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2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电工技术   239篇
综合类   400篇
化学工业   112篇
金属工艺   114篇
机械仪表   471篇
建筑科学   734篇
矿业工程   34篇
能源动力   99篇
轻工业   141篇
水利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67篇
武器工业   49篇
无线电   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2篇
冶金工业   25篇
原子能技术   60篇
自动化技术   9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保证核电装置中液压阻尼器阀安全运行,设计一种液压阻尼器阀试验台,重点介绍其电气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32.
高层钢结构抗震消能体系的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黏弹性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分析,得到了黏弹性阻尼器在任意时刻的恢复力公式,根据引入的三段变刚度模型,推导了变刚度黏弹性支撑结构体系的各段相对位移表达式,将此黏弹性支撑应用于高层钢结构体系,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此体系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装有黏弹性阻尼器的结构体系消能性能显著。  相似文献   
33.
基础隔震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控制方法,但是,目前这种技术只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隔离水平地震作用,而对竖向地震作用几乎没有影响。为改善隔震技术在隔离竖向地震中的限制,研制了一种由碟形弹簧和粘弹性阻尼器组合而成的碟形弹簧竖向减震装置,并对其进行了在静载和动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给出了该装置在竖向静力和动力作用下的等效刚度和阻尼比,建立了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表明,碟形弹簧竖向减震装置能有效的解决竖向大承载力和竖向阻尼的难题,力学性能优良且稳定,加工制作容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竖向减震装置。  相似文献   
34.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co-design problem of decentralized dynamic event-triggered communication and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for an in-wheel motor driven electric vehicle equipped with a dynamic damper. 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simultaneously improve the desired suspension performance caused by various road disturbances and alleviate the network resource utilization for the concerned in-vehicle networked suspension system. First, a T-S fuzzy active suspension model of an electric vehicle under dynamic damping is established. Second,a novel decentralized dynamic event-triggere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s developed to regulate each sensor's data transmissions such that sampled data packets on each sensor are scheduled in an independent manner.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static triggering mechanisms, a key feature of the proposed mechanism is that the threshold parameter in the event trigger is adjusted adaptively over time to reduce the network resources occupancy. Third, co-design criteria for the desired event-triggered fuzzy controller and dynamic triggering mechanisms are derived. Finally,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simulation studies of a 3-degrees-of-freedom quarter suspension model are provided under both bump road disturbance and ISO-2631 classified random road disturbance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design approach. It is shown that ride comfort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in either road disturbance case and the suspension deflection, dynamic tyre load and actuator control input are all kept below the prescribed maximum allowable limits, while simultaneously maintaining desirable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35.
针对工字型钢铅组合耗能器直角区域容易应力集中、过早屈服断裂退出工作的问题,提出一种由钢和铅两种材料组成的椭圆形钢铅耗能器,这种耗能器加工简便且水平两个方向都具有良好耗能性能.首先,对椭圆形钢铅耗能器中钢板的平面应力进行分析.其次,对椭圆形钢铅耗能器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椭圆形钢铅耗能器的非线性计算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并与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对一个安装和不安装椭圆形钢铅耗能器的六层钢框架结构模型进行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值分析结果与性能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建立椭圆形钢铅耗能器数值计算模型的方法正确;椭圆形钢铅耗能器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耗能能力;椭圆形钢铅耗能器对多层结构的地震反应具有较好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36.
基于落锤激励的某新型减振扣件减振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落锤激励,对某新型减振扣件进行现场测试,从传递率、传递损失率、传递损失及Z振级等四个方面对其减振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200 Hz范围内,传递率基本都在2.5%以下;传递损失率基本都在97.5%以上;传递损失基本都在32 dB以上;道床垂向振动加速度经过计算后,其Z振级为86.15 dB;跟普通减振扣件相比,新型扣件的综合减振性能有了明显地提高。试验表明,落锤激励法操作方便,行之有效,是测试扣件减振性能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37.
在结构上附加耗能减震装置是结构被动控制的一种。T型摩擦阻尼器作为一种新型摩擦耗能装置,因其在结构中减震时受到的影响参数少,所以被广泛用来结构的减震隔震。本文通过对在高层钢框架结构中配置T形芯板摩擦阻尼器,在罕见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并应用SAP2000软件对比分析得到框架结构的位移、内力响应差异,验证了T形芯板摩擦型阻尼器在对高层钢框架结构具有很好的耗能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38.
在减振器中采用电流变液,通过控制电场实时响应路面激励,提高客车对振动响应的智能性。基于车辆1/4动力学模型的分析表明,在0~25 Hz路面激励下,车身加速度、相对动载、悬架动挠度的共振响应峰值分别减小52.9%、52.6%、60.0%。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的仿真结果表明,主动悬架系统的车身振动加速度减小0.37 m/s2,悬架动挠度值减小4.3 mm,轮胎变形量基本不变(仅约0.1 mm),实现了良好的减振性能,从而提高了行驶平顺性、被动悬架系统稳定性。不同路面状况下所需的场强幅值为3.5 kV/mm、能耗约为225 W,为配套电源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高压直流GIL盆式绝缘子非线性电导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direct current gas insulated lines,DC-GIL)电场分布受温度梯度、运行电压、金属微粒等诸多因素影响,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给绝缘设计和运行稳定性带来挑战。非线性电导材料能够自适应地调控直流设备电场分布,有望突破DC-GIL绝缘子设计瓶颈。为了兼顾电场调节作用和损耗特性,建立100 kV直流GIL仿真模型,对比研究运行工况下传统绝缘子、表层电导非线性(surface nonlinear conductivity,SNC)绝缘子和体电导非线性(bulk nonlinear conductivity,BNC)绝缘子的电场分布及损耗功率。通过分析非线性电导(nonlinear conductivity,NC)参数对气固沿面电场调控作用和损耗特性的影响规律,发现SNC绝缘子的电场畸变率先随着欧姆区电导率和非线性系数的增大而快速下降,而后趋于平稳。理想情况下,SNC绝缘子的NC参数应处于电场调节作用的"饱和临界线",且欧姆区电导率最低。而BNC绝缘子的电场调节作用仅依赖于非线性系数,降低欧姆区电导率可降低绝缘子功率损耗。缩比绝缘子实验结果证实了SNC绝缘子非线性参数直接影响DC-GIL沿面闪络电压。  相似文献   
40.
车载悬架性能检测与可调阻尼减震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强  王磊  谢伟东 《机床与液压》2003,(3):278-279,296
本文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论述了基于被动悬架性能测试基础上的阻尼调节技术,建立了1/4车被动悬架的检测判别理论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仿真表明,能够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同时,为设计制造性能可靠高效的可调阻尼悬架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