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2篇
  免费   2412篇
  国内免费   841篇
电工技术   384篇
综合类   1133篇
化学工业   4982篇
金属工艺   782篇
机械仪表   1169篇
建筑科学   732篇
矿业工程   358篇
能源动力   759篇
轻工业   2043篇
水利工程   98篇
石油天然气   594篇
武器工业   77篇
无线电   21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46篇
冶金工业   1506篇
原子能技术   371篇
自动化技术   46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409篇
  2022年   483篇
  2021年   634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602篇
  2018年   587篇
  2017年   711篇
  2016年   692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1061篇
  2013年   1220篇
  2012年   1310篇
  2011年   1330篇
  2010年   940篇
  2009年   999篇
  2008年   812篇
  2007年   1121篇
  2006年   1047篇
  2005年   762篇
  2004年   706篇
  2003年   686篇
  2002年   602篇
  2001年   486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1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4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洪利  魏建军 《给水排水》2006,32(10):46-48
探讨了以硝酸钯为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饮用水中痕量锗的最佳仪器测量条件、方法原理、基体改进剂的用量、准确度、精密度、曲线线性系数、测定下限、线性范围等。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稳定性好,加标回收率为96%~105%。  相似文献   
32.
结合芳烃联合装置的发展形势,通过对国内某4套典型芳烃联合装置运行能耗的构成进行分析,确定该类装置的主要能耗在于燃料、电和蒸汽的消耗。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芳烃联合装置节能降耗方法,利用实际经验和调研结果,从采用新型吸附剂、采用单台吸附塔新工艺、采用轻质解吸剂替代对二乙苯(PDEB)、优化吸附塔运行参数、加热炉节能优化和选用高效节能设备等角度探讨芳烃联合装置的节能降耗方法。芳烃联合装置节能降耗应该由设计单位和生产单位紧密结合,在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生产过程面临的问题,充分优化工艺路线、方案和设备设计,尽可能降低装置的能耗。同样,装置运行过程中,生产部门应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优化日常操作,从而进一步降低装置的操作能耗。  相似文献   
33.
三光子吸收效应对孤子对传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步傅里叶变换法求解含三光子吸收效应的光孤子NLS方程,研究了三光子吸收效应对孤子对在传输中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特定条件下,三光子吸收效应能使孤子对无离合地平行传输。  相似文献   
34.
在蒸发油气吸收回收技术小试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常温常压吸收法油气回收中试装置,并利用已开发的吸收剂AbsFOV-97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料气、吸收剂AbsFOV-97、汽油的体积流量比为10.0:1.0:0.5、真空泵解吸压力小于13.3kPa时,系统回收率高达97%以上,高于设计指标,且回收汽油的质量满足使用要求。统计数据表明,油气回收系统进料气、尾气中平均油气摩尔质量分别为65.51、48.97g/mol,该值可为油品蒸发损耗及其控制技术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a falling film vertical in-tube absorber wa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with LiBr aqueous solution. The presented results include the effect of solution flow rate, solution subcooling and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on the absorption in a smooth copper tube 16.05 mm I.D. and 400 mm lo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previous report for a 1200-mm-long tube was also re-examined and compared. It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observation of the flow in the tube that the break down of the liquid film into rivulets leads to deterioration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t lower film Reynolds number or in longer tubes. An attempt to evaluate physically acceptabl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that are defined with estimated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at the vapor–liquid interface wa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36.
复合材料管状结构的能量吸收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熙  卢国兴  余同希 《工程力学》2003,20(3):155-160
复合材料结构作为防撞结构的能量吸收元件,已经逐步得到工程领域的广泛认同。复合材料结构的能量吸收能力是一种特殊要求的力学性能,它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手段有其独特之处。综述了近年来复合材料管状结构能量吸收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常华  周理  苏伟 《天然气工业》2006,26(8):138-140
理想的脱硫工艺应满足体积小、费用低、净化度高、无二次污染等要求。在碱性溶液吸收微量硫化氢时同步进行电解,可有效减小设备体积,并将硫化氢转变为氢气和硫磺,不产生恶性气味。为此,实验研究了温度、浓度、电流密度、pH值等因素对电解阳极过程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电解条件,并在该条件下进行了吸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电解条件下,硫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天然气中经变压吸附提浓的硫化氢(800 mg/m3),吸收率大于99.9%。  相似文献   
38.
含辣椒碱的抗菌高吸水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将木薯淀粉与丙烯酸、辣椒碱在水溶液中接枝共聚,合成了具有抗菌性的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添加辣椒碱形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辣椒碱提取母液,在70℃下反应2.5h,丙烯酸中和度85%,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为0.6%和0.04%时,合成的吸水树脂有较高的吸水倍率。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流行的用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来对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进行被动锁模的方法,阐述了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用来作为被动锁模吸收体的原理,并介绍了如何利用金属有机气相淀积(MOCVD)技术生长各种波长激光器所需要的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  相似文献   
40.
Abstract— W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annealing in air on doped europium in BaMgAl10O17 by performing x‐ray absorption fine‐structure measurements. We determined the oxidation of doped divalent europium by annealing in air at over 500°C. The interatomic distance between the europium and the surrounding oxygen atoms was compressed by oxidation. It also appears that the oxidation process of europium is determined by the diffusion of oxygen into BaMgAl10O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