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9篇
电工技术   105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60篇
金属工艺   539篇
机械仪表   155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6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43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0篇
冶金工业   265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研究了经不同加热温度鍛造、固溶和750℃时效后钢的晶粒度、孪晶、滑移及碳化物的分布;用光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俄歇谱仪对钢的基体组织、渗层组织、剥落形貌、应力状态及渗层C、N分布分析表;合适的固溶处理是可以消除过热锻造危害的;离子软氮化中,碳并没有渗入;适当降低炉气中氮含量和辉光电流密度及适当提高氮化温度是消除氮化产生剥落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改进后的ZG3Cr18Ni25Si2耐热钢熔炼工艺及特点,它具有较高的合金元素收得率,铸件的使用寿命比改进前延长了35%-45%。  相似文献   
23.
介绍改进后的ZG3Cr18Ni25Si2耐热钢熔炼工艺及其特点.具有较高的合金元素收得率,铸件使用寿命比改进前延长35%~45%.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大厚度低合金珠光体耐热钢15CrMoR母材性能及焊接性能进行分析、试验,制订了15CrMoR钢高温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方案。封头对接采用气保焊,选用H08CrMnS iMoA 1.2 mm焊丝,80%Ar+20%CO2混合气体。筒体对接焊采用气保焊打底,埋弧焊填充。埋弧焊选用H08CrMoA 4.0 mm焊丝,SJ101焊剂。焊后进行消应处理。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试样长度对13CrMo44珠光体耐热钢管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L0升高,该钢管的伸长率下降并满足δ=16.9% 68.2%√F/L0关系,L0较短时,其对钢管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s)没有什么影响;L0较长时,钢管的σb和σs都稍有下降,解释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6.
用DIL802高精度差分膨胀仪测量T91铁素体耐热钢马氏体转变过程中动力学信息,研究了预冷淬火温度(450~1100 ℃)对T91钢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冷淬火温度对T91钢的Ms有较大影响:随预冷淬火温度的提高Ms点首先呈上升趋势,并在950 ℃达到峰值,随后又下降.这种现象主要与"碳原子气团"和淬火空位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7.
罗新民  陈康敏 《热处理》2007,22(5):20-25
应用SEM,EDS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研究了高镍铬含氮奥氏体型耐热钢Cr30Ni20NRE在长期高温渗碳环境运行中的蜕变。试验结果表明,长期在高温条件下服役,铸态Cr30Ni20NRE耐热钢中沿奥氏体晶界的珠光体首先融入奥氏体;长期高温单边渗碳形成大量富铬碳化物,促使镍富集并起泡形成瘤状物,催化含碳气体的分解;表层瘤状物使辐射管表层疏松,表面积扩张,加快了碳向基体的渗入,提供了碳化物持续长大的条件,并引起沿碳化物周边开裂和奥氏体基体严重萎缩;合金元素的重新分布造成主合金元素铬和镍产生两极分化,镍和硅的富集促使石墨化,与侵入的氧形成内部氧化空洞和膨胀疏松,最终导致构件穿孔失效。因此,对高温渗碳环境中长期使用的高合金耐热钢,迎渗碳面的抗渗碳性能和其内壁面的抗氧化性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8.
为了满足高温条件下超超临界汽轮机发电机组对材料的需要,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回火温度对ZG12Cr9Mo1Co1NiVNbNB耐热钢的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保持淬火温度和时间(1100℃x1h)不变及回火时间(2h)恒定时,回火温度的变化对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整体上来说,随着回火温度的上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硬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延伸率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热处理为:淬火(1100℃x1h)+第一次回火(730℃x2h)+第二次回火(720℃x2h)的试样,其显微组织相对比较理想,其板条状的回火马氏体细小致密,并且第二相呈颗粒状、大小均匀、弥散地分布于马氏体板条的晶界及晶内,因此选取其作为CB2耐热钢的优化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9.
分析论证了耐热钢在气化炉废热锅炉中的最高使用温度,阐述了高温下耐热钢的安全性,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0.
为了了解ZG12Cr9Mo1Co1NiVNbNB铁素体耐热钢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的组织演化规律,本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等先进手段研究了高温时效对该钢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700℃时效100h后,该钢的基体组织主要由马氏体板条,大量位错和析出相组成;析出相主要是Fe(Cr, Mo)23C6、VC、Fe2Mo型Laves相;大尺寸的Fe(Cr, Mo)23C6型碳化物主要分布于马氏体板条界和原奥氏体晶界,细小的VC型碳氮化物主要分布于基体, 且析出相的数量增加;在高温时效过程中,Fe(Cr, Mo)23C6的尺寸增大。VC颗粒尺寸变化不大,热稳定性比Fe(Cr, Mo)23C6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