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36篇
  免费   14228篇
  国内免费   8350篇
电工技术   904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0084篇
化学工业   14827篇
金属工艺   7847篇
机械仪表   11616篇
建筑科学   5784篇
矿业工程   3824篇
能源动力   4489篇
轻工业   9124篇
水利工程   3067篇
石油天然气   4076篇
武器工业   1332篇
无线电   89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702篇
冶金工业   3426篇
原子能技术   913篇
自动化技术   22133篇
  2024年   597篇
  2023年   2374篇
  2022年   3846篇
  2021年   4373篇
  2020年   4743篇
  2019年   4189篇
  2018年   3890篇
  2017年   4674篇
  2016年   4983篇
  2015年   5443篇
  2014年   7488篇
  2013年   8097篇
  2012年   8908篇
  2011年   9115篇
  2010年   6280篇
  2009年   6533篇
  2008年   5895篇
  2007年   6947篇
  2006年   6016篇
  2005年   4872篇
  2004年   3973篇
  2003年   3253篇
  2002年   2861篇
  2001年   2328篇
  2000年   2062篇
  1999年   1556篇
  1998年   1348篇
  1997年   1219篇
  1996年   1036篇
  1995年   810篇
  1994年   705篇
  1993年   567篇
  1992年   473篇
  1991年   341篇
  1990年   331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200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9篇
  1975年   6篇
  1959年   11篇
  1951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核聚变堆用钨表面超精密抛光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钨作为未来核聚变堆中最有前景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在反应堆工况下将承受高能粒子的辐照冲击。表面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材料的氢/氦滞留行为和辐照损伤程度,进而影响聚变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现阶段,针对钨的抗辐照改性研究主要着眼于材料的成分、结构和组织设计,关于机械加工对材料表面抗辐照改性的研究甚少。文章聚焦前沿科学问题,从机械加工角度分析核材料领域科学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核聚变堆用钨(PFM-W)的机械加工现状,阐述了PFM-W表面超精密抛光的必要性。通过对比不同抛光方法,提出了磁流变抛光和力流变抛光是较为适合PFM-W表面超精密加工的观点,并对未来PFM-W表面超精密抛光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重点在抛光方法的探索以及抛光后材料表面质量对抗辐照性能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3.
正交车铣加工的回转体表面由铣刀与工件的复合相对运动形成,其形成机理独特,多个参数影响其表面微观形貌。为研究切削参数对正交车铣回转体表面微观残留的影响,基于UG建立了正交车铣回转体表面的仿真加工方法,并通过Vericut构建了虚拟五轴车铣加工环境,由此仿真研究了周向每齿进给量对正交车铣回转体表面微观残留的影响,发现已加工表面微观残留高度随周向每齿进给量增加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反射面成型的复杂影响因素,提出平面桁架构建的定日镜面形支撑结构优化技术路线. 利用模拟仿真、数值计算和优化算法等方法,解析20 m2定日镜面形定义技术路线的4个组成环节:面形规格及宽高比、上弦杆的截面矩、平面桁架组间距的最优值、机加工中工艺控制要点的量化. 试制小型定日镜进行实验,分析光斑形状和能流密度分布特性,并与理想球面形光斑比较,两者的拟合优度大于0.98. 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射镜宽高比取1.2,上弦杆截面矩取40 000 mm4,桁架组间距取950 mm,上弦杆和斜杆的开孔公差小于0.9 mm时,反射面形的质量提升. 研究从原理和实践上证明了该优化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5.
基于FLUENT软件的流体体积(VOF)模型研究了不同壁面滑移程度以及不同流道结构参数下4层等厚熔体通过层叠器倍增为8层熔体时,流道中熔体的分层情况变化。结果表明,壁面滑移程度的降低会促使熔体在上下壁面聚集,进而导致上下壁面处熔体层厚增加;汇流段与出口段间圆角半径、汇流段扩压角和平衡段长度这3个结构参数则只会影响熔体在左右壁面的聚集,进而影响各层熔体的尺寸精度,且其中扩压角的影响程度最大,平衡段长度次之,圆角半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6.
Central force optimization (CFO) is an efficient and powerful population-based intelligence algorithm for optimization problems. CFO is deterministic in nature, unlike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aheuristics. CFO, however, is not completely free from the problems of premature convergence. One way to overcome local optimality is to utilize the multi-start strategy. By combining the respective advantages of CFO and the multi-start strategy, a multi-start central force optimization (MCFO)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CFO approach is evaluated on a comprehensive set of benchmark func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MCFO not only saves the computational cost, but also performs better than some state-of-the-art CFO algorithms. MCFO is also compared with representa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CFO is highly competitive, achieving promising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07.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arising in the operation of heat integrated batch plants, where makespan and utility consumption are the two conflicting objectives. A new continuous-time MILP formulation with general precedence variables is proposed to simultaneously handle decisions related to timing, product sequencing, heat exchanger matches (selected from a two-stage superstructure) and their heat loads. It features a complex set of timing constraints to synchronize heating and cooling tasks, derived from Generalized Disjunctive Programming. Through the solution of an industrial case study from a vegetable oil refinery, we show that major savings in utilities can be achieved while generating the set of Pareto optimal solutions through the ɛ-constraint method.  相似文献   
108.
通过计算机模拟金属配合物与核酸作用机理,对其理论模型能量计算和结构优化。在不同的化学环境条件下得到不同的实验模拟结果,对真实的化学反应过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意义。通过Gaussian03,Gauss View等软件的结合应用,分别应用于优化计算和理论建模,熟悉了对化学软件操作应用。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