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5篇
  免费   1413篇
  国内免费   1236篇
电工技术   232篇
综合类   856篇
化学工业   39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55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33篇
能源动力   36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57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28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3篇
冶金工业   26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600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728篇
  2011年   777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762篇
  2008年   792篇
  2007年   830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600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内容分发网络中基于内容名的缓存算法会导致路由表规模随网络增长而膨胀,将严重影响网络路由效率和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内容吸引的节点缓存算法。利用本地缓存算法,通过节点已缓存内容对其他内容的吸引作用吸引主要特征内容,排斥具有次要特征内容,将缓存中不同特征内容的数量差异进行放大,使缓存内容表现出明显稳定的内容特征。同时设计相关内容生存时间相互增强的缓存策略,以减少路由通告信息量,提高内容分发网络的路由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有效解决路由问题的同时,能增强缓存内容稳定性,提高路由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2.
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位置隐私保护方案难以解决安全性与网络能耗之间的均衡,为了提高网络隐私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一种鲁棒性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位置隐私保护方案.首先通过增加伪源节点和伪汇聚节点防止攻击者获得关键节点的位置信息;然后采用伪汇聚节点分组、概率丢弃冗余数据包降低网络资源消耗;最后在Matlab 2012平台下进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提高网络攻击事件检测率,降低网络时延,有效地保护源节点和汇聚节点的位置隐私.  相似文献   
103.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链式传输分簇路由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周围环境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影响,在布设到特殊环境下时会产生信号的衰减与损耗,导致通信不畅。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以LEACH路由协议为基础适应特殊环境(长直空间)的新型路由算法。本算法采用链式传输,即从内部逐一将信号传输给距空间最外端且距基站位置较近的簇头,克服了内部节点死亡过快的问题。同时簇内采用链式传输并且改进簇头阈值与成簇半径,减小了能量消耗,提高了稳定性,克服了LEACH算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4.
针对非连通区域节点空洞效应和热点区域节点间通信干扰导致的路由服务质量(QoS)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连通功率控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跨层路由优化算法。算法采用自适应最优连通功率控制策略,在避免路由空洞产生和保证网络连通性条件下,降低热点区域节点数据转发竞争干扰;通过位置信息、剩余能量和干扰等级的跨层信息交互,动态选取最优转发节点,提高网络整体性能。仿真实验表明:算法能够提高路由(QoS)、优化网络生命周期和降低热点区域通信干扰。  相似文献   
105.
代码分发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在实地部署之后进行软件更新的关键技术。针对现有代码分发协议对特定目标节点分发时需要传输冗余代码镜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播分发树的代码分发(MTCD)协议。MTCD协议通过建立基站节点到目标节点的分发树路径来降低网络中参与代码分发节点的个数,从而降低数据冗余传输和网络能量消耗。TOSSIM仿真结果表明:与TinyOS的标准代码分发协议Deluge相比,MTCD协议在分发时间和数据包传输方面都有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网络信息领导者的移动通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移动通信在应用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移动网络切换延迟现象较为普遍,组播包的丢包率比较高等等.本文针对于以上问题,分析了多种组播协议,提出了新型的基于Agent的移动组播算法,此算法可以有效地改进切换延迟和丢包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7.
如何高效快速地应对网络中的故障是设计路由协议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由于动态路由协议在应对网络中的故障时,在协议动态收敛的过程中将会有大量的报文被丢弃。因此,目前路由器厂商普遍采用路由保护方法来克服网络故障,在众多的路由保护方法中,DC(downstream criterion)规则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方法。然而,已有的实现 DC规则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普遍较高,并且复杂度随着网络节点平均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线性时间复杂度的高效路由保护方案ERPLR(an efficient routing protection method with linear time complexity),该方法首先提出了备份下一跳计算规则,然后在已有最短路径树的基础上,根据备份下一跳计算规则为所有的源目的节点对计算备份下一跳。在计算备份下一跳的过程中,每个节点和其邻居最多被访问一次,因此ERPLR的时间复杂度为O(V+E)。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实现DC规则相比较,ERPLR在故障保护率和路径拉伸度两个度量指标结果相似的情况下,在真实网络拓扑和模拟拓扑中,ERPLR分别降低了大约74.93%和78.91%的计算开销,该方法可以极大地降低DC规则的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决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量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区域的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路由协议。本方法使用源和sink节点相对位置来形成路由的活动区域,网络中的移动节点使用睡眠唤醒模式来节约能源。移动向量信息(如当前位置、方向和速度)以及节点的剩余能量,用于选择能够提供最大连接保留时间的邻居,移动向量信息也被用来唤醒活动区域中的移动节点。实验表明,与其他路由协议进行比较,该方法在分组传输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9.
为了分析江西省南新联圩防洪保护区在圩提溃决后洪水在区内的演进过程,根据南新联圩防洪保护区周围湖泊、河流及圩区情况,建立了模拟保护区内洪水演进的MIKE21模型。分别采用2010年和2012年实测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在赣江50 a一遇洪水叠加湖口22.5 m洪水位(1954年型)的工况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防洪保护区内的淹没水深、流速和洪水演进过程等进行计算分析,获得了南新联圩防洪保护区发生溃堤后的受灾发展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南新联圩防洪预警及时发布、转移财产、逃生避险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0.
The growth of mobile handheld devices promotes sink mobility i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applications. The movement of the sink may lead to the breakage of existing routes of WSNs, thus the routing recovery problem is a critical challeng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available route from each source node to the sink, we propose an immune orthogonal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sation algorithm (IOLPSOA) to provide fast routing recovery from path failure due to the sink movement, and construct the efficient alternative path to repair the route. Due to its efficient bio-heuristic routing recovery mechanism in the algorithm, the orthogonal learning strategy can guide particles to fly on better directions by constructing a much promising and efficient exemplar, and the immune mechanism can maintain the diversity of the particles. We discu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OLPSOA-based routing protocol and presen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rough sever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IOLPSOA-based protocol outperforms the other three protocols, which can efficiently repair the routing topology changed by the sink movement, reduce the communication overhead and prolong the lifetime of WSNs with mobile sin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