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99篇
  免费   9858篇
  国内免费   6974篇
电工技术   36946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10598篇
化学工业   11609篇
金属工艺   4164篇
机械仪表   9583篇
建筑科学   15254篇
矿业工程   5168篇
能源动力   3471篇
轻工业   10017篇
水利工程   5303篇
石油天然气   5858篇
武器工业   877篇
无线电   180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344篇
冶金工业   4285篇
原子能技术   1563篇
自动化技术   15522篇
  2024年   995篇
  2023年   3724篇
  2022年   3636篇
  2021年   4996篇
  2020年   4423篇
  2019年   4800篇
  2018年   2176篇
  2017年   3663篇
  2016年   4486篇
  2015年   6055篇
  2014年   11407篇
  2013年   9001篇
  2012年   10198篇
  2011年   10400篇
  2010年   9230篇
  2009年   9875篇
  2008年   12046篇
  2007年   10162篇
  2006年   7928篇
  2005年   8025篇
  2004年   6254篇
  2003年   4637篇
  2002年   3610篇
  2001年   3221篇
  2000年   2751篇
  1999年   2253篇
  1998年   1979篇
  1997年   1889篇
  1996年   1641篇
  1995年   1445篇
  1994年   1334篇
  1993年   1036篇
  1992年   989篇
  1991年   916篇
  1990年   856篇
  1989年   856篇
  1988年   204篇
  1987年   129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在45钢表面电刷镀得到三价铬镀层,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Cr2(SO4)36H2O 0.4 mol/L,甲酸铵0.5 mol/L,氨基乙酸0.5 mol/L,H3BO30.6 mol/L,NaH2PO2 H2O 0.3 mol/L,pH=1.5,温度50°C,镀笔移动速率15 cm/s。研究了电压对镀铬层显微结构、表面粗糙度、厚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随电压增大,镀层厚度增大,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均先提高后降低。电压为14 V时,镀层的表面平整,粗糙度为2.387μm,显微硬度为602 HV,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通过对使用pH计标准物质检定实验室pH计的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产生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对各不确定度分量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从而做出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判定。  相似文献   
46.
去年由于多个自媒体大号洗稿被揭穿,甚至有人把2019年称为自媒体洗稿时代的来临。信息爆炸的流量时代,面对毫无原创力的洗稿抄袭,每一位用户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参与到这场“不眠之战”?各大生产内容的平台又应该具备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47.
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典型的AVC的一般配置、控制策略和控制原理,针对巨型水电站孤岛试验期间的AVC控制的复杂工况进行阐述,对出现的AVC电压波动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采用的解决方案进行介绍,为今后类似电站的孤岛运行期间的AVC电压控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8.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是扫描电镜的一种,主要用于对样品显微结构的表征,同时还能定性、定量地获得样品微观区域内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信息。目前作为一种先进的测试技术手段,FESEM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刑侦物证等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加速电压、工作距离、探头选择、信号选择等不同参数对FESEM图像的影响,并针对一些材料的形貌表征提出了较佳的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49.
为保证排土场安全生产,以南美某铜矿排土场边坡为例,应用极限平衡法模拟现状排土场边坡在降雨入渗前后以及地震工况下安全系数、渗流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降雨入渗之前,排土场安全系数高于规范值,边坡处于稳定状态;降雨入渗之后,边坡体积含水率增加,土体发生软化,强度参数降低,边坡沿软弱层面发生滑动破坏,造成边坡失稳;在地震工况下,安全系数下降明显。在其基础上,利用MIDAS软件建立排土场边坡三维数值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排土场最易发生屈服的区域为坡角基底处,其物理力学指标较低,底部土体先发生屈服破坏,之后带动上部台阶边坡发生破坏,排土场破坏模式主要以深层滑动为主。2种计算方法结果得出边坡破坏模式不同,边坡发生破坏的趋势相近,体现了2种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0.
针对矿山18线南西翼矿体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通风系统不完善、风量欠缺、污风无法及时排出等问题,运用风压平衡原理、网络优化技术、机站优化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模拟技术展开研究,拟定了3种可行的通风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新掘18线905~855 m回风井(1.5 m),保留该井905 m 水平回风机站,并在855 m 水平新设1台K45 6 №12风机(18.5 kW)方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8线南西翼通风系统总风量达到20.5 m3/s,井下风流的可调性和稳定性增强,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