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75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5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b3+,Mn2+作为激活剂的PDP绿色荧光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介绍了以Mn^2+和Tb^3+作为激活中心的PDP用硅酸盐体系、铝酸盐体系、硼酸盐体系和磷酸盐等体系绿色荧光粉的研究现状。在以Mn^2+作为发光中心的绿粉中,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调整Mn^2+的离子浓度、添加其他杂质,探索使用新的基质材料,或是使用不同的合成技术等方法来改进其余辉时间过长、易时效劣化以及形貌上的不足。在以Tb^3+作为激活中心的绿粉中,为了获取在真空紫外激发条件下高的发光效率,则主要围绕寻找在VUV区域内有强吸收的基质和能够有效进行能量传递的稀土敏化剂,以及利用量子剪裁效应来使得荧光粉发光量子效率大于1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给体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受体的消光系数及给体的发射谱与受体的吸收光谱的重叠程度,这3个因素对给体与受体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有重要影响,这对于扩大材料的选择范围,实现有机电致发光的全色显示有重要启示。研究发现在Alq3中掺杂DCM制得的器件很好地满足了这3个条件。本文从Foerster能量传递的3个影响因素出发,对Alq3/DCM、TPD/Alq3等不同掺杂体系的光致发光、电致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效率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将组合材料芯片技术中梯度组合法应用于新型发光材料Gd1-xAlO3:Eux^3+(发光峰丰峰位置为615nm,对应Eu^5D0→^7F2电子跃迁)的激活剂掺杂晕优化。获得如下的研究结果:在紫外激发T(254nm)Gd1-xAlO3:Eux^3+材料中的x值为0.09;Pr共掺杂时会降低发光强度(n(Pr):n(Eu)〈1:10)。光谱分析表明:Pr,Eu间卢子支持的共振能量传递,是Pr降低Gd1-xAlO3:Eux^3+(简写为:GAP:Eu)发光强度的丰要原因。优化的结果与柠檬酸盐硝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粉体掺杂萤优化实验结果一致。实验结果表明组合法在发光材料开发中具有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Y2O2S∶Tb纳米晶的发光性质和能量传递过程,根据浓度猝灭曲线分析了纳米Y2O2S中引起5D3和5D4能级浓度猝灭的相互作用类型分别为电偶极-电偶极和交换相互作用。纳米Y2O2S中Tb离子的5D3-7F5跃迁的发光寿命与相同掺杂浓度的体材料相比明显缩短,根据引起浓度猝灭的相互作用类型对发光衰减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理论和试验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条斑紫菜R-PE(藻红蛋白)及其α-β-γ亚基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计算机解叠,研究了R-PE内发色团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并对R-PE及亚基内的各发色团进行了“s”和“f”型的指认。发现在亚基中为“f”型的发色团在R-pE(αβ)_6γ中起着“s”型发色团的作用,且将能量传递给最后的“f”型发色团。荧光激发偏振光谱进一步证明了R-PE内的能量转移过程与计算机解叠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将组合材料芯片技术中四元组合法应用于新型发光材料Gd3(1-x)Al5O12:RE3X的RE激活剂和敏化剂种类优选.由Gd3Al5O12基体材料芯片获得如下的研究结果:1)在紫外激发下(254 nm)Gd3(1-x)Al5O3:Eu3x材料具有红色荧光性能;2)Pr(n(Pr):n(Eu)<1:10)、Ce(n(Ce):n(Eu)<1:10)共掺杂时会降低发光强度.光谱分析表明:Pr、Ce能级嵌入,使得激活剂和敏化剂发生共振能量传递,是Gd3Al5O12:Eu(简称为GAG:Eu)发光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筛选结果得到柠檬酸盐硝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粉体筛选实验结果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组合法在发光材料开发上具有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波箔气体轴承温度场计算与动静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计算波箔轴承的温度场分布,研究轴承的热特性,推导了考虑外部冷却条件时的平箔片内表面等效对流换热系数,将箔片一侧的导热换热模型耦合到气膜三维能量传递模型中.建立轴承套、转子的导热与对流换热模型,耦合求解非等温Reynolds方程、气膜能量传递方程、箔片变形方程.计算并分析轴承转速、载荷、外部冷却气流等因素对轴承温度的影响,分析了轴承的静动态性能.结果表明:转速对轴承温度影响很大,温度随载荷变化不大,冷却空气的冷却效率随流量增大逐渐降低.与等温条件相比,非等温模型的轴承承载能力较大,且具有较大的动态刚度与阻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颗粒床层中的能量传递及耗散规律,基于离散元(DEM)法模拟一维垂直振动床内组分颗粒的受激运动,得到单组分和双组分颗粒的能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振动参数(振幅和频率)下颗粒体系的能量传递与耗散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别,高频振动下颗粒体系的动能和耗散随着床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低频振动下则呈现与之相反的变化趋势;对于双组分颗粒混合物床层,系统的总动能受振动参数和床内颗粒分布形式的影响;低频率低振幅时,"反巴西果"分布的床层总动能更低,高频率条件下的"巴西果"分布时床层总动能更低.  相似文献   
9.
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动态激光光散射和荧光光谱技术对Eu(Ⅲ)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接枝核壳纳米微球PNIPAM-g-P(NIPAM-co-St)(PNNS)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u(Ⅲ)和热敏性的核壳纳米微球PNNS有显著的相互作用.其一,Eu(Ⅲ)可与PNNS中酰胺基团上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微球配合物Eu(Ⅲ)-PNNS;其二,Eu(Ⅲ)-PNNS微球配合物兼具热敏性;其三,该配合物在614 nm处的荧光强度较Eu(Ⅲ)增大了33倍,Eu(Ⅲ)与PNNS之间能量传递达到55%.  相似文献   
10.
杨世彦  于志  刘喆 《中国焊接》2003,12(2):112-115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trol of additional mechanical force droplet transfer in MIG/MAG welding, regarding the AC servo motor as core, a novel oscillating wire feeding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s of control and dynamic acceleration which is tested. System constitution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fluences of parameters on dynamic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emphatically, such as oscillating frequency, oscillating amplitude and draw-back speed.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according to the technique of welding control, the novel wire feeding system responds rapidly to various kinds of control orders of wire feeding and draw-back, and realizes flexible control of welding wire axial movement, including dynamic shifting ,oscillating and so 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