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1篇
  免费   1714篇
  国内免费   583篇
电工技术   328篇
综合类   1007篇
化学工业   3627篇
金属工艺   580篇
机械仪表   413篇
建筑科学   746篇
矿业工程   283篇
能源动力   409篇
轻工业   2666篇
水利工程   336篇
石油天然气   516篇
武器工业   74篇
无线电   8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32篇
冶金工业   719篇
原子能技术   131篇
自动化技术   708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472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455篇
  2017年   546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827篇
  2012年   856篇
  2011年   876篇
  2010年   660篇
  2009年   654篇
  2008年   563篇
  2007年   795篇
  2006年   742篇
  2005年   594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491篇
  2001年   437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5篇
  1961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含钛高炉渣作为固体废弃物,国内存量巨大,且其中的钛组元难以提取,导致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针对当前含钛高炉渣利用率低、附加值低等问题,基于含钛高炉渣成分特点,通过选择性析晶(CaTiO3优势析出)、碱激发,制备出CaTiO3-多孔地质聚合物的复合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析晶温度1 400 ℃、保温1 h能够促进CaTiO3的优势析出,而剩余氧化物以玻璃相形式存在。制备出的CaTiO3-多孔地质聚合物材料结合了CaTiO3高光催化活性与多孔地质聚合物比表面积大的优点,对亚甲基蓝具有优异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量可达60.4 mg/g。在投加量为50 mg,2 h吸附、3 h光降解条件下,对亚甲基蓝去除率可达94.5%,在治理有机污染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采用高温高酸氧化浸出工艺对湿法炼锌粗镉生产过程产出的制镉碱渣进行处理。通过“电解液+锰粉氧化浸出”与“电解液直接浸出”制镉碱渣小试工艺试验对比,获得高温高酸氧化浸出的工艺参数为:浸出温度85~90 ℃、浸出时间8 h以上、液固质量比~4 g/g,锌、镉高温高酸氧化浸出率分别达到96.88%、95.35%。通过工业化实践,将某锌冶炼厂长期堆存的制镉碱渣有效处理,实现锌、镉等有价金属的回收,提高金属回收率,同时避免含隔渣长期堆存带来的环保风险,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3.
利用高压碱浸工艺处理废旧阴极炭块,研究了NaOH浓度、碱浸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XRD、XRF、浸出毒性分析、SEM-EDS探索了废旧阴极炭块处理前后的物相组成、元素含量、浸出毒性、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OH浓度的增加,回收炭材料的碳纯度和F-浸出浓度分别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随着碱浸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的增加,回收炭材料的碳纯度逐渐增大,F-浸出浓度不断降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旧阴极炭块的碳含量从60.02%提高至88.63%,氟浸出浓度含量从2 699.95 mg/L降低至22.19 mg/L,并成功利用碳酸化分解法从浸出液中提取冰晶石产品。高压碱浸工艺具备实现废旧阴极炭块无害化与资源化回收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六氟磷酸锂(LiPF6)电解液中的游离酸含量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需要及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因LiPF6电解液热稳定性差,在常温下水解,实验提出了在低温条件下,采用等量加入的线性滴定法测定LiPF6电解液中游离酸含量的方法。以氢氟酸-碳酸酯溶液为试验对象,测定出氢氟酸在0 ℃时的形成常数,作为后续计算的依据;控制测定温度在0 ℃左右,将0.50 mol/L KCl水溶液与LiPF6电解液样品按体积比1∶1混合得到测试液,以0.010 mol/L NaOH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至pH 7.0为终点;通过Johansson函数式计算并做图,进而得到滴定终点,再求得电解液中游离酸含量。探讨了常用添加剂和LiPF6电解液中的碳酸酯有机溶剂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者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可忽略。将实验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测定结果与电位滴定法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0.35%~1.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9.6%~101%之间。  相似文献   
105.
张莹莹  白万里 《冶金分析》2022,42(10):43-50
铝用炭素材料无法采用普通酸溶解,需要经过灰化-熔融-酸浸取法或混合酸-微波消解法处理。实验选择灰化-偏硼酸锂熔融法处理样品,即:700 ℃下灰化6 h、1 000 ℃下偏硼酸锂熔融5 min、10%(V/V)硝酸浸取熔块,避免了高温处理样品引起某些测定元素的损失;同时对由熔剂引入产生的基体效应采用基体匹配法进行消除;选择Al 396.152 nm、Ba 455.403 nm、Ca 317.933 nm、Cr 267.716 nm、Fe 259.940 nm、K 766.490 nm、Mg 285.213 nm、Mn 257.610 nm、Na 589.592 nm、Ni 231.604 nm、P 177.495 nm、Si 288.158 nm、Ti 334.941 nm、V 292.402 nm和Zn 213.856 nm为分析线,在绘制校准曲线时进行基体匹配,实现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铝用炭素材料中15种元素的测定。方法中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 01%~0.000 3%,定量限为0.000 04%~0.001 0%。方法用于测定铝用炭素标准样品GPW-4、GPW-5、GPW-6中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为0.17%~10%;回收率为91%~107%;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6.
107.
黄铜中纳米级微裂纹的形核与钝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铜薄膜试样在透射电镜中原位拉伸观察表明,在平衡条件下加载裂发出的位错纯化成无位错区,它是一个应变很高的异常弹性区。当缺口足够锐,外加载荷足够大时,这个非线弹性区中的应力有可能达到原子键合力,从而使纳米级微裂纹在无位错区中不连续形核,或从钝化的原裂纹顶端形核。这个微裂纹一昊形核,即使保持恒位移,也将钝化成空洞或缺口。  相似文献   
108.
利用第一原理计算方法可分析和预测锂-金属氧化物电池正极材料在Li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的电势和稳定性等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论背景以及目前LiCoO2正极材料计算研究的现状。利用此方法对LiNiO2及多组分材料掺杂进行研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9.
Sensing, modeling and control for laser-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ser-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LBAM) is a promis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at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part preparation,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SFF). A large number of parameters govern the LBAM process. These parameters are sensitive to th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and they also influence each oth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work in RCAM o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BAM process. Metal powder delivery real-time sensing and control is studied to achieve a controllable powder delivery for fabrication of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A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infrared image sensing is built for control of the heat input and size of the molten pool in the LBAM process. The closed-loop control results show a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geometrical accuracy of the built features.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also established to explore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the molten pool in the closed-loop controlled LBAM process.  相似文献   
110.
多元酚——甲醛树脂中游离酚,游离醛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元酚--甲醛树脂是本院开发的热固粘接剂新产品,本文给出了这一产品技术指标中游离酚、游离醛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