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72篇
  免费   5826篇
  国内免费   3911篇
电工技术   281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308篇
化学工业   26733篇
金属工艺   6689篇
机械仪表   3149篇
建筑科学   12755篇
矿业工程   5082篇
能源动力   932篇
轻工业   7384篇
水利工程   1976篇
石油天然气   6694篇
武器工业   609篇
无线电   82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000篇
冶金工业   2447篇
原子能技术   542篇
自动化技术   5702篇
  2024年   747篇
  2023年   2739篇
  2022年   2714篇
  2021年   2902篇
  2020年   2581篇
  2019年   2895篇
  2018年   1413篇
  2017年   2174篇
  2016年   2480篇
  2015年   3105篇
  2014年   6009篇
  2013年   4711篇
  2012年   5502篇
  2011年   5672篇
  2010年   5069篇
  2009年   5476篇
  2008年   6214篇
  2007年   5706篇
  2006年   5027篇
  2005年   5035篇
  2004年   4615篇
  2003年   4180篇
  2002年   3340篇
  2001年   2848篇
  2000年   2476篇
  1999年   2055篇
  1998年   1771篇
  1997年   1553篇
  1996年   1393篇
  1995年   1297篇
  1994年   1132篇
  1993年   810篇
  1992年   893篇
  1991年   861篇
  1990年   751篇
  1989年   678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7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自制铁基生物絮凝剂(BPFS)对羧甲基壳聚糖(CMC)进行改性,并研究其对废水中氟的去除。考察了羧甲基壳聚糖CMC/Fe质量比、BPFS-CMC投加量、pH、反应时间对氟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残余氟离子浓度随CMC/Fe质量比升高而升高;随改性羧甲基壳聚糖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而且与羧甲基壳聚糖单独处理含氟废水相比,氟离子去除效果有明显提高,当BPFS-CMC投加量为3%(体积分数)时,氟离子去除率由33.05%提高到62.70%;酸性条件有利于氟离子的去除;随反应时间的增加,氟离子浓度缓慢下降。当羧甲基壳聚糖CMC/Fe质量比为0.05,投加量3%,pH=5,反应时间10 min时,水中残余氟离子浓度为7.78 mg/L,低于国家《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992.
中性盐浴渗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一种中性盐浴渗钒剂,其特点是渗钒速度快.盐浴流动性好,粘盐少,易清理。对T12钢经950℃×6h渗钒处理,所得渗钒层厚度为l5~17μm,硬度高而脆性小.文中还对中性盐浴渗钒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3.
田雨丰  李光强  肖永力  刘昱 《钢铁》2022,57(10):84-90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石灰快速溶解对转炉高效脱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石灰溶解过程中熔渣/石灰界面处形成的2CaO·SiO2产物层被认为是阻碍石灰溶解的关键因素。制备了具有两种不同CO2含量的部分煅烧石灰石,采用浸泡法研究了部分煅烧石灰石在转炉初渣中的溶解行为,并与纯石灰、石灰石的溶解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石灰石溶解时在液态熔渣中CaO的传质系数为石灰的2.1倍,残留CO2质量分数为10%的部分煅烧石灰石的传质系数高达石灰石的6.7倍。在CO2质量分数为0~43.5%时,石灰的溶解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石灰溶解过程中形成的2CaO·SiO2层严重阻碍了FeOx的扩散,从而减缓了石灰的溶解。与石灰不同,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2能够破坏2CaO·SiO2层并破坏自身结构,有利于熔渣的渗透,这也适用于残留CO2的部分煅烧石灰石。制备纯石灰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石灰芯部完全煅烧,因此极易导致石灰外表面发生过烧,而制备部分煅烧石灰石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表面过烧的问题。此外,与石灰石相比,部分煅烧石灰石由于表面是石灰外壳,溶解初期其表面附近的炉渣温降相对更低,能够避免溶解初期出现停滞阶段。在转炉富余热量有限的情况下,部分煅烧石灰石的石灰替换比高于石灰石,这取决于部分煅烧石灰石中的CO2残留量。  相似文献   
994.
摘要: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生产取向硅钢,其关键点之一在于脱碳退火后要进行渗氮处理。通过控制脱碳气氛,获得不同的氧化膜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在近似渗氮量条件下,氧化膜结构对渗氮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膜分为外层颗粒状氧化膜和内层层片状氧化膜两部分。随着脱碳气氛露点增加,脱碳板O含量增加,氧化膜厚度增厚、层片状氧化膜占氧化膜总厚度的比例下降,渗氮层深度增加。当层片状氧化膜厚度占比较高时,[N]原子积聚在试样的极表层,形成氮沿厚度方向的单峰分布,渗层较浅。当层片状氧化膜厚度占比较低时,[N]原子会越过该层,而在次表层再次发生积聚;从而除了极表层的氮峰外,在次表层形成一个或多个氮峰,渗层较深。  相似文献   
995.
综述了海洋工程用钢的大气腐蚀行为与耐候钢发展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成果。首先介绍了钢大气腐蚀的电化学模型,并从耐候钢特殊的锈层结构与合金元素作用两方面论述了耐候钢的锈层保护机制;然后分析了环境因素,包括相对湿度与污染物、光照、锈层损伤等,对耐候钢大气腐蚀行为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耐候钢的发展历程以及晶粒尺寸与显微组织等非合金因素在耐候钢发展中的作用,可为新型耐候钢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TEM,研究了全层状TiAl合金的层片间距的影响因素及与各因素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全层状TiAl合金的层片间距与冷却速度和合金中铝含量有关,层片间距与冷却速度呈反比关系,并随着合金中铝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以层片生长的台阶机制为基础,推导出了全层状TiAl合金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层片间距的数学表达式,推导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97.
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氮离子注入及其复合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注入,N-C-O共渗结合N+注入的表面复合改性方法,探索强化17-4PH钢表面的有效途径,该方法赋予基体表面一定深度的改性范围与低摩擦系数,因而强化效果达到最佳。同时还探索了不同时效温度下,基体心部硬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8.
渗硼层磨料磨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999.
铣削刀片用纳米改性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铣削刀片用纳米改性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SEM观察结果表明,铣削刀片用纳米改性金属陶瓷组织仍由陶瓷相和金属相组成,其中粗大的陶瓷相颗粒为芯/壳结构;Mo元素添加能有效细化金属陶瓷陶瓷基体组织。抗弯测试表明,随金属相含量增加,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增加,而硬度则降低;断口分析可知,沿晶断裂为其主要的断裂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制备了两种纳米TiN改性金属陶瓷可转位铣刀片ToolA和ToolB。研究了这两种新型面铣刀在切削正火态45#钢时的铣削性能及其失效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试验铣刀片在Vc=294m/min,fz=0.16mm/z,ap=0.5mm条件下铣削45#钢时,均未发现“崩刃”现象,并全都以“磨损”的形式失效,刀具寿命较长。此外,在同样切削条件下,ToolA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磨损性能,而ToolB有更高的耐机械冲击能力;高温扩散和氧化磨损成为导致纳米TiN改性铣刀片磨损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