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7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9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04篇
化学工业   735篇
金属工艺   70篇
机械仪表   53篇
建筑科学   16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363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何忠琴 《国外丝绸》2009,24(2):14-17
探讨了丝织物用罂粟花瓣色素的有效染色方法。用发酵提取法充分提取色素,贮存时稳定。短时间提取时,酸性提取是有效的。此外,花色苷易受pH影响,pH越低,得到红光越强的染色物。如提高pH,则色素分解。假如用酸进行偏红染色,将发酵提取液调节到pH2左右,那么用这种染液染色是适宜的。经丝织物的阴离子化前处理,可以得到非常接近花本色的红色染色物,还提高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不同时辰给药对豆腐果苷及其代谢产物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建立并验证豆腐果苷及其3种Ⅰ相代谢产物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检测方法。分别在8∶00,14∶00及0∶00灌胃给予大鼠豆腐果苷50 mg/kg,眼底静脉丛采集血样,测得其血药浓度,对比在不同时间给药后原药及代谢产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结果: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成功应用于灌胃给药后的大鼠血浆豆腐果苷及其3种代谢产物的同时检测。以AUC(0-t)做为吸收程度评价指标,原药、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均为8∶00给药组>0∶00给药组>14∶00给药组;同一时间点原药与代谢产物比较,8∶00给药组、14∶00给药组、0∶00给药组均为:原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Cmax原药0∶00给药组>8∶00给药组>14∶00给药组,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为8∶00给药组>14∶00给药组>0∶00给药组;Tmax原药与还原产物8∶00给药组>14∶00给药组>0∶00给药组,氧化产物8∶00给药组>0∶00给药组>14∶00给药组;以CLz/F为表征的清除情况,原药、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均为14∶00给药组>0∶00给药组>8∶00给药组。 结论:本研究所选择的三个特定时间点,大鼠体内豆腐果苷原药及代谢产物在吸收与代谢过程显示出明显差异。8∶00给药吸收程度要大于其他两个时间点(P<0.01),14∶00给药原药及代谢产物体内清除快于其他时间点(P<0.01)。  相似文献   
63.
目的:基于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探讨豆腐果苷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方法:建立豆腐果苷及其代谢产物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方法。在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外翻肠囊模型中加入含豆腐果苷的Krebs-Ringer液,不同时间点(5,10,15,30,45,60,75,90 min)取样并测定囊内药物浓度,比较四个肠段对豆腐果苷的吸收情况。结果: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应用于豆腐果苷及其代谢产物同时检测。豆腐果苷及其代谢产物吸收迅速并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十二指肠段的吸收与代谢情况均高于其他肠段。结论:十二指肠肠段是豆腐果苷分肠段吸收与代谢的主要部位,这是豆腐果苷肠段代谢研究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hyperoside, Hyp)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脏和胸主动脉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永久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造心梗模型,然后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0.1 mg/10 g)、模型组(生理盐水,0.1 mg/10 g)、金丝桃苷低、中、高浓度组(金丝桃苷,9、18、36 mg/kg)、福辛普利组(福辛普利,15 mg/kg)、金丝桃苷高剂量+3-MA组(金丝桃苷,36 mk/kg;3-MA,30 mg/kg)。药物治疗两周后检测小鼠心重指数、心电图、心功能变化、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另外还检测小鼠胸主动脉重塑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心肌梗死模型组小鼠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心重指数增加(P<0.01)、心电图QRS波宽度上升、高度降低(P<0.01)、心腔变大(P<0.01)、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P<0.01)、胸主动脉重塑、内皮功能紊乱(P<0.01)。给予不同剂量的金丝桃苷以及福辛普利治疗两周后,小鼠心电图异常有所恢复,血清氧化应激水平降低,胸主动脉重塑及内皮功能紊乱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而金丝桃苷联合自噬抑制剂3-MA治疗后能够逆转金丝桃苷对心脏和血管的保护作用(P<0.05或P<0.01)。 结论:金丝桃苷对心肌梗死小鼠的心脏损伤和胸主动脉重塑以及内皮功能紊乱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MA能够逆转金丝桃苷对心梗小鼠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提示金丝桃苷对心梗小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金丝桃苷提高了心肌梗死后小鼠心脏自噬水平并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5.
宋欣  王雪  周黄红  赵天一 《金属学报》2019,24(4):458-46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着色紫癜性皮肤病(pigmented purpuric dermatosis,PPD)患者抗菌肽LL-37的表达及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到2018年4月间收治的54例P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另外选取30例正常受试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口服甲泼尼龙片、皮损处涂抹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正常组不做任何治疗处理,1个月后进行观察评价。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三组血清中LL-37水平与皮损处LL-37水平以及三组血清TNF-α、IL-6、IL-17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LL-37水平、皮损处LL-37水平以及血清TNF-α、IL-6、IL-17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LL-37水平、皮损处LL-37水平与血清TNF-α、IL-6、IL-17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LL-37水平、皮损处LL-37水平与血清TNF-α、IL-6、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0.37%,显著高于对照组51.8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2%,略低于对照组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11%,略低于对照组18.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够降低PPD患者体内抗菌肽LL-37的表达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疗效及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6.
杨红  周杰  阳晓晴 《金属学报》2019,24(5):535-540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对MCF-7乳腺癌细胞自噬及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裸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模型组、3-MA组、胡黄连苷Ⅱ高剂量(100 mg/kg)、中剂量(10 mg/kg)、低剂量(1 mg/kg)组。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CF-7,随后移植于裸鼠体内,建立MCF-7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测量各组裸鼠体质量;测量乳腺肿瘤体积并计算出肿瘤抑制率;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细胞形态;TUNEL法检测MCF-7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胡黄连苷Ⅱ能显著抑制乳腺癌裸鼠体质量的降低(P<0.01);提高肿瘤抑制率(P<0.01);改善病理组织结果;促进MCF-7细胞凋亡;增加Beclin1蛋白的表达;降低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胡黄连苷Ⅱ对MCF-7乳腺癌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PI3K/AKT/mTOR通路从而增强MCF-7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67.
尹子毅  王峰  赵梦  张铁  王丕琳 《金属学报》2019,24(9):1002-100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卡培他滨为基础一线方案治疗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及TYMP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为2010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乳腺科和肿瘤科确诊为Her2阴性的且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一线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共215例。收集患者的外周血液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mRNA表达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电话随访获取患者预后数据。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基因型和预后的关联,用Cox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纳入分析的TYMP的遗传变异位点经过NCBI数据库查阅在中国人群中突变频率大于10%,在预后分析上发现1412C>T位点的关联性。1412C>T位点在本研究中的突变频率为:CC基因型137例(63.72%),CT基因型70例(32.56%),TT基因型8例(3.7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0,符合HW平衡(P=0.798)。以显性遗传的方式把CT和TT基因型合并,对两组基因型患者进行预后分析发现:CT/TT和CC基因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56.41%和40.15%(P=0.02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90%和72.99%(P=0.0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11.5和7.6个月(P=0.001)。另外,两组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26.6和24.7个月(P=0.022)。针对PFS构建多变量的Cox模型校正后,CT/TT基因型仍然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OR=0.56,P=0.011)。87例癌组织标本的mRNA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T/TT基因型患者相对于CC型患者,癌组织中TYMP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P<0.001)。结论:TYMP基因1412C>T位点是卡培他滨作为基础化疗药物在一线治疗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