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34篇
  免费   2594篇
  国内免费   2222篇
电工技术   459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217篇
化学工业   415篇
金属工艺   753篇
机械仪表   1814篇
建筑科学   3946篇
矿业工程   1640篇
能源动力   476篇
轻工业   153篇
水利工程   2284篇
石油天然气   683篇
武器工业   200篇
无线电   28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8篇
冶金工业   581篇
原子能技术   75篇
自动化技术   244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500篇
  2021年   611篇
  2020年   602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537篇
  2017年   768篇
  2016年   876篇
  2015年   1006篇
  2014年   1482篇
  2013年   1187篇
  2012年   1756篇
  2011年   1911篇
  2010年   1536篇
  2009年   1557篇
  2008年   1403篇
  2007年   1753篇
  2006年   1463篇
  2005年   1226篇
  2004年   934篇
  2003年   812篇
  2002年   653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41.
针对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问题,建立了大规模混联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并提出离散微分动态规划(DDDP)和逐步优化算法(POA)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实现大规模混联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问题的高效求解。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长系列历史径流资料,进行了长江上游控制性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分析了联合调度的发电效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探究并分析了梯级水库群建成投运后,联合调度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成果表明,梯级水库群的建成及联合调蓄对于长江中下游枯水期的流量补偿效益十分明显,供水、航运以及压咸补淡等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2.
以印尼某火电厂涉外项目A2—A4区的问题人工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地勘、实际变形失稳过程、数值模拟等方法综合研究了该地人工边坡失稳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边滑坡加固措施的作用效果及合理性。所得主要结论:A2—A4区人工边坡变形失稳机制主要为软弱地层(煤层)切穿暴露所造成的组合滑移以及坡体沿土岩分界面所造成局部变形,变形破坏模式接近圆弧滑动,人工边坡中的软弱夹层是导致边坡失稳的主控因素;A2、A4区综合考虑桩锚+坡面锚杆的方式进行加固,煤层和全风化泥岩及上部土层内的组合变形没有发展贯通趋势,边坡整体安全。A3区在加固作用下存在沿二级坡脚+煤层+全风化泥岩+上部土层内越顶组合滑移风险以及基坑开挖造成基坑侧壁坍滑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43.
在高地震烈度区的岩石高边坡抗震安全评价需要大规模数值计算,而现有商业软件无法有效解决这类复杂的工程问题,因此,本文开发了解决岩石高边坡接触稳定性问题的对等架构并行计算程序,并应用于泰山公司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左岸边坡的静力和动力稳定性评价。在数值建模过程中,将岩石边坡滑块体、地质结构面、库水作用以及近场地基作为岩石高边坡动力接触系统。在稳定性安全评价中结合了有限元法、极限平衡法和接触算法,考虑影响高边坡稳定性的多种复杂因素,通过计算特定滑动面的安全系数或安全系数时程,基于现行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完成了岩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回避了求解复杂岩体材料非线性的问题。计算结果显示,所开发的程序具有较高的并行计算效率,对解决复杂岩石高边坡稳定问题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4.
层状边坡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边坡之一,研究其动力响应规律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真实模拟弹性波在层状地基中的传播过程,首先建立层状地基的黏弹性人工边界模型,然后根据波动力学理论推导了考虑介质交界面的一次反射的等效荷载计算公式,并通过两层地基算例验证该输入方法的精度;针对层状边坡,采用本文提出的地震动输入方法和一种传统的输入方法分别研究其动力响应规律。研究表明:在两层地基算例中,本文提出的地震动输入方法能较好满足工程抗震的精度要求;在边坡的动力分析中,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本文方法的边坡塑性应变能累积效应更加明显,且动力安全系数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5.
空心螺母块因其外形简单,近年来在河湖生态护坡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护坡工程使用的空心螺母块数量较多,传统的平浇法预制,所需预制场地大且平整度要求高,螺母块运输安装费时费力、外观质量难以保证。文章针对护坡工程空心螺母块浇筑和安装的特点研究出一种操作简便、切实可行的连续立浇预制安装的施工方法,经过工程实际应用,有效保证了预制块的浇筑质量,提高了预制块的运输铺设效率,节约了预制场地的兴建面积。  相似文献   
146.
针对电网混沌铁磁谐振系统产生的混沌现象,提出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混沌铁磁谐振系统非线性补偿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来逼近系统的非线性部分,消除了过电压的混沌现象,将系统稳定到目标位置,实现了对系统的非线性补偿控制。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补偿控制方法控制结果正确,响应快速。  相似文献   
147.
石俊霞  郭永飞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4):1086-1087,1111
为了降低振动对空间遥感TDICCD相机的影响,提高成像质量,提出了被动补偿和主动补偿相结合的振动补偿方法;分析了振动对TDICCD相机MTF的影响,指出了当振动量小于一定数值时,通过优化设置积分级数可以同时满足系统对信噪比和调制传递函数的要求,提出了小振动时积分级数被动补偿和大振动时压电陶瓷主动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系统的信噪比要求为100倍,振动导致的调制传递函数大于0.95的前提下,当振动量不大于0.0136μm时,可采用被动补偿的方法对振动进行补偿,否则采用主动补偿。  相似文献   
148.
针对坦克水平向炮控伺服系统中存在的摩擦不确定因素及未建模动态,首先建立水平向炮控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将摩擦扰动和未建模动态视为一个综合扰动项,然后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综合扰动项进行观测和补偿,并将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补偿回路作为经典PID控制方法的内回路,实现ESO-PID的复合控制;最后对所用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原有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控制器,集合了PID控制算法的"被动抗扰"和自抗扰控制方法中扩张状态观测器的"主动抗扰"特性,能够在保持控制系统原有特性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炮控系统的稳定精度以及低速性能。  相似文献   
149.
针对传统的注塑机采用单核变频控制技术,很难处理相同时域内的多个变频控制信号,造成SPWM波形的质量不高,注塑机控制精度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RM+DSP双核变频技术的注塑机节能控制方法,使得变频系统能够同时处理时域内多个变频控制信号;运用离线计算且带误差补偿的不对称规则算法,改善载波比N较小情况下SPWM波形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变频器主电路及结构的情况下,双核控制的硬件结构及离线计算的软件设计,显著提高了变频器功能扩展的自由度和变频器的控制性能,为注塑机节能改造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0.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 bound on the gain of a system comprising a linear time invariant part and a static nonlinear part, which is odd, bounded, zero at zero and has a restriction on its slope. The nonlinear part is also assumed to be sector bounded, with the sector bound being (possibly) different from that implied by the slope restriction. The computation of the gain bound is found by solving a set of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which arise from an integral quadratic constraint formulation of a multiplier problem involving both Zames‐Falb and Popov multipliers. Examples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ults, and comparisons are made against the state‐of‐the‐art.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