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6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478篇
电工技术   572篇
综合类   1021篇
化学工业   1000篇
金属工艺   895篇
机械仪表   1020篇
建筑科学   2859篇
矿业工程   603篇
能源动力   156篇
轻工业   587篇
水利工程   619篇
石油天然气   393篇
武器工业   108篇
无线电   10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728篇
冶金工业   942篇
原子能技术   56篇
自动化技术   1010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732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744篇
  2007年   670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636篇
  2004年   614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81.
针对钛合金挤压型材电加热拉弯成形特点以及转台式数控拉弯机自身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工装设计,并介绍型材加热系统、拉弯模具、保温系统及冷却系统等,为钛合金挤压型材类零件的电加热拉弯成形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2.
采用电阻点焊实现了对镁合金和钢的焊接,研究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和焊接压力对镁/钢点焊接头拉剪力和熔核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接压力、焊接电流或焊接时间的增加,镁/钢点焊接头拉剪力先增加后减小。在预压时间300ms,焊接电流30kA,焊接时间180ms,焊接压力6kN时,得到镁/钢点焊接头最大拉剪力6.64 kN。  相似文献   
983.
采用单室Gasar工艺,通过实验研究和Procast凝固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坩埚抽拉速率对凝固界面形貌、铸锭平均凝固速率、藕状多孔Cu气孔形貌、气孔生长方向以及相应多孔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抽拉速率的升高,凝固界面从凸界面向平界面再向凹界面演化.当凝固界面为凸界面和凹界面时,气孔生长方向都会偏离铸锭抽拉方向.而只有在合适的抽拉速率条件下使凝固界面以平界面方式推进,才能获得气孔完全平直生长的优质藕状多孔Cu.实验和模拟结果显示,在本实验条件下,当抽拉速率为1 mm/s时,铸锭凝固界面基本以平界面方式推进;藕状多孔Cu铸锭的气孔率不受抽拉速率的影响,但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大,平均孔径和通孔率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84.
以铁磁材料20号钢平板拉伸试样为试验对象,在地磁场环境下试验了拉应力对试件表面磁记忆二维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静载荷逐渐增大,试件表面磁记忆二维信号出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现象,并且在圆孔附近出现法向信号过零点、切向信号出现极大值的现象。此外,还对检测结果进行多特征量的分析,为现有的单一角度评判标准提供了更多地分析角度。  相似文献   
985.
提出了基于连接单元的数值模拟夹钳轨迹建模方法,采用滑块、铰链和连杆,建立了张臂式数控拉弯多体系统和运动关系几何模型。利用型材拉弯的应变中性层位于模具型面特征位置所在纤维层,推导出等曲率拉弯模具的夹钳轨迹控制参数求解算法,并将结果用于夹钳运动轨迹控制。同时,使用连接单元建立型材拉弯有限元模型,模拟获得了工艺参数对拉弯回弹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回弹变化趋势吻合,证实了基于连接单元的数值模拟夹钳轨迹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6.
采用ProCAST铸造仿真软件对镍基中空叶片定向凝固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当界面换热系数恒定为1 500 W/m2·K时,随着抽拉速率逐渐降低,糊状区最小宽度从66.4 mm(v=8 mm/min)降低为39.1 mm(v=2mm/min);当抽拉速率恒定为2 mm/min时,随着界面换热系数降低,糊状区最小宽度从74.5 mm(H=1 500 W/m2·K)降低为39.1 mm(500 W/m2·K);抽拉速率和界面换热系数分别为2 mm/min和1 500 W/m2·K时,中空叶片最大位移量约为0.05 mm,可获得一定的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987.
成智会 《热加工工艺》2014,(22):225-226,230
某飞机电机在外场工作一定时间后,定点检查发现电机的平面涡卷弹簧断裂。通过宏观观察、电镜能谱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查和硬度检测等方法对弹簧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弹簧断裂属于应力腐蚀断裂,断裂原因为弹簧表面受拉应力作用,同时环境介质Cl-、S-在T9A钢表面的化学镀镍层与基体结合处产生腐蚀微裂纹,并向基体内部扩展,最终导致弹簧断裂。  相似文献   
988.
王涛  张炯明  赵新凯 《连铸》2014,(6):50-55
某钢厂生产的150 mm×150 mm小方坯铸坯质量不稳定,主要问题在于铸坯中心碳偏析及横截面低倍不合格率较高。因此在该连铸机上采用末端电磁搅拌设备并进行现场试验。探讨了不同搅拌位置、搅拌频率、电流大小、搅拌方式及铸机拉速对铸坯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液芯厚度分别为35、60 mm处进行电磁搅拌均会导致中心偏析严重。电磁搅拌频率、电流大小、搅拌方式、拉速也会对铸坯内部质量产生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在该连铸机生产工况下,最佳末搅位置在液芯厚度45 mm处,较为合理的搅拌参数为电流400 A、频率12 Hz、交替搅拌方式。拉速提高不利于铸坯内部质量。  相似文献   
989.
《连铸》2014,(5):52-52
<正>2014年8月1日21时08分,三支大断面火红钢坯有如浴火巨龙,自炼钢厂7号铸机拉矫机内推出。历经31天昼夜奋战,7号铸机增断面改造工程成功进入热试阶段,全面发挥多功能铸机优势指日可待。7号铸机原为异型坯铸机,专为公司生产H型钢等产品提供坯料。此次改造,除去结晶器、冷却系统等关键设备的改换外,新旧生产操控程序实现接轨是7号铸机由"单一型"变身"多功能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0.
介绍了一款继电器罩壳类深筒件的注射模,塑件形状较简单,筒深壁薄,外观要求较高。模具采用定模两面侧向抽芯机构,浇注系统为点浇口,脱模机构采用脱料板推出。设计利用拉板、微动开关控制行程,机械手取点浇口,实现全自动化,模具生产效益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