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1篇
  免费   2276篇
  国内免费   1333篇
电工技术   726篇
综合类   1658篇
化学工业   2346篇
金属工艺   3539篇
机械仪表   1077篇
建筑科学   2269篇
矿业工程   910篇
能源动力   1620篇
轻工业   518篇
水利工程   638篇
石油天然气   1587篇
武器工业   180篇
无线电   36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78篇
冶金工业   770篇
原子能技术   388篇
自动化技术   1705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595篇
  2021年   767篇
  2020年   780篇
  2019年   708篇
  2018年   628篇
  2017年   840篇
  2016年   826篇
  2015年   879篇
  2014年   1303篇
  2013年   1409篇
  2012年   1629篇
  2011年   1830篇
  2010年   1304篇
  2009年   1332篇
  2008年   1279篇
  2007年   1462篇
  2006年   1430篇
  2005年   1129篇
  2004年   958篇
  2003年   892篇
  2002年   741篇
  2001年   651篇
  2000年   558篇
  1999年   462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大牛地气田纵向上发育七套气层,目前成熟的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仅能满足单层开发,如何在不改变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实现两层同时动用成为一个开发难点。通过数值模拟,对水平井人工裂缝穿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地质因素穿层界限;对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一套适合穿层井的最优参数。现场试验表明:水平井压裂过程中人工裂缝能够实现有效穿层,达到了提高单井产量的同时也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2.
β-FeSi_2(n)/c-Si(p)HIT型太阳能电池的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afors-het软件对β-FeSi2(n)/a-Si(i)/c-Si(p)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进行模拟,依次讨论了本征层、发射层、界面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本征层电池性能提高,但随着本征层厚度的增加载流子收集率下降、串联电阻增大,造成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下降;发射层厚度的增加使得载流子的收集率下降造成光电转化效率下降,同时发射层掺杂浓度增大虽然使得内建电场强度增大,但载流子的复合也会加大,最终使得电池性能保持稳定;界面态使得电池性能下降,为使电池获得较好性能,界面态密度应尽可能小于1011 cm–2·e V–1。通过优化,最终使得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7.00%。  相似文献   
993.
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 TiO2纳米棒光阳极,并引入 Au@SiO2纳米颗粒对其性能进行改善。结果表明,Au@SiO2纳米颗粒的引入虽然增强了光吸收,但同时减少了染料在 TiO2纳米棒上的吸附量,反而导致了电池器件性能的下降。因此,在 TiO2纳米棒/Au@SiO2纳米颗粒结构上进一步生长一层 TiO2钝化层:一方面可增加染料吸附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电荷复合。基于这种光阳极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获得了 2.34%的光电转换效率,较单一 TiO2纳米棒光阳极组装的电池效率提高了 60%。  相似文献   
994.
PIN光探测器是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中的关键器件.量子效率和响应带宽是衡量光探测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并且这两个参数都与器件的吸收层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光探测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吸收层光探测器(即PINIP结构),利用侧腐蚀工艺减小双吸收层光探测器吸收层的结面积.对其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该器件的量子效率达到了93%,同时响应带宽达到了26 GHz,比传统结构的双吸收层光探测器提高了44%.  相似文献   
995.
徐维凡  周洁冰 《电视技术》2015,39(22):53-57
户外转播时,由于场地大、机位需求多等原因常需增加讯道。本文对扩展时视频、音频、通话等层面的接口、信号、协议等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视频系统扩展主要涉及到切换指示和源名跟随的问题。通话系统的扩展需要处理好针脚的对应和接口类型的匹配。描述了光级联系统在系统扩展实现中的作用,结合我台的实际户外转播工作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为改善OLED器件的载子注入平衡,本文在其结构ITO/MoO3/NPB/Alq3/Cs2CO3/Al中,分别引入高电子迁移率材料Bphen及Bphen∶Cs2CO3作为电子传输层。通过改变Bphen的厚度以及Bphen中Cs2CO3的体积掺杂浓度,研究其对器件发光亮度、电流密度和效率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Bphen或者Bphen∶Cs2CO3作为电子传输层,均能提高器件的电子注入能力,改善器件的性能。相比于未引入Bphen的器件,采用25nm的Bphen作为电子传输层,改善了器件的电子注入,使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提高112%;采用体积掺杂浓度为15%,厚度为5nm的Bphen∶Cs2CO3作为电子传输层,减小了电子注入势垒,使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提高27%,并且掺杂层厚度的改变对器件的电子注入影响很小。该方法可用于OLED器件的阴极修饰,对器件性能的提升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7.
聚酰亚胺主链结构对液晶取向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一步法,以N,N-二(4-氨基苯基)-4-(十二烷氧基联苯基)-4’-氨基苯醚(C12-BAAPE)为控制预倾角的功能性二胺,2,2’-双三氟甲基-4,4’-联苯二胺(TFDB)或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辅助二胺,分别与2,2’-双(3,4-二羧苯基)六氟丙烷四羧酸二酐(6FDA)和4,4’-联苯醚二酐(ODPA)聚合,得到三种主链结构不同的聚酰亚胺(PI-1、PI-2和PI-3)。利用NMR、FT-IR、DSC、TGA、偏光显微镜和预倾角测试仪对聚合物的结构、热性能以及制备的液晶盒的取向性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3种PI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PI-2液晶取向膜的耐摩擦性能明显优于PI-1和PI-3,且具有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分解温度(Td),更好的溶解性能。分子模拟(MS)表明,由于PI-2分子主链垂直构象的存在,增加了分子链的刚性,因而提高了取向膜的耐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998.
该文采用双层方形贴片开对角槽的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应用于X波段的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通过仿真优化,天线轴比<3dB的带宽480 MHz,增益达到6.29dB,反射系数s11<-10dB的相对阻抗带宽达到6.6%,天线具有良好的圆极化和阻抗匹配特性。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化学方法制作无损伤坯体和银层的测量台阶,采用油墨制作测量台阶的图案,通过测高仪精确测量出银层厚度。将不同银层厚度的介质滤波器做耐焊接热可靠性试验,得到多孔介质滤波器最合适的银层厚度区间。结果表明,多孔介质滤波器烧银温度在820℃时,银层附着力达到最大点;采用化学法制作的测量台阶,通过接触法测量误差最小;多孔介质滤波器银层厚度≥0.015mm,能满足耐焊接热的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薛兴涛  孟津  何智清 《半导体技术》2015,40(12):925-929
讨论了铜柱凸块生产工艺中籽晶层厚度和电镀电流密度等关键制程因素对铜柱凸块共面性、晶圆应力、凸块剖面结构和电镀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电镀籽晶层厚度可以提高凸块共面性;在相同电镀电流密度下,籽晶层越厚,晶圆应力越大;相同的籽晶层厚度下,随着电镀电流密度增加,晶圆应力增加,但增加速率逐渐变慢;低电流密度下铜柱凸块顶部形成盘碟形状的剖面结构,而高电流密度容易使铜柱顶部形成圆拱剖面结构;采用阶梯电镀速率电镀方法与均一慢电镀速率电镀出的铜柱凸块共面性一致,而采用阶梯电镀法既能够提高电镀效率又可以得到较好的铜柱顶部盘碟形剖面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