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0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71篇
电工技术   55篇
综合类   291篇
化学工业   4580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32篇
建筑科学   379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307篇
水利工程   48篇
石油天然气   482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06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We report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onto the polypropylene (PP) melt‐blown nonwovens induced by electron beam (EB) preirradi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occurrence of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was confirmed by means of XPS, FTIR, and SEM. The effects of preirradiation dose, monomer concentration, bath ratio, re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graft ratio were investigated. The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absorption rate, and K+ exchange capacity were also determined on the grafted PP melt‐blown nonwovens, which showed that EB preirradiation‐induced grafting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hydrophicility of PP melt‐blown nonwovens.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2: 4971–4977, 2006  相似文献   
162.
聚丙烯4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40年来聚丙烯的发展,指出近10年来开发研究的重点已从重视催化剂和聚合工艺转向重视开发高性能产品。  相似文献   
163.
加入助剂的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双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 (MAH)对聚丙烯 (PP)的自由基熔融接枝。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熔融接枝条件 ,系统研究了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单体MAH、助剂ABX用量对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影响 ,并对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研究表明ABX助剂能降低PP降解 ,同时也提高了马来酸酐的接枝率。确定了较佳的原料配比为m(PP)∶m(MAH)∶m(DCP)∶m(ABX)=1 0 0∶4∶0 4∶0 35。  相似文献   
164.
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的反应挤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聚乙烯(PE),聚丙烯(PP)接枝马来酸酐(MAH)的反应挤出,进行了反应体系的热分析,讨论了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PE/DCP和PP/DCP体系的影响,以及DCP、MAH和电子给予体(EDA)和LDPE/DCP/MAH和PP/DCP/MAH两种接枝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5.
真空镀铝CPP薄膜的生产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论述了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CPP)膜的生产工艺及其在包装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6.
通过研究EPDM、POE和纳米CaCO3改性聚丙烯的复合体系,讨论了弹性体和纳米CaCO3对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体的加入使体系的冲击强度有很大提高,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下降;当再添加8份左右的纳米CaCO3时,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得到较大改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进一步验证了纳米CaCO3的补强作用。  相似文献   
167.
β晶型成核剂对PP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β晶型聚丙烯(β-PP),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与偏光显微镜表征了球晶形态,研究了其非等温结晶行为,并用Jeziorny法、莫志深法和Kissinger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添加β晶型成核剂后,PP由α晶型向β晶型转变,起始结晶温度明显提高,总结晶时间缩短,结晶活化能降低。β-PP的Avrami指数在1.69~1.89,小于PP,表明β晶型成核剂的加入改变了PP的成核机理及生长方式。  相似文献   
168.
通过在线形聚丙烯中加入双官能团丙烯酸酯类单体,经小剂量γ射线高能辐照,制备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研究了其拉伸流变行为及其在挤出发泡方面的应用。Rheotens拉伸流变测试表明,辐照改性后由于形成了长支化分子结构,聚丙烯的熔体强度、拉伸黏度显著提高,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实验表明,ZnO可明显降低AC发泡剂分解温度,缓和分解放热;在辐照改性制备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中加入AC/ZnO复合发泡剂,可挤出发泡得到泡孔尺寸较为均一、分布均匀、具有闭孔结构的发泡材料。  相似文献   
169.
The aluminum aryloxide was prepared via the reaction of phenolic antioxidant, 3‐(3,5‐di‐t‐butyl‐4‐hydroxyphenyl)‐N‐octadecylpropionamide, with triethyl aluminum.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using supported Ziegler–Natta catalyst systems wa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the antioxidant or its aluminum aryloxide. Although the antioxidant gave rise to decrease in catalyst yield and change in hydrogen response, the aluminum aryloxide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catalytic polymerization behavior, and thus the obtained polyme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molecular weight, polydispersity, and meso pentad as a stereoregularity were comparable to that polymerized without the antioxidant and the aluminum aryloxide. Polypropylene obtain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aluminum aryloxide was well stabilized for oxidation and its stability was over 1000 h at 100°C (estimated to be over 30 years at room temperature).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9: 1350–1358, 2006  相似文献   
170.
一步法多单体反应挤出PP/PA6增容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一步法将接枝单体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与聚丙烯(PP)、尼龙6(PA6)、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等混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就地反应增容,详细地讨论了MAH/St/DCP用量和PA6含量对共混体系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了MAH/St/DCP用量及PA6含量对共混物的亚微形态、相界面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的结果分析对PP/PA6共混物增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一步法添加MAH/St/DCP引起PP/PA6共混体系发生了酰亚胺化反应,生成了Pp—(St—MAH)—PA6接枝共聚物有很好的增容作用;PA6与基体PP的界面非常模糊,分散相的颗粒也变得均匀细小,约0.5μm,大大改善了两相之间的粘结;从而使得PP/PA6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PA6质量分数在20%,MAH/St/DCP添加1~4份时效果最佳,缺口冲击强度提高2倍左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无缺口冲击强度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