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34篇
  免费   4655篇
  国内免费   2869篇
电工技术   2520篇
综合类   3007篇
化学工业   4709篇
金属工艺   1314篇
机械仪表   4040篇
建筑科学   822篇
矿业工程   1081篇
能源动力   851篇
轻工业   1849篇
水利工程   338篇
石油天然气   728篇
武器工业   429篇
无线电   80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17篇
冶金工业   1627篇
原子能技术   240篇
自动化技术   14092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858篇
  2022年   922篇
  2021年   1397篇
  2020年   1339篇
  2019年   1189篇
  2018年   1091篇
  2017年   1768篇
  2016年   1912篇
  2015年   2248篇
  2014年   3127篇
  2013年   2858篇
  2012年   3589篇
  2011年   3842篇
  2010年   2580篇
  2009年   2801篇
  2008年   2609篇
  2007年   2898篇
  2006年   2415篇
  2005年   1767篇
  2004年   1413篇
  2003年   1284篇
  2002年   963篇
  2001年   846篇
  2000年   703篇
  1999年   572篇
  1998年   484篇
  1997年   563篇
  1996年   350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9篇
  195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氧对聚合物污水溶液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45℃下对溶解氧对聚合物污水溶液表观黏度(170 s-1)的影响作了全面的实验研究。采油污水取自大庆采油二厂,矿化度4013、Fe3+、∑Fe、SO42-分别为0.2、1.09、.6 mg/L。厌氧实验操作和测试均在Bactron 1.5型厌氧室中进行。污水中SRB菌数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厌氧条件下增速远大于曝氧条件下的增速,放置7天时菌数相差6~600倍。用脱氧和含氧加盐蒸馏水配制的抗盐型和功能型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均随放置时间延长(1~10天)而减小,脱氧溶液的黏度总是明显大于含氧溶液。0.5 g/L超高分聚合物溶液在厌氧和曝氧条件下放置时,黏度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减小,分别由1天时的22.2和28.8 mPa.s减至60天时的2.7和3.4 mPa.s,曝氧条件下的黏度总是大于厌氧条件下的黏度;加入甲醛杀菌剂使溶液黏度的减小趋缓,60天时为8.9和9.6 mPa.s;在4~8mg/L范围改变含氧量,当含氧6 mg/L时放置2~40天时的黏度均最大,40天时为18.2 mPa.s。6 mg/L为污水的合理曝氧量。分析了聚合物降解、SRB菌作用、杀菌剂作用等机理。表6参10。  相似文献   
52.
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研究   总被引:64,自引:2,他引:62  
于海斌  曾鹏  王忠锋  梁英  尚志军 《通信学报》2004,25(10):102-110
在归纳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给出了综合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各个方面的协议体系结构,并在新的体系结构下,系统地阐述了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典型的应用案例和国外相关计划的研究情况。最后,指明了这一处于发展初期的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
多传感器目标的模糊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模糊理论,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和模糊识别技术,讨论了在多类传感器网内进行多目标模糊识别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4.
The effect of a thin RuOx layer formed on the Ru/TiN/doped poly-Si/Si stack structure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n the RuOx/TiN/doped poly-Si/Si stack structure over the post-deposition annealing temperature ranges of 450–600°C. The Ru/TiN/poly-Si/Si contact system exhibited linear behavior at forward bias with a small increase in the total resistance up to 600°C. The RuOx/TiN/poly-Si/Si contact system exhibited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under forward bias at 450°C, which is attributed to no formation of a thin RuOx layer at the RuOx surface and porous-amorphous microstructure. In the former case, the addition of oxygen at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Ru film by pre-annealing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thin RuOx layer and chemically strong Ru-O bonds. This results from the retardation of oxygen diffusion caused by the discontinuity of diffusion paths. In particular, the RuOx layer in a nonstoichiometric state is changed to the RuO2-crystalline phase in a stoichiometric state after post-deposition annealing; this phase can act as an oxygen-capture layer. Therefore, it appears that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Ru/TiN/poly-Si/Si contact system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uOx/TiN/poly-Si/Si contact system.  相似文献   
55.
无线Ad hoc 网络及其研究难点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无线Ad hoc网络作为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网络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无线Ad hoc网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难点。  相似文献   
56.
张荣  曲宏伟 《微电子学》1998,28(6):437-439
制作压力传感器时,在二氧化硅层上淀积多晶硅膜,既可利用优良的机械特性,又可保证压敏电阻与衬底间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由此可大大提高器件的温度特性。介绍了一种多晶硅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这类传感器具有灵敏度好,精度高等特点,电路工作范围为0-250℃,且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57.
贾云得  李科杰 《机器人》1994,16(1):40-44
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全内反射原理,用透明橡胶材料作为波导板的柔性触觉传感器。该传感器除具有一般刚性波导板触觉传感器的高分辨力等特点外,还具有柔性好,力灵敏阈值低,不怕碰撞等特点,该传感器特别适合装在智能机器人手爪上,为机器人系统高效率地获取物体形状,位置和姿态信息,实现智能抓握物体,操作物体等功能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研究机器人腕力传感器在加载情况下的动态响应,进行动态建模和频谱分析,探讨负载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一种基于阵列式触觉传感器的主动触觉搜索方法及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庆  蒋洪明 《机器人》1994,16(2):82-86
本文在一种二指节手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触觉搜索策略和方法,综合利用阵列式触觉传感铭的输出图象来不断改变机械手的姿态,从而依次有序地搜索到三维物体的特征点,并据此生成物体的三维图形。此外还讨论了上述方法的计算机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60.
一个新的力觉临场感系统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庆  曹效英 《机器人》1994,16(6):362-365,371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力觉临场感系统模型,讨论了它的二端口网络结构,推导了相应的网络特性参数,分析了参数的含仪和测量方法。此外,对理想系统的参数也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为临场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