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45篇
  免费   3637篇
  国内免费   1861篇
电工技术   3597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2152篇
化学工业   4249篇
金属工艺   1980篇
机械仪表   1183篇
建筑科学   1946篇
矿业工程   1095篇
能源动力   1047篇
轻工业   1724篇
水利工程   501篇
石油天然气   3490篇
武器工业   265篇
无线电   47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85篇
冶金工业   2111篇
原子能技术   364篇
自动化技术   2039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19篇
  2022年   804篇
  2021年   895篇
  2020年   1050篇
  2019年   875篇
  2018年   886篇
  2017年   1050篇
  2016年   1211篇
  2015年   1317篇
  2014年   2003篇
  2013年   1892篇
  2012年   2522篇
  2011年   2580篇
  2010年   1780篇
  2009年   1604篇
  2008年   1458篇
  2007年   1910篇
  2006年   1785篇
  2005年   1481篇
  2004年   1213篇
  2003年   1162篇
  2002年   924篇
  2001年   886篇
  2000年   696篇
  1999年   525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51.
针对陕甘宁盆地低渗透气田天然气井地层漏失等问题,通过室内试验,设计了密度为1.41~1.60g/cm3的二级固井高炉矿渣——MTC水泥浆和APIG级水泥——MTC水泥浆。目的提高固井质量、降低固井成本。结果通过对高炉矿渣的水化机理和两种MTC水泥浆对比分析,认为高炉矿渣——MTC转化法较APIG级水泥——MTC转化法,具有外加剂用量少、抗压强度高、体系简单、固井成本低等特点。结论两种低密度MTC水泥浆配方设计合理,性能优良,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2.
江波 《吉林水利》2007,(10):33-35,38
一般对淤泥采用真空预压方法进行淤泥固结,直接对湖区淤泥进行低位真空预压的实例还没有,鉴于低位真空预压方法在工期和造价方面的优势,本次试验对东钱湖环保疏浚产生的弃泥进行低位真空预压处理。低位真空预压由疏浚吹填、铺设土工布与竹笆、人工插塑料排水板、铺设水平管网、吹填泥封层、真空预压等一系列程序组成,经过试验期间对沉降量和孔隙水压力的观测和试验结束后对现场地基土的静力触探和十字板检测试验,证明地基土在经过70天左右的抽真空预压,达到了60kPa的预期承载力,结果也很好地验证了在宁波东钱湖地区的地质条件下实施低位真空预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3.
中国石化低渗透油藏开发状况及前景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选择渗透率、油藏原始压力和油藏埋藏深度3个指标,结合中国石化已开发的286个低渗透油藏开发单元特点,将低渗透油藏细分并组合为深层高压特低渗透油藏、中深层常压特低渗透油藏、浅层低压特低渗透油藏、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中深层常压低渗透油藏和浅层常压低渗透油藏6种主要类型,不同类型油藏开采特征差异较大。提出了加强储层和渗流机理研究、合理加密井网、实施精细注水、应用整体压裂改造和井筒提升技术、实施二氧化碳驱和天然气驱先导试验等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状况的思路,指出下一步应利用水平井和分支水平井开采各种类型低渗透油藏,提高油藏开发经济效益,开拓中国石化乃至中国低渗透油藏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4.
低渗透油藏生产井关井测压时间的计算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低渗透油藏的生产井压裂后,在单井试油试采过程中,压力恢复测试关井时间不同,其中有些井压力恢复曲线不能出现边界反应段,渗流不能反映地层中真实流动特征。针对这种情况,基于长庆绥靖油田塞39井区长:低渗透油藏大量试井和实际生产资料,利用现代试井解释理论,研究合理关井时间的界限及其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油井关井测压时间达到3倍地层径向流开始出现的时间后,利用此时的压力数据解释地层参数和地层压力,其结果的误差小于5%,同时能较准确地判断边界类型。计算的理论曲线和霍纳法解释值非常接近,对于塞39井区,若预先知道某生产井地层有效渗透率值,可从理论曲线查出压力恢复试井的关井时间,否则,建议按照该井区地层有效渗透率(大约在6mD左右),将不稳定试井测试时间控制在25d以上为宜。图4表3参14  相似文献   
155.
用于频率合成器的低损耗声表面波滤波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述了产生声表面波滤波器插入损耗的主要机理和获得低损耗的原则;介绍了根据此原则对100~500MHz5种滤波器的研制过程和结果。实验表明,采用镜像阻抗连接换能器结构可达到3~4dB的低损耗,并成功地应用于频率合成器中。  相似文献   
156.
微波BJT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了一种频带覆盖达10-1600MHz的微波BJT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从微波BJT的噪声模型出发,通过拟合50Ω源阻抗下微波BJT的噪声系数NF50和S参数来提取其噪声参数,然后根据增益,噪声及驻波比要求优化设计放大器,使放大器在超宽带范围内获得平坦增益和低噪声,本文所给出的微波BJT惨数提取及放大器优化设计方法已由实验结果所验证。  相似文献   
157.
微光CCD摄像器件综合特性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CCD的优良特性使其在微光电视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对各种微光CCD摄像器件的综合特性例如信噪比、探测率、动态范围与计数模式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对比,并得出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58.
Sunflower Head Residue Pectin Extraction as Affected by Physical Conditio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ffects of extraction pH,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pectin from sunflower heads (Interstate cultivar) were investigated. The low-methoxyl pectin was extracted, using 0.75%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at pH 3, 4, and 5 and at 75, 85, and 95°for 20, 40, and 60 min, respectively. Yield, molecular mass, and firmness of jellies of the pectins were determined. Three-way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yield, molecular mass and gel firmness showed strong interactions among pH, temperature and time. Highest yields were obtained at pH 5, 95°for 20 min and pH 4, 85°for 40 min. Pectin extracted for 40 min at pH 3 and 4 and at 85°and 75°C, respectively, had the highest molecular mass. Gel firmness of sunflower pectin prepared at pH 5.4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 commercial citrus pectin.  相似文献   
159.
耐高温微生物驱油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先导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胜利油田东辛高温低渗透油藏含蜡高,常温微生物无法存活,针对这一问题,引进美国NPC公司耐高温菌种,在Y6-16井组开展高温低渗油藏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研究和现场试验。施工后Y6-16井日增注52m3,表皮系数由施工前的2.069减小为施工后的-6.31,油层污染得到较好改善;原油含蜡量、胶质沥青质含量降低,轻质组分增加,重质组分降低;井组采收率提高5.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0.
一种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试验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考核试验时,由于外场试验中的目标特性及气象条件与指标提出对应的目标特性及气象条件有差别,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折算。提出一种基于信噪比准则的可行的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试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