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65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6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半花菁LB多层膜二次谐波产生的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吸收谱和二次谐波产生 (SHG)技术研究了温度对半花菁Langmuir Blodgett(LB)多层膜的膜结构和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影响。LB膜的二次谐波强度起初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最大值约在 45℃左右 ,然后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半花菁与花生酸或花生酸铬交替的LB多层膜中 ,由于花生酸的融化 ,导致膜结构的变化 ,使得二次谐波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一个突变点。线性吸收谱表明半花菁分子在LB多层膜中形成了H 聚集体 ,并且通过加热可以使聚集体分解  相似文献   
102.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和电磁学性能,重要用途之一是改性传统的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赋予其更佳的机械强度和多功能性.针对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综述了多种引入CNTs的方法,并就CNTs对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展开评述,重点介绍了CNTs聚集体改...  相似文献   
103.
氢氧化铬的传统制法是将质量、体积较大的氯化铬或硫酸铬水溶液置于反应器内,不断搅拌下再将质量、体积较小的无机碱溶液加到反应器中,由于三价铬盐极易局部过浓,形成过多沉淀中心,致析出的一级粒子(电子显微镜见到的初级颗粒)过小,静电引力过强,容易聚集成粒径(激光粒度  相似文献   
104.
以脱脂棉为模板合成了镧掺杂SrFe12O19粉体,以其为原料并运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镧掺杂SrFe12O19/PPy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电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镧掺杂SrFe12O19/PPy复合材料呈现定向排列的球状聚集体,镧掺杂的SrFe12O19颗粒在基体中分散得很均匀,而且PPy紧密包覆在镧掺杂SrFe12O19表面;镧掺杂SrFe12O19/PPy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随着镧掺杂SrFe12O19含量的减少而呈非线性降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5.
结合水解特点,根据负离子配位原理,构建了添加极性阳离子条件下的AlOOH"复合生长基元"模型,从原子"聚集体"的角度,揭示了铁离子的"同晶替代"作用。用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用能谱检测结果证明了添加元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6.
将炭黑聚集体视为由多个圆形原生粒子构成,对橡胶复合材料中炭黑聚集体形态进行图像拟合分析。基于炭黑补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像,在采用图像分割和阈值迭代等方法处理图像背景缺陷的基础上,研究了轮廓骨架算法、最大内切圆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3种拟合算法处理炭黑聚集体图像,并用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2个指标对图像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轮廓骨架算法拟合炭黑聚集体形态效果最优,更适用于炭黑补强橡胶复合材料微观结构重构时对炭黑聚集体形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7.
DNA and silica-coated magnetic particles entangle and form visible aggregates under chaotropic conditions with a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in a manner that enables quantification of DNA by image analysis. As a means of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this DNA quantitation assay, nanoscale SiO2-coated Fe304 (Fe3O4@SiO2) particles are synthesized via a solvothermal metho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articles defines them to be -200 nm in diameter with a large surface area (141.89 m2/g), possessing superparamagnetic properties and exhibiting high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38 emu/g). The synthesized Fe3O4@SiO2 nanoparticles are exploited in the DNA quantification assay and, as predicted, the nanoparticles provide better sensitivity than commercial microscale Dynabeads for quantifying DNA,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4 kilobase-pair fragments of human DNA. Their utility is proven using nanoparticle DNA quantification to guide effici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of short tandem repeat loci for human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08.
把芪盐与二十酸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制备单层LB膜,研究了材料的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极化率。在芪盐含量为50%~70%之间得到了极大增强的二次谐波信号。经分析认为在LB膜上除芪盐以两种聚集体的形式出现外,芪盐与二十酸分子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它阻止了芪盐分子产生聚集的趋势,使芪盐聚集体多以聚集体1的形式出现。芪盐聚集体1的吸收可使四阶非线性极化率χ(4)产生共振增强,从而引起混合材料单层LB膜对二次谐波信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9.
采用低温蒸发和气相输运方法,研制出ZnO的纳米棒-纳米钉、纳米钉类球状聚集体和具有钉状结构的纳米梳。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形貌与结构进行了表征,阐明了ZnO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用荧光光谱仪测量了退火前后纳米棒-纳米钉结构的光致发光谱,结果显示,在380nm处两者均存在近紫外峰,在500nm处出现绿色宽谱峰,而退火2h后近紫外发光峰窄而强,且发生了少许蓝移,此现象可归因于退火后的ZnO纳米结构具有较低的点缺陷浓度。  相似文献   
110.
首先介绍了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和各种聚集体结构,其中包括胶束、微乳液、囊泡和溶致液晶等,以及聚集规则———临界堆积参数等。同时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离子液体中形成的各种典型有序聚集结构,特别阐明在室温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和离子液体中聚集形成的有序聚集体的异同点;另外还介绍了利用表面活性剂在离子液体中形成的聚集体作为模板制备微纳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