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9篇
  免费   1624篇
  国内免费   826篇
电工技术   1527篇
综合类   1215篇
化学工业   1717篇
金属工艺   1213篇
机械仪表   1488篇
建筑科学   1117篇
矿业工程   577篇
能源动力   505篇
轻工业   553篇
水利工程   281篇
石油天然气   421篇
武器工业   158篇
无线电   15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06篇
冶金工业   465篇
原子能技术   120篇
自动化技术   117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417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901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954篇
  2011年   1014篇
  2010年   754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727篇
  2007年   890篇
  2006年   754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544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宫波  王中光 《金属学报》1994,30(10):A439-A447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双滑移取向([034],[117])Cu单晶循环饱和后的表面形貌,塑性分切应变幅(γpl)低于10^(-3)时,[034]晶体表面上要为主滑移系的驻留滑移带(PSBs)占据,次滑移只在边缘区域启动,其PSBs细窄(<1μm),体积百分数在1%以下.γpl>10^(-3)时,次滑移开始在试样的中部启动,同时,表面出现二种贯穿晶体的宏观形变带(DBI,DBII),滑移带在形变带内集中.[117]晶体在γpl=4.4×10^(-4)时,双滑移现象已十分明显.γpl>10^(-3)时,表面也形成与前者相似的形变带.DBI的惯习面与主滑移面平行([034]晶体)或接近([117]晶体),DBII的惯习面则与前者垂直,文章讨论了形变带形成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2.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提高了钛合金的表面强度,改善了其耐磨性;同时避免了氢脆的产生。研究表明钛合金Ti6A14V双辉离子无氢渗碳合理的工艺参数为:温度880℃~980℃;气压28~40Pa:工件与源极之间距离6~14mm;源极电压600V~800V;阴极电压260V~400V;保温时间2~5h。处理后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了高硬改性层,耐磨擦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3.
滚切式双边剪剪切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曹开宸  皮开鉴  王鑫  刘树 《轧钢》2004,21(5):61-62
分析了4种中厚板切边过程中切口缺陷的形状及其形成原因,得出防止钢板在被夹送时跑偏即可避免剪切缺陷并采取了相应对策,实施后提高了钢板成材率。  相似文献   
94.
工业纯铁表面离子W、Mo、Co多元共渗扩散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铁表面进行W、Mo、Co多元共渗,分别采用0.5、1、2和3h等渗金属时间,研究了合金层中W、Mo、Co含量随渗金属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渗金属初期,合金层中W含量〉Co含量〉Mo含量;渗金属后期,合金层中Co含量〉W含量〉Mo含量。理论分析认为:在渗金属初期,W、Mo、Co扩散主要受各元素原子与空位交换难易程度以及基体表面各元素活性原子量的控制;在渗金属后期,W、Mo、Co扩散主要受各元素在基体中的溶解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95.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自动控制系统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双作用变量叶片泵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电脑控制变频器,改变叶片泵转速,达到粗调目的;电脑控制电液数字阀,起微调作用.蓄能器的利用,进一步增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6.
本文提出一种湿法制备技术利用珍珠岩层矿制备珍珠岩抛光磨料。与传统干法工艺相比,珍珠岩抛光磨料产品产率从30%提高到70%以上,颗粒粒度百分之百小于150μm,而0-44μm粒级含量不到10%。粒度分布更加合理,完全满足玻壳行业及相关行业的要求。湿法制备珍珠岩抛光磨料是珍珠岩加工业充分合理利用珍珠岩层矿的十分有效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97.
双包络TI-环面蜗杆传动的二次包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次包络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二次包络齿面接触分析,推导出了蜗杆和蜗轮齿面方程。齿面接触分析表明:齿面呈双线接触,润滑条件好,承载能力大,在重型机械传动装置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This paper deals with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concerning steam reforming of methanol at 280, 340 and 380 °C over NiAl and Ni (Au, Rh or Ir)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 derived catalysts. Incorporation of noble metal ions into the NiAl-LDH framework was evidenced by XRD, TGA and TEM techniques. High selectivity to H2 and CO2 with less than 5% (volume) CO and trace CH4 was observed over the NiAl-LDH catalyst. Whereas CO and H2 are major products at lower temperatures after addition of Au, Rh and Ir to the NiAl-LDH system. They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the concomitant increase in CH4 and CO2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99.
The catalytic partial oxidation of CH4 to syngas was carried out over an Ni–Mg/Al mixed-oxide catalyst prepared from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type precursors.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TPR, UV-DRS, XRF, BET and CHNS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the catalyst composition and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the extent of catalyst deactivation were investigated. Ni–Mg/Al oxide catalysts converted CH4 into syngas efficiently with high selectivity. The catalyst performance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Ni particle size and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catalysts that were calcined at higher temperature exhibited a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conclusion, the NiAl2O4 spinel phase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相似文献   
100.
DEDS-10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屹  胡星琪  张红静  刘勇 《应用化工》2006,35(4):255-258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DEDS-10双子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DEDS-10的临界胶束浓度cm c为0.47 mmol/L,γcm c为34.5 mN/m,A lC l3、CaC l2和NaC l可以使γcm c降低3.6~1.1 mN/m,其cm c值大约为纯水溶液cm c值的1/5~1/3;加入乙醇,可增加其表面活性,在乙醇的浓度为0.22 mol/L时,其表面张力为30 mN/m左右。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复配,可以大幅度地降低cm c和γcm c值,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TLS复配时,cm c降低,cγm c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