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297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27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60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甲醇萃取精制麻疯树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要求原料油的酸值低于1.5 mgKOH/g.以麻疯树毛油为原料,采用甲醇萃取法对原料油进行预处理,并运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萃取剂用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次数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规律.从正交试验结果并考虑降低成本和能耗得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剂体积用量占原料油体积的80%,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5 min,萃取4次.甲醇萃取法较之传统的酸催化酯化法,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不产生酸废水等特点,是一种精制麻疯树毛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2.
同时蒸馏法提取艾叶挥发油及其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法提取艾叶挥发油,研究影响提取效果的单因素,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程度依次为:D(蒸馏提取时间)>A(液料比)>B(物料粒径)>C(浸泡时间).正交试验最佳组合是A2B2C2D2,即粒径60目,液料比8:1(mL/g),浸泡10h后萃取8 h,得到挥发油2.94 g/kg.研究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对几种常见食品腐败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黑曲霉最为敏感,在浓度为100 μg/mL完全抑制.对常见的植物病原菌进行毒力测试,辣椒疫霉最敏感,EC50为95.0 μg/mL.  相似文献   
73.
微波萃取甘蓝叶绿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甘蓝叶为原料。利用微波辐射萃取法提取甘蓝中的叶绿素。以辐射时间、破壁助剂、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分析确定了单因素的最佳实验条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甘蓝叶绿素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萃取甘蓝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50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2。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较,叶绿素的提取率可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74.
于潜  张丽华 《化工时刊》2009,23(10):56-59
废弃含能材料主要来源于退役武器和超过存储期弹药,是特殊性质的危险品,必须妥善处理。综述了废弃含能材料组分的提取技术,并介绍了改善方法(即加速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当设计合理时溶剂萃取法可以做到处理过程安全、操作简单,所用溶剂可回收再利用,无三废排放,是一种处理和利用废弃含能材料的较优途径。  相似文献   
75.
肉桂挥发油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广东肉桂的挥发油提取工艺.比较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CO2)、水蒸气蒸馏法(SD)和索氏提取法(SE)对内桂挥发油的提取率,并运用GC-MS法分析了上述3种提取物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该3种方法获得的肉桂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组成呈现出质和量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76.
本实验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SFE)和乙醇回流法提取大高良姜的有效成分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ACA),通过硅胶柱纯化前后TLC图谱、HPLC图谱、有效成分ACA的含量及萃取物的物理指标为指标评价两种方法。结果表明:CO2-SFE提取物所含杂质较少,萃取的挥发油中ACA的含量达72.11%。CO2-SFE法得到ACA的净含量是乙醇回流法的5.6倍。用CO2-SFE提取大高良姜中的ACA明显优于乙醇回流法。  相似文献   
77.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发酵液多糖生物活性在研究中被进一步发现,部分多糖具有增稠乳化、抗细菌、抗氧化、抗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可以应用于食品以及医药领域。现工业化生产提取发酵液多糖多采用溶剂提取法,经济效益不高,限制了发酵液多糖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为了能更好发挥发酵液多糖的价值,为提取工艺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对发酵液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的不同提取方法进行了介绍,主要介绍溶剂提取法(水提取法、酸碱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高压脉冲提取法、酶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亚临界水提取法的研究进展,并且对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做出了总结,为微生物多糖的提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8.
综述了磷酸二氢钾的主要制备工艺,并评价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认为萃取法具有原料成本低、产品纯度高、技术先进等特点。大型磷复肥企业,配套建设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将是未来生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9.
比较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测定亚麻籽油苦味肽(CLE)的溶剂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法(SPE)纯化富集前处理效果,并对不同规格SPE硅胶小柱填料的前处理效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溶剂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法前处理的亚麻籽油样品,进行HPLC定量测定时,CLE均可以在液相色谱中得到良好的分离,前处理方法并不影响CLE的出峰时间及峰形。但与溶剂萃取法相比,SPE所提取的环肽样品中甘油三酯及其他杂质显著减少,这有利于保护液相色谱柱、提高柱效。随着SPE硅胶小柱填料量的增加,CLE测定值减小,使用填料规格为0. 5 g的SPE硅胶小柱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及富集效果。SPE硅胶小柱预处理所得物经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证实为CLE。SPE可有效提取富集亚麻籽油所含的CLE,适用于HPLC定量检测CLE的前处理,该方法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 62%,组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 62%,组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 79%。  相似文献   
80.
家蚕丝绵含油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准确测定家蚕丝绵含油率,采用索氏萃取法,研究水浴温度、丝绵取样干重对丝绵含油率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浴温度在72~73℃、丝绵取样干重在(3.004±0.003)g时,测得的含油率较其他条件下的测定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