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8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222篇
电工技术   251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452篇
化学工业   896篇
金属工艺   61篇
机械仪表   97篇
建筑科学   542篇
矿业工程   100篇
能源动力   135篇
轻工业   282篇
水利工程   6969篇
石油天然气   143篇
无线电   1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9篇
冶金工业   78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117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631篇
  2011年   561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590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480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9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河下游断面法和沙平衡法冲淤量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沙平衡方程计算了历年各站输沙量较三门峡站的系统偏差δ,反映了花园口、夹河滩、高村三站系统偏小40亿t左右,相对差为-8%--10%,小浪底,艾山,利津三站偏小15亿t左右,相对差为-2%--4% 。计算了历年沙平衡法冲淤量V,综合误差△E和△E占断面法冲淤量的比重。如孙口--艾山段断面法淤积2.57亿t,而△E则达13亿t,为断面法冲淤量的5倍,反映了沙平衡法计算冲淤量的失真情况。根据花园口河床演变观测资料进行了11次淤积断面精简分析,绘制了以断面平均间距为参数的冲淤量与相对误差关系图。以断面平均间距10km为例,冲淤量为0.7亿m^3时,相对误差为26.9%。  相似文献   
82.
杨国顺 《人民黄河》1989,11(3):61-64
本文论述了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黄河演变与地理环境变迁的历史和黄河青铜峡至乌拉特前旗河段河道演变的原因及其变化特点,揭示了该地区黄河河道演变与地理环境变迁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83.
测绘成果应使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民 《人民黄河》2001,23(3):41-42
为确保测绘成果的合理性,为治黄工作提供可靠的高程依据,为科技人员的规划设计,科研研究和水库河床演变的勘测以及堤防,涵闸等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统一的测绘成果,黄河系统应该按烟家测绘总局的规定,统一采用1985年高程基准。  相似文献   
84.
目前,黄河流域的基础数据都是过去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标准取得的。用这样的数据建立工程基础数据库将不能准确地表现自然黄河要素的空间几何关系和原貌,也会使以后工程运行中数据更新产生巨大的障碍。因此,需要建立与完善GPS控制网对原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保证“数字黄河”工程的空间基础数据完整统一、数据质量精密。通过阐述GPS在“数字黄河”中的基础作用,对建立与完善黄河GPS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5.
在天然河道中,河势演变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一个河段内,一般可归纳出2-3条基本流路,为控制河势变化,需要选择出一条基本流路进行河道整治,当连续发生枯水期或洪水期时,部分河段的河势可能出现大的变化,为防止不利河势向下游传播,可修建较长的龙头弯道工程,利用龙头弯道工程分段调整,控导河势,保持河势稳定。  相似文献   
86.
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是制定上游防洪规划措施的一项重要依据,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数学模型是研究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的重要手段。利用多个泥沙数学模型对不同水沙系列以及小浪底水库不同运用方式条件下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计算,预测了2020年以前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  相似文献   
87.
防洪非工程措施是黄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黄河防洪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在有些情况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黄河防洪非工程措施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现代防洪的需要。应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充分发挥非工程措施在黄河防洪中的作用,把洪水造成的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88.
80年代黄河中游来沙量减少,主要原因是降雨量减少和降雨强度减小,流域综合治理也起到了减沙作用。据分析,降雨因素减沙约占总减沙量的70%,流域综合治理减沙约占30%。  相似文献   
89.
李文学 《人民黄河》2001,23(6):35-36
通过分析形势,提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制定了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等五年计划。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人才资源和专业结构的合理优化配置;培养一支层次,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奠定黄科院科技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有效的激励创新机制,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以适应治黄工作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把黄科院的科研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0.
高治定  刘占松  王宝玉 《人民黄河》2002,24(9):32-33,36
运用明、清时期历史文献、水尺志桩和实测雨、洪等资料,结合现代水文学、天气学原理与经验,分析指出近500年来黄河中游 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产洪的降雨仍主要有区域性较短历时暴雨与持续连阴雨,暴雨地区分布特性、季节变化特性与现代基本一致,但较异常大的暴雨洪水过程比现今发生季节可能推迟一旬。另外,河三区间区域性暴雨也存在年限与多年周期变化。近20年来暴雨偏少的情况仍属历史正常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