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1篇
  免费   836篇
  国内免费   602篇
电工技术   52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91篇
化学工业   536篇
金属工艺   334篇
机械仪表   604篇
建筑科学   344篇
矿业工程   180篇
能源动力   107篇
轻工业   652篇
水利工程   77篇
石油天然气   324篇
武器工业   75篇
无线电   158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1篇
冶金工业   146篇
原子能技术   36篇
自动化技术   2157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421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为有效地表现医学图像原有信息中有用的信息,降低医学图像受噪声干扰的现象,减少诊断误差,本文将现有的小波图像去噪方法运用于医学图像,并对各种方法进行实验分析比较,以提供医学参考。实验发现,与较常用的均值滤波与中值滤波相比,小波去噪方法有效提高了医学图像的去噪PSNR值。  相似文献   
112.
针对常用的滤波去噪方法都受到使用条件的限制,实际资料的滤波去噪不能达到良好效果,S变换时变滤波克服了传统滤波去噪方法滤波因子不能随时间、频率变化而变化的缺陷.将地震资料用S变换方法变换到时频域,对不同时间内不同频率的噪声部分充零,再将去噪后的地震数据利用S反变换到时间域,以获得所需要的有效信号.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S变换时变滤波能够有效去除不同时段、不同频率的噪声.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3.
提出了一种包含对时间的分数阶导数的非线性扩散方程,它是对Perona-Malik的非线性扩散方程和Cuesta提出的方程的推广,介于非线性抛物方程和非线性双曲方程之间,从而能有效地控制扩散过程,使得在去除图像噪声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等细节信息。数值试验结果显示,该方程比Perona-Malik的非线性扩散方程有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14.
海上地震勘探外源干扰快速压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源信号与地震震源信号没有明显的地球物理特征差异,其频谱与有效信号频谱完全重叠,同时外源信号的反射同相轴符合地震时距曲线规律,因此用滤波等常规噪声压制方法无法压制外源干扰。本文提出一种外源干扰快速压制算法,利用外源干扰的时距曲线和正常时差可以得到外源干扰的信号源位置,再利用时距曲线模拟出任意位置处的干扰模型,以此校正炮集记录,拉平外源干扰。最后,应用LIFT去噪方法分离有效信号与外源干扰。LIFT去噪方法在信号模型建立和数据重构过程中提取估算剩余信号,能够获得更好的信噪比和信号保持。这种海上外源快速压制算法简便、高效,通过对实际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处理,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5.
提出了一种在OCR过程中利用最小一乘法分析连通域大小从而实现去噪功能的方法.在图像中存在少量颜色与提取信息相似且大小具有明显差异的噪声的前提下,采用最小一乘法取代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对所有连通域的大小进行分析,从而获得需要的连通域阈值,实现去噪功能.数据结果显示,在规定前提下该方法比经典的最小二乘法所确定的范围更为准确;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达到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16.
经验模态分解(EMD)是以信号极值特征尺度为度量的时空滤波器,它充分保留了信号本身的非线性和非平稳特征,在信号去噪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以电力绝缘气体SF6为研究对象,在介绍E MD分解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对含噪的SF6光谱信号做EMD分解,得到各阶本征模态函数(IMF),然后对高频的IMF分量用阈值法进行处理,把经过阈值处理后的高频I MF分量与低频IMF分量叠加重构得到去噪后的信号。分析了在不同噪声水平上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EMD阈值去噪法有效地去除了噪声,较好地保留了光谱的细节信息,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相比较具有自适应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去噪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将消噪后的零序电流绝对值的最大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故障信息矩阵,并将该矩阵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计算RBF神经网络输入层的活跃值,当活跃值在设定范围内时,RBF神经网络的隐含层与输出层自动断开,隐含层神经元分裂,待网络中权值、方差、中心值等参数自动调整后,RBF神经网络的隐含层与输出层重新连接,输出训练结果;将测试集输入到训练好的RBF神经网络,得出故障选线结果。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法不受故障相位角、接地电阻的影响,故障选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8.
基于暗原色及入射光假设的单幅图像去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状况,针对雾能使图像中的景物对比度降低、表面颜色退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入射光假设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方法 首先利用全局暗原色进行初步去雾,从而使图像透射率处于[0,1]范围内;然后利用雾天光照均匀的特点以及Retinex的照度估计原理进行透射图的估计;最后利用透射图以及初步去雾图像得到复原图像。结果 与He算法、Fattal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获得的复原图像细节清晰,颜色自然。与引导滤波优化后的He去雾算法相比,本文算法速度提高了93%。结论 大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显著恢复雾天降质图像,对于薄雾和浓雾同样有效,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且算法原理简单。此外,本文算法也同样适用于灰度图。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网格去噪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经典问题,而如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持网格的特征结构是这一研究方向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方法 提出一种具有稀疏性的全局网格去噪方法,该方法源于信号处理理论中稀疏表示的基本思想,通过优化全局能量函数来去除网格模型的噪声,同时能够保持网格模型的特征结构。该方法共分为两个步骤,第1步为网格面法向量的滤波,首先建立全局优化模型,对噪声网格的面法向量进行滤波优化,其中引入l1范数来保证解的稀疏性,使得优化后新的面法向量能够保持网格的特征结构;第2步为网格曲面的重建,根据第1步得到的新的面法向量,按照面法向量的定义,建立最小二乘意义下的网格顶点的重建模型,求解得到新的网格曲面。结果 由于该模型是全局方法,避免了现有滤波方法可能出现的不收敛等问题,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去噪效果。结论 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较好地保持网格的特征结构,尤其对于CAD模型有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0.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因感知视频等信息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但受天气、光照等外因干扰,所采集视频图像常含有较为严重的噪声。因此,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进行视频图像去噪是保证WMSN视频监测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在分析WMSN视频图像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对其进行周期性采集、分帧及帧差等预处理;然后对关键帧运用K SVD训练DCT冗余字典以充分稀疏表示图像特征,并采用基于残差比的改进型Batch OMP实现关键帧去噪及重构,而对残差帧则基于DCT冗余字典进行稀疏去噪处理;最后,叠加去噪后的关键帧和残差帧,从而整体上实现低信噪比WMSN视频图像的去噪及重构。实验表明,本算法能更加有效地、较为快速地滤除视频图像噪声,适用于低信噪比WMSN视频图像去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