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1篇
  免费   1416篇
  国内免费   713篇
电工技术   6629篇
综合类   1052篇
化学工业   423篇
金属工艺   311篇
机械仪表   903篇
建筑科学   405篇
矿业工程   178篇
能源动力   1068篇
轻工业   82篇
水利工程   499篇
石油天然气   199篇
武器工业   114篇
无线电   11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9篇
冶金工业   200篇
原子能技术   522篇
自动化技术   140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577篇
  2014年   890篇
  2013年   741篇
  2012年   1046篇
  2011年   1113篇
  2010年   830篇
  2009年   810篇
  2008年   884篇
  2007年   981篇
  2006年   836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558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唐伦    姚力  肖畅  张弛  孙毅  过夏明  刘巍  邓扶摇 《陕西电力》2021,(2):47-53
发电机故障停运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不确定事件。目前在含风电鲁棒机组组合中考虑机组故障停运的方法,不同程度地忽略了机组故障停运的概率特征,难以较好描述机组故障停运风险。在含风电鲁棒机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电量不足期望以量化机组故障停运风险,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建立了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和机组故障停运风险的两阶段鲁棒机组组合模型,并提出计算电量不足期望的简化模型以提升计算效率。基于改进的IEEE-RTS 26机系统验证所提模型和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和机组故障停运风险的影响,该简化模型能显著减小问题求解规模、缩短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92.
发电机组准同期并列操作是发电机安全并入电网的重大操作。在并网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非同期并网的恶性事件,对发电机和主变压器造成冲击、甚至导致报废,如果不能立即解列就会引起电网系统振荡等严重事故。通过对某厂#1主变非同期并列事故进行分析,提出对同期装置进行合理闭锁改造,杜绝非同期并列情况的发生,切实保证发电机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3.
王鹏  李方媛  胡阳  郭浩  朱琳 《电机与控制应用》2021,48(2):64-70,75
针对传统双馈风电机组(DFIG)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了储能型双馈风电场联合STATCOM的无功协调控制。该控制是在网侧变流器(GSC)原有的模型上将超级电容经隔离型DC/DC变换器并联到风机直流侧,以此吸收故障期间直流侧产生的不平衡功率;在发生低电压故障时,根据超级电容投入情况,对两侧变流器和并联在风机出口母线上的STATCOM进行无功协调控制来支撑电网电压;同时超级电容储能装置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满足了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在风电并网系统中可以使DFIG的LVRT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94.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容错性能好、控制灵活等优势,可构成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新型航空无刷直流起动发电机系统。简述了电励磁双凸极起动发电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针对航空电源这一特殊应用领域的要求,对电励磁双凸极起动发电机高可靠性控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控制、集成化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讨论了电励磁双凸极起动发电机控制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5.
为了使内燃机车永磁同步发电系统在内燃机全速范围内和突变性负载条件下均能稳定控制中间直流环节电压且减小电压的脉振,采用Super-Twisting高阶滑模算法对电压外环进行控制得到给定转矩,与传统PI外环控制相比,中间直流环节电压开始的超调减小,且电压跟随性、稳定性得到提升。同时,为了提高发电系统变流器容量利用率,在矢量控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功率因数控制策略对电机进行控制。仿真试验表明,所提发电系统在内燃机宽转速范围、突变性负载条件下,可以得到平稳且能够快速恢复的中间直流电压。同时,发电系统在切换转矩内无功功率基本能稳定在零附近,超过切换转矩后无功功率依旧保持较低水平,提高了变流器容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96.
目前提出的矢量信号发生器射频动态切换系统射频动态切换时长过长,功率损耗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时分复用(TDM)技术对矢量信号发生器射频动态切换系统进行设计,应用AV1443矢量信号发生器作为矢量信号发生器,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用程序发送芯片将矢量信号的信息统一化处理,并设计具有信息转换的数据输出与输入端口,在多途径的环境中进行射频状态的动态计算,引用离散傅里叶算法对矢量信号的射频动态进行表达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DM的矢量信号发生器射频动态切换系统能够缩短切换时长,降低功率损耗,所提系统切换时长在相同的工作频率状态下领先传统系统0.02 s,且所提系统完成整套切换任务后的功率消耗始终控制在1 W以内。  相似文献   
97.
提出一种孤岛微电网逆变器在不平衡负载下的控制策略,采用分序网络解耦控制,在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负序补偿环.对三相负载不平衡下的电路进行分析,得到逆变器分序网络等效电路和逆变器间负序环流产生机理.通过分序网络解耦控制得到电压环参考电压各序分量,引入分序网络虚拟阻抗改进逆变器各序输出阻抗.正序网络采用VSG控制实现正序调频调压和电流的自主分配,负序网络加入负序补偿环抑制微电网三相电压负序分量.详细分析了微电网电压负序分量与负序补偿系数和逆变器输出电流负序分量的关系.负序补偿环采用自适应控制,在实现微电网三相电压平衡的同时根据逆变器额定容量自主分配输出电流负序分量.建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
董彦杰  付子义 《电源学报》2021,19(1):126-132
针对不平衡电网下并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和无功补偿装置体积过大和系统损耗的问题,提出一种在不平衡电网下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ic var generator)和APF并直流母线联合运行系统。其中,SVG主要用来快速补偿无功和电网不平衡,APF滤出电网和SVG的特定次谐波。该联合系统通过并直流母线减小了电容的体积,使系统总体积减小;降低SVG的开关频率使系统损耗减少。对系统环流抑制策略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在从模块上加入环流进行抑制环节,并解决了并联系统中出现的环流问题。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联合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随着分布式能源并网的增多,局部电网逐渐呈现出弱电网特性,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由于可以模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能够为弱电网提供惯性和阻尼支撑。本文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对采用VSG控制策略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进行阻抗建模。所得到的阻抗模型在低频段主要呈容性,在高频段主要呈感性,在复杂电力系统中,可能会与电网阻抗存在谐振点。分析了VSG主要控制参数对MMC阻抗的影响,发现有功-频率下垂系数、阻尼系数和虚拟转动惯量主要影响50Hz附近的阻抗。根据阻抗稳定性判据对MMC并网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发现并网系统在高频段有振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0.
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序阻抗模型广泛应用于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谐振分析。双馈异步发电机进行序阻抗建模时可以使用电机的电压和磁链方程或等效电路。虽然等效电路使建模过程得以简化,但是其建立的模型忽略了励磁支路的影响,且没有对简化的条件进行分析,使此类建模方法的使用产生困难。因此,基于是否计及励磁支路的电机等效电路,利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双馈异步发电机转子侧的序阻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种阻抗模型之间的差异并明确简化模型的使用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立序阻抗模型的准确性,分析表明当电机的励磁支路阻抗远大于定转子阻抗时,简化模型可代替准确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