛,对不同入口条件下清管器速度的准确计算是能否控制清管器速度处于合理区间的关键;然后对不同的主动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射流清管器速度控制的核心是旁通率的优选,其依赖于压降系数、皮碗与管壁间摩擦力的准确计算,建立简便可靠的摩擦力工程计算模型将有助于射流清管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推广;最终本文对清管器智能调速技术进行综述和展望,指出发展稳定可靠的国产智能调速技术是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4.
为了提高乘用车操纵稳定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分别从稳态回转性、转向回正性、转向轻便性、抗侧倾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瞬态响应性6个方面筛选15个评价指标。根据各指标对乘用车操纵稳定性的实际影响程度,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以实车试验获得的指标参数为实例,采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试验汽车进行操纵稳定性评价。对比国标法评价结果,并参考驾驶员主观评价,证明了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乘用车操纵稳定性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5.
精准预测生物氧化预处理中的进气量对提高黄金提取率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以气体管流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为控制方程,采用Preissmann隐格式法作为差分方法。同时,根据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算法原理,构造进气量、压强的状态空间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气体管流控制方程建立的进气量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进气量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传统静态预测方法相比,EnKF同化方法引入实时观测值和模型参数的更新,有效提高了进气量的预测精度,其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有明显的降低。可见,基于气体管流控制方程建立的预测模型结合EnKF同化方法是提高生物氧化槽进气量预测精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6.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空气质量模拟和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依据.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两套覆盖江苏省的2017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即分别由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长三角清单"和"江苏省清单",并结合区域空气质量模型CMAQ评估不同清单对长三角地区2017年1、4、7、10月的空气质量模拟的影响.清单比较结果表明,除二氧化硫(SO2)以外,江苏省清单估算的各污染物排放量较长三角清单低.通过与观测数据比较,发现两套清单对SO2、氮氧化物(NOx)、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的模型模拟性能均较好.江苏省清单与长三角清单两者的模拟结果空间分布接近,其中江苏省清单模拟的PM2.5和O3在长三角多数地区略低于长三角清单的模拟结果(1月O3除外).江苏省清单与长三角清单均能够用于空气质量模式模拟,可为江苏地区的细颗粒物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控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为了提高关键传感器系统的容错能力,避免增加引入硬件设备的额外成本、重量与维护负担,提出了俯仰角速度传感器的信号重构方法。信号重构采用了自适应当前统计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改进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飞机实际的角运动情况,提高解析信号的精度。通过不同飞行状态下的飞机角运动仿真,将所提方法与典型的信号重构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8.
89.
《Planning》2015,(9)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文章首先运用文献回顾法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内涵及其测度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然后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三种测度:目标测度、风险测度和重大缺陷测度;最后提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测度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0.
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据学习分析技术理念设计一套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阐述通过实时采集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较好地解决实时掌控学生学习情况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