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23篇
  免费   2054篇
  国内免费   2062篇
电工技术   71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748篇
化学工业   3206篇
金属工艺   3220篇
机械仪表   1224篇
建筑科学   2060篇
矿业工程   470篇
能源动力   183篇
轻工业   505篇
水利工程   348篇
石油天然气   1982篇
武器工业   263篇
无线电   24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52篇
冶金工业   684篇
原子能技术   263篇
自动化技术   3492篇
  2024年   233篇
  2023年   831篇
  2022年   784篇
  2021年   834篇
  2020年   690篇
  2019年   792篇
  2018年   502篇
  2017年   640篇
  2016年   661篇
  2015年   765篇
  2014年   1476篇
  2013年   1210篇
  2012年   1473篇
  2011年   1316篇
  2010年   1085篇
  2009年   1281篇
  2008年   1687篇
  2007年   1372篇
  2006年   1069篇
  2005年   1079篇
  2004年   986篇
  2003年   838篇
  2002年   765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614篇
  1999年   464篇
  1998年   435篇
  1997年   400篇
  1996年   375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991.
电场对Al-Mn-Mg合金的微结构和织构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和X射线衍射技术(ODFs分析),研究了电场对Al-Mn-Mg合金的回复和再结晶组织演变、再结晶织构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对再结晶的影响其强度有一个门槛值(3~4 kV/cm),低于此值电场对该合金的再结晶没有明显的影响.强度为4 kV/cm的电场对再结晶形核的影响较大,可抑制Al-Mn-Mg合金的回复和再结晶,促进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形成.其主要原因是电场降低了各取向的形变储能,推迟了再结晶进程,抑制储存能小的取向晶核的形成和长大,促进储存能大的S取向晶粒向立方织构择优生长.  相似文献   
992.
铸造Mg-Al合金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原位观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铸造Mg-Al合金(AM50)由于比强度、比刚度优越,广泛用于汽车和航天航空工业.研究了铸造Mg-Al合金疲劳裂纹(≤200μm)萌生与扩展,结合材料微结构与裂纹扩展路径,在原位观测SEM图片上探讨了铸造AM50合金于不同条件下的疲劳微裂纹萌生和扩展,以及与α-Mg相的分布等几个影响因数,提出了改善现有工艺、提高铸造镁铝合金疲劳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文章阐述了原油脱水原理,准确检测控制油水界面的必要性,简述了油田常用的几类油水界面检测仪表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分别分析了实用性并提出了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994.
体积小、频响宽、造价低的微机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能够适应一些领域三维加速度测试的需要,并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了几种微机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包括单质量块-弹性梁结构、双质量块六梁结构、四质量块结构、梳齿式结构,并对每种结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CVD室温制备的硅薄膜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内置式单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ICP-CVD)方法在室温下制备Si薄膜.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喇曼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和分光椭圆偏振谱等测量分析表明,即使在室温下用ICP-CVD也获得了有纳米结晶相的Si薄膜,样品结构与源气体SiH4浓度密切相关.实验结果预示着在高电子密度的ICP-CVD过程中,活性原子集团的形成以及薄膜的生长机理与传统的等离子体CVD过程不同.  相似文献   
996.
纳米碳增强碳/酚醛材料的界面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良全  张炜  卢嘉德 《功能材料》2004,35(Z1):1760-1763
研究了纳米碳粉强化后的碳/酚醛(C/Ph)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分析了纳米碳粉对碳/酚醛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粉能有效改善碳化后的碳/酚醛材料的界面结构,界面裂纹宽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97.
不同晶体结构氧化钛薄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禄祥  刘艳文  周红芳  冷永祥  黄楠 《功能材料》2004,35(Z1):2461-2462
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分别制备了锐钛矿、金红石、锐钛矿和金红石共存结构的氧化钛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薄膜的晶体结构,血小板粘附和凝血因子实验研究薄膜的血液相容性,分光光度计和接触角测量法测试薄膜表面物化性质.研究表明,氧化钛薄膜具有宽禁带的半导体特性,血液相容性优于热解碳.金红石结构氧化钛薄膜由于其与血浆白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液及水之间有较小的界面张力,自身较低的表面能色散分量与极性分量的比值,加之其宽禁带宽度的n型半导体特性使其具有最优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998.
热塑性聚合物/木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热塑性聚合物/木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在加工过程中木纤维的热稳定性以及阻燃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界面相容剂或偶联剂能大大提高其界面相容性,特别是马来酸酐接枝热塑性聚合物作为界面相容剂更为有效。硅烷偶联剂预处理木纤维表面对提高其热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植物纤维/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植物纤维/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测定了复合浆料的Zeta电位。探讨了该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机理。植物纤维与玄武岩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力为纤维之间的氢键结合力、纤维与助剂分子之间的氢键结合力、助剂大分子在纤维之间的“网络连接”作用力等。研究结果有助于设计、改进复合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镓熔点是ITS - 90国际温标中一个重要的定义固定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温度咨询委员会 (简称CCT)第一工作组推荐国家实验室复现镓熔点的最佳方法———双液 -固界面法。同时 ,还介绍了外液 -固界面的复现方法 ,并将两种方法复现的镓熔点值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外液 -固界面法比双液 -固界面法复现出来的镓熔点值偏低约 0 13m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