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38篇
  免费   2230篇
  国内免费   1603篇
电工技术   1517篇
综合类   3159篇
化学工业   802篇
金属工艺   2907篇
机械仪表   9840篇
建筑科学   1733篇
矿业工程   964篇
能源动力   147篇
轻工业   781篇
水利工程   1236篇
石油天然气   890篇
武器工业   1148篇
无线电   25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83篇
冶金工业   172篇
原子能技术   46篇
自动化技术   11558篇
  2024年   480篇
  2023年   1688篇
  2022年   1427篇
  2021年   1882篇
  2020年   1612篇
  2019年   1669篇
  2018年   770篇
  2017年   947篇
  2016年   1044篇
  2015年   1260篇
  2014年   2554篇
  2013年   1904篇
  2012年   2310篇
  2011年   2228篇
  2010年   2042篇
  2009年   2123篇
  2008年   2082篇
  2007年   1851篇
  2006年   1568篇
  2005年   1458篇
  2004年   1302篇
  2003年   1151篇
  2002年   875篇
  2001年   861篇
  2000年   685篇
  1999年   518篇
  1998年   460篇
  1997年   446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45篇
  1993年   299篇
  1992年   305篇
  1991年   308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52.
针对爬壁清洗机器人越障时,负压装置的吸附力下降导致吸附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旋翼负压混合吸附工作的多边形履带清洗机器人,并对爬行稳定性及越障性能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首先根据机器人爬壁的运动原理,建立机器人沿玻璃幕墙上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出电机理论驱动力矩;其次分析机器人在跨越障碍过程中的运动模型,结合与壁面接触的实际受力状态,对越障过程中关键阶段的本体倾翻、滑移两种失效形式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然后根据玻璃幕墙实际的障碍高度,确定多边形履带的参数和理论驱动力矩的大小,并研制了实验样机进行爬行和越障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具有良好的越障性能。  相似文献   
53.
结合牙刷自动化生产的需求,研究面向牙刷高速拾放操作的Delta机器人。简化Delta机器人的结构模型,研究机器人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分析牙刷上料的工作流程,确定机器人结构参数,设计机器人本体结构以及末端执行器。采用弧线过渡的门字形轨迹,基于3-4-5次多项式运动规律对机器人进行轨迹规划,利用ADAMS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末端的速度、加速度曲线连续,主动臂驱动力矩曲线连续无突变,满足牙刷生产中高速拾放操作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4.
55.
以实现空间3自由度的Delta机器人运动控制为研究目的,基于IEC61131-3国际标准,在CODESYS开发平台上设计了Delta机器人运动控制模块,包括点到点插补运动、直线插补运动、圆弧插补运动等,并通过模块之间的组合实现Delta机器人的连续运动。为了操作方便,开发出相对应的运动控制指令,在可输入界面进行指令编程即可,克服了传统控制卡控制复杂、拓展性差的缺点。采用3-4-5多项式轨迹规划出的门型路径,在Delta机器人上机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能稳定运行并且各方向加速度与理论加速度一致,证明了机器人运动控制设计成功。  相似文献   
56.
一种大型复杂构件加工新模式及新装备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型复杂构件是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等领域装备的核心结构件,此类构件通常具有尺寸大、形状复杂、刚性弱等特点。传统“分体离线加工-在线检测”模式存在工艺不稳定、过程复杂、柔性差、周期长等问题,以龙门式多轴数控机床加工为代表的“包容式”加工模式,难以适应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制造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移动式和吸附式机器人的多机协同原位加工新模式,通过多机器人系统自主寻位、精确定位加工与加工质量原位检测,实现大型复杂构件多安装面并行铣削、制孔与打磨等作业。多机器人系统包括移动式混联机器人、吸附式并联机器人、移动式串联铣削机器人、移动式双臂加工机器人和移动式打磨机器人。构建多机协同原位加工模式,需要揭示多机器人协同原位加工行为与大型弱刚性结构件质量控制的交互机理,面临着本体、测量、工艺和集成四个方面的挑战,需要设计高灵活、高刚度的移动式和吸附式加工机器人,解决移动机器人自主准确寻位和超大结构件原位高精检测难题,攻克加工变形误差在线补偿和振动抑制技术,通过集成实现多机协同高效高精加工,为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制造提供创新技术及装备,并实现此类构件制造核心技术及装备自主可控。  相似文献   
57.
58.
综合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沉积特征研究,确定研究区为水下冲积扇沉积体系;开展了砂体发育特征、沉积微相及展布、微相物性参数、微相含油性等研究,共划分三种亚相、六种微相类型,其中扇根主河道和辫状河道砂体储集层物性及含油性最好,是油田产能建设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59.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机器人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成长,机器人在农业、工业、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该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农业和工业方面机器人发展情况以及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国内外机器人水平的差距,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机器人发展事业当中。  相似文献   
60.
设计一种基于人机接触力的人体主动参与程度评估模型,用于康复机器人应用中的主动康复训练。通过人体的肌电信号得到肌肉活跃度,确定肌电信号与人体参与度的关系。分析这一过程中人机接触力的变化,将腿部力信号平均值以及腰部力信号方差作为模型输入,对基于肌电信号的参与度模型进行拟合,得到基于力信号的参与度模型,使用肌电信号参与度模型对力信号参与度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方法避免了肌电信号采集时干扰较大且准备工作繁琐等缺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