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106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40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采用传统的距离-多普勒方法对直升机等含有旋转部件的目标进行ISAR成像时,旋转部件产生的微多普勒效应严重地污染了目标主体像。由于运动补偿后目标在谱图域表现为正弦谱图与直线谱图的叠加,基于直线谱图的幅度在短时间内的不变性。文中提出一种将相消技术应用于谱图域的微多普勒提取新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实现微多普勒信息的分离与提取,并获得较为清晰的目标主体像;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计算效能。  相似文献   
652.
针对星载雷达空间碎片群目标回波无法分离问题,该文利用回波在距离向表现出的块聚集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块稀疏的高分辨ISAR成像方法。基于块稀疏压缩感知理论,通过利用空间碎片群目标特性,抽取出各个碎片的高分辨1维距离像数据,并结合平动补偿和距离多普勒(RD)算法得到各碎片的ISAR像。在小样本条件下,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空间碎片的数据分离和高分辨ISAR成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的重构精度以及运算速度均优于非结构类的稀疏ISAR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653.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显示(SAR-GMTI)系统中动目标径向速度估计存在模糊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通道两视干涉相位差实现无模糊估计径向速度的方法.该方法在距离频率域构造两视数据,将不同通道数据做干涉处理以得到两视数据的干涉相位.两视数据的干涉相位差不存在缠绕问题,可以用来无模糊地估计径向速度.理论推导证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最大不模糊速度.文中着重分析了两视数据距离频率间隔对径向速度估计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所提方法.  相似文献   
654.
给出了一种利用相干系数加权的最优干涉相位滤波方法.证明了滤波后最小噪声方差意义下的最优权值为相位噪声方差的倒数,给出了通过相干系数估计获取最优权值的方法.在相干系数估计中,首先利用外部数字高程模型反演并补偿场景目标点到主辅雷达斜距差引起的干涉条纹;然后根据最小平均相位差准则,利用一组方向性加权窗口自适应选取估计样本,通过仿真实验给出了方向窗参数的合理选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相位噪声和滤除相位残点.  相似文献   
655.
针对低信噪比短相干处理时间(CPI)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及应用,提出一种有效的ISAR横向定标算法.基于ISAR图像的稀疏特征,该方法首先利用加权压缩感知实现超分辨成像,有效地抑制噪声并保证强散射点的恢复精度.然后,根据二维傅里叶变换及极坐标变换的特性,利用极坐标图像间的相关性对转动角速度进行初估计.最后,利用加权压缩感知对相关函数峰值位置进行精确估计,提高了估计精度和效率,从而实现ISAR图像的横向定标.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6.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利用目标相对雷达视线的姿态变化形成的合成孔径获得方位高分辨,成像方位为多普勒轴,通常需要估计目标的有效转动速度以实现ISAR图像的方位定标从而体现目标真实尺寸。现有算法通常利用信号的运动参数估计和图像整体配准。该文提出利用子孔径ISAR图像的特征提取和配对,根据特征点坐标估计目标的有效转角速度。首先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和快速鲁棒特征(SURF)对两幅ISAR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然后分别采用最短欧氏距离和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进行特征点的匹配和失配点的剔除;最后根据配对特征点的坐标和能量估算有效转角速度,实现ISAR图像方位定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精确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657.
最小熵相位校正算法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ISAR相位校正算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实现最小熵相位校正算法,如定点迭代法即是一种典型的最小熵相位校正算法.文中运用梯度下降法来实现最小熵相位校正的方法,并且通过对实测数据的ISAR成像,将梯度下降法与其他方法的收敛速度进行了比较,同时讨论了如何对梯度下降法步长参数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58.
分析了具有旋转部件的运动目标回波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以单频信号和正弦调频信号为原子的双信号集匹配分解法。利用该算法,可以从含有单频分量和正弦调频分量的信号中检测出单频分量和正弦调频分量及其参数。将其应用于具有旋转部件目标的ISAR成像和微多普勒特征提取中,可以分离目标主体的回波分量和旋转部件回波分量,从而获得聚焦清晰的目标主体像并提取旋转部件特征。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9.
用于欺骗ISAR的多(两)假目标合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实现对逆合成孔径雷达的多假目标欺骗干扰,产生一个良好的、含多个假目标信息的信号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调制系数,并由此提出了三种合成多(两)假目标信号的方法,给出了产生多(两)假目标信号的图像合成系统三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新的相位调制系数和三种合成多(两)假目标信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新的相位调制系数较原有的相位调制系数相比可生成含多(两)假目标信息的信号,而原有的相位调制系数只能生成含单假目标信息的信号.  相似文献   
660.
针对星载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系统空间几何构形,全面分析了卫星状态误差、干涉基线误差、干涉相位误差、时间、频率和波束三同步误差以及斜距测量误差等分布式InSAR测高误差源,给出了系统测高误差总的传递关系.以三大同步误差为重点,推导了各误差源到高程误差的理论传递模型,给出了分布式InSAR系统的理论评价方法.基于分布式InSAR全过程仿真平台,提出了一种通过构造一定平均坡度的典型场景和自然场景来进行系统仿真的实验评价新方法.通过理论和系统仿真实验两种评价方法的结合,使得分布式InSAR系统的性能评价更加全面、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