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93篇
  免费   4022篇
  国内免费   2364篇
电工技术   1337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971篇
化学工业   3303篇
金属工艺   1773篇
机械仪表   6076篇
建筑科学   4109篇
矿业工程   1824篇
能源动力   1405篇
轻工业   4472篇
水利工程   1303篇
石油天然气   3390篇
武器工业   1407篇
无线电   189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29篇
冶金工业   996篇
原子能技术   392篇
自动化技术   16383篇
  2024年   379篇
  2023年   1471篇
  2022年   1214篇
  2021年   1741篇
  2020年   1484篇
  2019年   1755篇
  2018年   847篇
  2017年   1485篇
  2016年   1807篇
  2015年   2219篇
  2014年   5237篇
  2013年   3919篇
  2012年   5045篇
  2011年   5084篇
  2010年   4822篇
  2009年   5357篇
  2008年   6599篇
  2007年   5383篇
  2006年   4218篇
  2005年   4379篇
  2004年   3884篇
  2003年   3301篇
  2002年   2743篇
  2001年   2521篇
  2000年   2129篇
  1999年   1659篇
  1998年   1459篇
  1997年   1190篇
  1996年   1150篇
  1995年   1032篇
  1994年   829篇
  1993年   701篇
  1992年   773篇
  1991年   719篇
  1990年   694篇
  1989年   702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目前传统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判断风电并网后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PSO-BP组合的风电并网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方法。首先采用混沌理论对粒子群算法的不足进行改善,应用改进后的算法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然后利用系统故障前后采集的传统物理量和风电场相关的物理量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特征量进行监督学习,最后将训练得到的模型应用于风电并网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评估中。利用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标准算例进行风电并网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为验证利用可控硅将大功率电阻快速投入交流系统的耗能装置能否在投运后安全可靠运行,从而解决张北柔直工程双极性接线故障状况下过负荷造成的线路和设备损毁问题,该工作通过PSCAD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建立了张北换流站交流耗能装置的电路模型;然后对耗能装置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模拟了过剩风能与耗能装置分组投切时系统的电压电流;最后讨论了耗能装置故障状况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耗能装置可以快速有效地消纳过剩功率,且当其故障时不会对系统造成威胁。可见交流耗能装置设计合理,可将其投运在柔性直流系统中。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决直流配电网中高速通信测量点不足、故障特征复杂等导致的故障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直流配电网的新型直流极间短路故障定位算法。首先,根据高频瞬态电流环路,构建含有电平转换器和DC/DC转换器的高频阻抗等效模型为故障过程提供稳定的阻抗值。其次,利用BCS理论推导与稀疏测量点相对应的节点高频暂态电压方程。最后,结合节点高频瞬态电压方程和贝叶斯压缩感知理论,求解节点高频瞬态电流稀疏矢量实现故障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测量点的数量要求较低,不需要严格同步地测量数据,且不受转换器的控制策略和过渡电阻影响,具有较高的故障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4.
大段长高压电缆在运行时会产生过高的护层感应电压,这对电缆护层保护器的过电压防护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针对大段长电缆护层保护器暂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基于PSCAD仿真软件,建立了典型220 kV高压电缆线路仿真模型,得出了在短路过电压和雷击过电压情况下,高压电缆长度对护层感应电压暂态特性的影响。通过绝缘配合与能量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保护器参数取值范围及电缆线路短路电流与长度的适配曲线,提出了护层保护器参数优化设计的具体方法,并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电缆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时,随着电缆长度的增加,护层感应电压先线性增长,随后在保护器残压阈值的限制作用下逐渐趋于"饱和"状态,现有保护器能量吸收能力难以满足大段长电缆需求;改进后的护层保护器能量吸收能力显著提升,20 k A短路电流时允许的电缆长度大幅提高,满足大段长高压电缆线路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5.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存在高阻和间歇性弧光接地故障,以及故障持续、越级跳闸等故障扩大事故,严重的还会烧毁小电阻设备。基于高阻接地、间歇性弧光接地故障的特征,选取中性点小电阻阻值,约束继电保护,基于电流不平衡度突变、暂态分析及故障累积检测,给出继电保护策略。经仿真验证:该文提出策略具备灵敏性、有效性,能够解决小电阻系统的保护盲区,是对原有小电阻接地系统继电保护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渤海油田常规测调一体分层注水工艺测调效率偏低、无法实现分层静压测试等问题,开展了测调一体分注工艺关键技术改进。通过合理优化管柱结构,实现注水压力平衡,减小大排量注水造成的管柱蠕动;配水器采用桥式通道设计,大幅度增加过流面积,降低层间干扰,进一步提高测调效率;同时在配水器本体增设传压孔,建立地层-油管传压通道,并配套静压测试仪,实现了分层静压测试功能。改进工艺在现场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调配效率明显提高,平均单井调配仅耗时6 h;分层静压测试功能可靠,能够准确判断超压层,为分层配注调整提供了依据。改进工艺在渤海油田的适应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97.
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地铁环境热舒适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以长春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为研究对象,对地铁内的热环境进行现场实测,并对参与实测的受试者进行实时问卷调查.基于实测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获得长春市地铁站内夏季与冬季的热环境状况和地铁乘客的热感受状态,给出了车厢内的热中性温度,为地铁热环境的设计及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湿热地区街区尺度地表形态特征对城市热湿环境的影响, 基于局地气候分区的分类方法, 在湿热地区广州市选取了7个典型街区并对其进行地表形态特征的参数化表达; 采用实测与ENVI-met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了不同街区地表形态特征条件下的热湿环境参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具有高层密集建筑群的街区内呈现出较低的空气温度, 而紧凑低层建筑区呈现出高温低湿的热湿环境, 开敞空间的街区内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分布更均衡, 空间差异性较小。此外, 基于实测数据对ENVI-met软件模拟湿热地区街区热湿环境的结果精度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ENVI-met整体上可以较好地预测湿热地区不同街区内的热湿环境特征, 但对于紧凑低层建筑区的模拟精度偏低。  相似文献   
999.
提出一种通用的基于视觉传感器的无人系统多模态视觉感知平台的测试与评估的方法,研究了可见光波段和红外光波段下的动态测距实验与复杂光变测距实验. 整个过程采用基于北斗卫星实时授时的时间同步技术和真值采集设备,输出带有时间戳的无人系统多模态感知单元的测量数据和真值数据,并保证了不同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误差小于10 ms. 最后,对比测量数据和真值数据,给出测试设备的性能与功能的量化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评估方法有效地获取了真值,并进行了时间同步,满足实际的需求,具备推广性.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地源热泵清洁能源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校区建设绿色生态校园、提升能源利用结构和效率的重要内容。通过在现场热响应试验充分掌握了该项目区域内地层热物性参数,量化分析了岩土热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得到区域内浅地层初始温度为18.26℃、地层平均热传导系数为1.76 W/m·K,单孔每延米排热量、吸热量分别为50.64 W/m、38.23 W/m,为区域内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