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1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159篇
电工技术   173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56篇
化学工业   304篇
金属工艺   270篇
机械仪表   1081篇
建筑科学   400篇
矿业工程   156篇
能源动力   569篇
轻工业   228篇
水利工程   144篇
石油天然气   193篇
武器工业   66篇
无线电   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6篇
冶金工业   117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26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s (MSCs) may offer promise for skeletal muscle repair/regeneration. Grow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mechanisms underpinning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such cells in muscle tissue reside in their ability to secrete bioactive molecules (secretome) with multiple actions. Hence,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MSC secretome as conditioned medium (MSC-CM) on ex vivo murine 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muscle injured by forced eccentric contraction (EC). By combining morphological (light and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ies)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analyses we demonstrated the capability of MSC-CM to attenuate EC-induced tissue structural damages and sarcolemnic functional properties’ modifications. MSC-CM was effective in protecting myofibers from apoptosis, as suggested by a reduced expression of pro-apoptotic markers, cytochrome c and activated caspase-3, along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expression of pro-survival AKT factor. Notably, MSC-CM also reduced the EC-induced tissue redistribution and extension of telocytes/CD34+ stromal cells, distinctive cells proposed to play a “nursing” role for the muscle resident myogenic satellite cells (SCs), regarded as the main players of regeneration. Moreover, it affected SC functionality likely contributing to replenishment of the SC reservoir.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necessary groundwork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SC secretome in the setting of skeletal muscle injury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相似文献   
32.
汽轮发电机运行过程中,转子轴颈磨损拉伤的情况较为普遍,采用微弧冷焊技术可以实现对损伤部位的修复。针对25Cr2Ni4MoV材料转子,通过焊接工艺试验和试样性能检测,得到一种可靠的微弧冷焊工艺;并通过对焊缝无损检测标准和焊后尺寸恢复工艺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轴颈损伤修复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33.
用垂直剖面法测定了34CrMoA转子钢在550℃循环蠕变断口的分形维数,分析、比较了分形维数与蠕变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形维数与断裂应变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4.
对啮合型、剪切型和剪切调距型3种密炼机的混烁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剪切调距型密炼机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新开发的剪切型调距式密炼机能够混炼均匀,分散度高,能量消耗少,排胶温度低,可通过改变间隙实现优化混炼,尤其适合于快速混烁作业和难以分散而又快速生热的胶料的混烁,应用前景比较广淘.  相似文献   
35.
潘磊  冯浩  王海华  胡煜 《人民长江》2017,48(9):54-60
变桨控制技术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技术之一,开展对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根据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上如何保持输出功率稳定和降低风轮转速波动的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在传统的变桨距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整定PID的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PID控制和BP神经网络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与分析。对1.5MW风电机组的仿真验证了BPNN-PID算法的有效性,提出算法不仅能够解决传统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困难的问题,而且优化效率更高,可以得到优良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36.
简单介绍了界址点精度及其测量方法,分析了棱镜偏心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37.
热流道模具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热流道板加热之后要发生明显的热膨胀,使工作时喷嘴的中心线与常温时的喷嘴中心线产生明显的偏心距,在模具设计时,如果不能在结构上采取措施予以补偿,将使模具变形、破坏或发生其它问题。本文总结了在生产实际中几种可靠的补偿偏心距的结构,对于热流道模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转子构型对炭黑分散性及胶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不同转子构型对炭黑分散性及胶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相同混炼条件下,6棱同步转子混炼的胶料获得最好的炭黑分散性,4棱转子的次之,在3组2棱同步转子中,2棱功能转子的混炼效果最好。说明通过改变转子构型,可有效地改善混炼胶中炭黑的分散性,提高胶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9.
为了准确辨识无轴承异步电机的转速,提出一种改进转子磁链估算电压模型。以改进转子磁链估计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无轴承异步电机的转子磁场定向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并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系统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的转子磁链改进模型,可有效避免纯积分环节初值和累计误差等影响,获得较高的转速辨识精度。所提出的转子磁链辨识模型和MRAS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40.
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是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转子位置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为消除PWM因素的影响,需要对转子位置检测电路进行滤波处理。本文采用硬件滤波器对反电动势过零检测电路进行滤波,既要考虑深度滤波带来的相移问题又要兼顾消除噪声的影响,分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根据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指标要求设计滤波器参数,并用于无刷直流电机转子位置辨识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滤波器及其参数能较好地检测出转子位置,可以明显提高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