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8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248篇
化学工业   1993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88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3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8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6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高温低皂乳液聚合技术,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偏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为单体,合成了VDC含量为23%-43%,总固物含量为50%-4%,胶乳粒径为100-130nm的羧基偏氯乙烯丁苯胶乳。  相似文献   
32.
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粒.研究了Span85和Tween85复合乳化剂的HLB值、乳化剂含量及水油比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产物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3.
OP-1O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乳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OP-10丙烯酸酯非离子反应性乳化剂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合成乳化剂的各种乳化剂性能进行了测试。经过测试和聚合实验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OP-10与丙烯酸可以有效地进行酯化反应,合成的OP-10丙烯酸酯有较好的聚合与乳化特性。  相似文献   
34.
陈方洲 《上海化工》1996,21(5):26-29
介绍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芯结构乳液的制备方法,并将它们的性能与均匀共聚乳液作了测试与比较。  相似文献   
35.
36.
通过细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自交联型有机硅乳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M PS)经细乳液聚合,制得了稳定的自交联型的水分散涂料,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仪(DLS)和红外光谱(IR)表征了乳胶粒的形态和结构。发现与传统乳液聚合相比,细乳液聚合法可显著提高乳液的稳定性,且M PS加入量的增加会导致乳液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37.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反应,考察了单体MMA浓度、引发剂KPS用量及聚合温度对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建立了转化率-时间关系曲线的模型函数———Gamm a积分函数,用它拟合了转化率-时间关系曲线,获得了聚合过程的重要特征参数,如平均成核速率,聚合最大速率和平稳期平均聚合速率及成核结束和聚合进入完成期对应的转化率。同时对聚合速率与以上各聚合参数的关系数据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得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拟合相关系数非常接近于1,平均拟合误差很小,成核结束时转化率在15%以内,聚合速率随以上参数增大而增大,反应温度在聚合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8.
黄鹤  李建宗 《粘接》1997,18(2):5-8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及复合乳液聚合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EP/P(St-BA-MMA)]半胶乳型互聚合物网络(Semi-LIPN)的聚合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种类及用量,特别是EP含量对单体转化率及反应速率的影响。环氧树脂因含有微量双酚A,在聚合反应中同时起到了阻聚剂和缓聚剂的作用。从而使得该聚合反应较不含合成树脂(或橡胶  相似文献   
39.
大粒径聚丙烯酸丁酯胶乳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生产工艺中的基础胶乳聚丙烯酸丁酯(PBA),考察了配方和工艺条件对其粒径增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成种子胶乳时可加入质量分数0.2%~0.8%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在种子胶乳粒径放大试验时,加入质量分数0.3%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补加的单体量为种子胶乳总固体物质量的33倍可以得到大粒径的PBA胶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进行PBA胶乳粒径放大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0.
两性乳化剂体系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新型琥珀酸类两性乳化剂(A1)与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CA407)复配体系,合成了有机硅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三甲氧基硅烷(A174)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系统研究了两性乳化剂体系与非离子乳化剂复配比例、用量及乳化剂在种子乳液与预乳液中分布比例(R/F)E对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乳化剂配比m(A1)∶m(CA407)=30∶70时,乳液聚合稳定性及抗电解质稳定性较好;乳化剂用量越大,乳胶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越宽,乳液黏度越大,涂膜吸水率也越大;乳化剂在种子乳液与预乳液中的分布比例主要影响乳液聚合的稳定性。同时通过TEM乳胶粒形态分析及DSC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认为,A174主要在乳液聚合时分布在乳胶粒表面,易水解交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