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电工技术   47篇
综合类   211篇
化学工业   1255篇
金属工艺   1019篇
机械仪表   177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44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10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7篇
武器工业   58篇
无线电   2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5篇
冶金工业   121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马晓春 《表面技术》2005,34(6):11-13
介绍了无机类富勒烯(Inorganic fullerene-like,简称IF)与过渡金属硫化物(WS2和MoS2)纳米材料的常用合成技术--固-气与气相反应合成方法; 以及用化学复合镀法制备含有IF-WS2纳米颗粒的Ni-P复合镀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短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用NaOH对短碳纤维亲水化处理,无需敏化、活化等工艺直接放入镀液中化学镀铜,研究了镀液温度、pH值和装载量对镀层质量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镀层的表面质量。结果表明,当温度为60℃,pH值为13,装载量为0.1g/60ml时.获得的镀层光滑致密。  相似文献   
103.
《表面工程资讯》2005,5(5):49-51
化学镀铜原理、应用及研究展望;ILH-8型铝件彩虹色处理剂;银-纳米SiO2脉冲复合电镀工艺条件的优化与性能研究;电沉积RE-Ni-W-P-SiC-PTFE复合镀层的耐蚀性研究(Ⅱ);铝和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工艺及其对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碳纤维表面镀覆了一层金属镍,将镀镍后的碳纤维与羰基铁粉混合制备吸波涂层。并对吸波涂层吸波性能进行测试。实验所用碳纤维是低温处理的聚丙烯腈基短切碳纤维,含碳量大于96%,平均直径为7μm,截面形状为近似圆形。长度为3mm,密度为1.74g/cm^3。短切碳纤维的所用羰基铁粉粉体Fe的含量≥97%,其平均粒度为4.5μm,粒径范围为1.5~7.0μm,分布不均匀,有效磁导率(μ)≥2.85。  相似文献   
105.
分析了缝纫机梭床磨损失效原因。论述了Ni-P化学镀表面技术应用于缝纫机梭床上的可行性。借助扫描电镜、能谱仪、磨损试验机、显微硬度计等设备对化学镀层的表面状态、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Ni-P化学镀层的硬度、耐磨性远远高于碳氮共渗层。其中Ni-P-SiC化学复合镀层的性能最好。同时对化学镀层的高硬度、高耐磨性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电化学辅助沉积法于自制的TiPO4溶液中,在以Ni-P镀层为过渡层的A3钢片上制备TiO2薄膜.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TiO2薄膜的表面形貌,并用射线能谱仪(EDS)分析了其表面成分;用电化学阻抗谱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方法分别研究了NiP/TiO2复合膜和NiP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两者的电化学腐蚀机理明显不同,且前者的耐蚀性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7.
H2PO2-的氧化方式与化学镀Ni-P合金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镍-次亚磷酸钠体系中的化学镀反应,是一个在多相体系中进行的复杂物理-化学过程,因此,存在多种关于它的理论或看法.综合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理论认为,各种机理理论存在的最大差别在于H2PO2-被氧化方式上的差异.文中还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认为化学沉积Ni-P合金的机理是一个"氢化物-电化学联合机理".  相似文献   
108.
化学镀制备玄武岩纤维/镍核壳结构及其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简单易行的化学镀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玄武岩纤维/镍核壳结构。SEM、XRD、XPS分析结果表明,金属Ni颗粒吸附在玄武岩纤维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连续的镍壳层。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制备玄武岩纤维/镍核壳结构的最佳温度和pH值分别为50℃和10.0。文中对化学镀核壳结构的形成机理也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9.
光亮剂对化学镀镍磷工艺及其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化学镀镍光亮剂。试验结果表明,光亮剂在化学镀镍过程中没有参与反应,却对磷的沉积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显著地提高了镀层中的磷含量;当光亮剂的加入量达到5~6mL/L时,镀层中的磷含量可提高到35.63%~39.03%,同时可得到全光亮的镍-磷合金镀层,有效地改善了镀层的表面质量,且出光速度快,镀液稳定可靠。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高磷镍-磷合金镀层的分析表明,镀层为非晶态结构。显微硬度,磨损率以及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镀态下镍-磷合金镀层的硬度,耐磨性和在10%盐酸中的耐蚀性随着光亮剂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0.
镁合金化学镀镍层的结合机理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镁合金在直接化学镀前的活化处理时,表面生成一层氟化物保护膜,溶解度计算及XPS分析表明,氟化物膜在镀液中可稳定存在,用SEM,XPS,SAM考察了初始沉积Ni,镀层横截面以及开裂后的断面形貌与成分,发现在镀层与基体之间存在着氟化物,镀液成分与Ni的混杂层,这一混杂层是镀层与基体结合的最薄弱环节,镀层开裂通常首先发生在此混杂层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