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09篇
  免费   1053篇
  国内免费   2697篇
电工技术   1049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686篇
化学工业   5275篇
金属工艺   2712篇
机械仪表   1462篇
建筑科学   546篇
矿业工程   169篇
能源动力   586篇
轻工业   1281篇
水利工程   148篇
石油天然气   350篇
武器工业   173篇
无线电   73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92篇
冶金工业   571篇
原子能技术   450篇
自动化技术   777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626篇
  2014年   1379篇
  2013年   1119篇
  2012年   1596篇
  2011年   1608篇
  2010年   1486篇
  2009年   1801篇
  2008年   2120篇
  2007年   1963篇
  2006年   1844篇
  2005年   1703篇
  2004年   1553篇
  2003年   1249篇
  2002年   1117篇
  2001年   1074篇
  2000年   976篇
  1999年   761篇
  1998年   778篇
  1997年   709篇
  1996年   660篇
  1995年   692篇
  1994年   601篇
  1993年   513篇
  1992年   485篇
  1991年   536篇
  1990年   432篇
  1989年   39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LDPE薄膜雾度和透光率测试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制样方法、试样划伤、表面污染以及试样厚度等因素对LDPE薄膜透光率和浊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上海化工》2003,28(12):36-36
新加坡科研人员最近利用纳米技术,成功研制出一种有助于患者伤口愈合的透明薄膜。  相似文献   
13.
一、设备技术概况 我公司多年来始终以技术开发为宗旨,不断地进行技术积累,提高设备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含量,经这三年精心策划、精心制作。于2002年12月份制造出整套与国际同类产品较接近的生产线设备,并一次试机成功。  相似文献   
14.
15.
直流反应磁控溅射生长p型ZnO薄膜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高真空电子束蒸发法制备了新型高 K栅介质-非晶 ZrO2薄膜.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中 Zr3d5/2 和 Zr3d3/2 对应的结合能分别为 182.1eV和 184.3eV, Z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Zr4+,说明薄膜由完全氧化的 ZrO2组成 ,并且纵向分布均一.扩展电阻法( SRP)显示 ZrO2薄膜的 电阻率在 108Ω@ cm以上,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镜( HR- XTEM)可以观察 ZrO2/Si界面陡直,没有 界面反应产物 ,证明 600℃快速退火后 ZrO2薄膜是非晶结构.原子力显微镜( AFM)表征了薄膜的 表面粗糙度,所有样品表面都很平整,其中 600℃快速退火样品 (RTA)的 RMS为 0.480nm.  相似文献   
17.
18.
已经证实,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激光活性固体材料,在整个可见光谱区具有产生激光的能力。它们的潜力来自内在的优点,如有机化合物的调谐范围宽,有多种化合物可用,易于做工程实际装置。缺点包括实现直接电激励困难,以及缺少在紫外区发射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日前,扬子石化公司生产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专用料在无锡一家大型薄膜制造厂进行了拉膜试验,产品经过检验,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受到用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PECVD法低温沉积多晶硅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玻璃衬底上采用常规的PKCVD法在低温(≤400℃)条件下制得大颗较(直径>100nm)、择优取向(220)明显的多晶硅薄膜。选用的反应气体为SiF4和H2混合气体。加入少量的SiH4后,沉积速率提高了近10倍。分析认为,在低温时促使多晶硅结构形成的反应基元应是SiFmHn(m n≤3),而不可能是SiHn(n≤3)基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