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65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6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结合水解特点,根据负离子配位原理,构建了添加极性阳离子条件下的AIOOH“复合生长基元”模型,从原子“聚集体”的角度,揭示了铁离子的“同晶替代”作用。用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用能谱检测结果证明了添加元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62.
孙熙 林  王伟 《橡胶工业》2018,65(2):146-150
利用Digimat多尺度分析软件建立了五种不同体积分数和相同体积分数下五种不同炭黑聚集形态的多颗粒炭黑聚集体随机分布的三维代表体积单元模型,研究了橡胶形变、应力集中和炭黑聚集体形态对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与文献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比较验证了本文模型是合理的;炭黑聚集体的形变很小,应力集中点主要位于炭黑聚集体与炭黑聚集体相接近的区域;发现用三棱柱和二十面体模型描述炭黑聚集体形态更能真实地反映橡胶的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63.
扫描探针对炭黑结构及其结合胶微观形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234、N330、低滞后DZ13 3种不同结构的橡胶补强炭黑为材料,通过扫描探针对其聚集体形貌及其结合胶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N234的聚集体小,分布窄,二次结构影响较小;N330的聚集体形貌如同葡萄串,有链枝状;DZ13的聚集体分布较宽,大小不一。通过对结合橡胶结构观察发现,N234的结合方式不同于其它2种结构炭黑,结合胶的量更大,而DZ13表面的橡胶壳大于N330表面的橡胶壳,侧面证明了DZ13的表面活性较大。结合胶形貌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炭黑结构对橡胶补强的影响,对炭黑补强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直观的证据。  相似文献   
64.
该研究利用交联酶聚体技术制备出复合蛋白酶交联酶聚体固定化酶,以酶活回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复合蛋白酶交联酶聚集体最佳制备条件:风味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比例为3∶1,沉淀剂硫酸铵浓度为60%,戊二醛浓度0.5%,交联时间为50分钟,交联pH为7.5。此时最大酶活回收率为80.32%。相比单一蛋白酶,复合蛋白酶交联酶聚集体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同时表现出良好的连续多次水解枸杞蛋白的性能。以蛋白水解度为指标,优化后复合蛋白酶交联酶聚集体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为60℃,pH为6,酶浓度为10 mg/mL,水解时间为100 min,在此条件下枸杞蛋白水解度为41.21%,比游离复合蛋白酶提高了6.9%。  相似文献   
65.
功能染料的J-型聚集体是一类重要的超分子材料并在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在氮杂氟硼二吡咯(Aza-BODIPY)染料核心结构的2,6-位引入尿嘧啶基团合成的Aza-BODIPY染料1,能够在双重氢键的作用下在甲基环己烷溶液中自组装形成J-型聚集体。该J-型聚集体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768 nm,相比单体红移了47 nm。变温/变浓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该J-型聚集体的形成符合协同自组装机理。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子耦合理论计算研究了J-型聚集体的形貌和分子排列结构。  相似文献   
66.
稀土纳米材料已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并开始应用于许多高科技领域。其原因在于该材料集稀土特性和纳米特性于一体,在光学、热学、电学、磁学等方面呈现出与常规材料不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67.
本文研究了5-位不同取代基的噻碳菁和吲哚碳菁染料对其在立方型颗粒和T-颗粒溴化银微晶上吸附能力的影响,并采用ACFEM(AnalyticalColorFluorescenceElectronMicroscopy)研究了上述结构染料对其吸附在溴化银微晶所形成的J-聚集体尺寸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吲哚碳菁染料来说,立方体溴化银微晶表面的吸附能力较T-颗粒溴化银微晶表面的吸附能力强;但对噻碳菁染料来说则相反,它们在T-颗粒溴化银微晶表面的吸附能力较立方体溴化银微晶表面的吸附能力强.另外,对5-位不同取代基的噻碳菁染料而言,无论是在立方型颗粒或T-颗粒溴化银微晶上的吸附能力来说,含取代基(无论4-取代基是吸电子型还是推电子型)的噻碳菁染料较未取代的噻碳菁染料强;而5-位取代基是吸电子型的噻碳菁染料更有利于其吸附在T-颗粒溴化银微晶表面.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证明了溴化银微晶表面上染料J-聚集体的生长过程是符合奥斯瓦尔特成熟过程的.吲哚碳菁染料在T-颗粒溴化银微晶上形成的J-聚集体的平均尺寸明显大于在立方体溴化银微晶上形成的J-聚集体的平均尺寸.吸附在立方体溴化银微晶上的5-不同取代基的噻碳菁染料对其形成J-聚集体  相似文献   
68.
氧化铝溶胶和酸化拟薄水铝石是目前国内制备半合成FCC催化剂的常用粘结剂。运用红外、差热、X-射线衍射和核磁等分析手段,对氧化铝溶胶和酸化拟薄水铝石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氧化铝溶胶中主要成分是Al13聚集体;酸化拟薄水铝石的微观结构与拟薄水铝石的微观结构相同,为层状微晶结构。氧化铝溶胶中主要成分Al13聚集体的表面羟基密度大,作为粘结剂粘结性能好。酸化拟薄水铝石微晶粒径较大(5nm),其微晶之间堆积可以形成丰富的中孔结构,作为粘结剂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重油裂化能力。  相似文献   
69.
采用单玻片溶剂蒸发法获得了单斜晶系BaCl2·2H2O(氯化钡)晶体的放射状聚集形貌。聚集体由大量的枝状晶体按照一定的规律聚合而成,枝状形貌有明显的主枝和侧枝,同一主枝的两侧均有相互平行的侧枝,侧枝与主枝的角度约为34°。通过扫描电镜下的形貌观察和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和计算,探讨了该晶体聚集体形貌中蕴含的结晶学规律。氯化钡的柱状晶粒的延伸方向为[100],柱面由平行双面{001}和{010}组成,且以(001)贴在玻片上生长,相邻晶粒以共格晶界(210)相接合;或柱面由斜方柱{011}组成,且以(011)贴在玻片上生长,相邻晶粒以共格晶界(522)相接合。实验观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0.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不同条件下星型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简称SEBS)的甲苯溶液旋涂所得膜的表面形态,发现SEBS溶液质量浓度对膜表面形态起支配作用,随着SEBS质量浓度的增加,聚集体结构由单个大分子线团变为小球、二维网络以及连续膜;不同溶度参数的溶剂可以改变表面聚集体的尺寸,随着溶度参数的降低,旋涂膜表面聚集体的高度不断下降,溶剂更易渗透至聚合物大分子链间;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聚集体向完美小球颗粒转化;超声波处理后立即旋涂所得的膜表面形态上会出现大量气泡和气孔。对比相同条件下,线型SEBS与星型SEBS所得的AFM图可以发现,星型SEBS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分子链运动能力差,所以较线型SEBS聚集态的尺寸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