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5篇
  免费   1264篇
  国内免费   593篇
电工技术   951篇
综合类   2004篇
化学工业   393篇
金属工艺   917篇
机械仪表   4423篇
建筑科学   5218篇
矿业工程   842篇
能源动力   399篇
轻工业   144篇
水利工程   647篇
石油天然气   493篇
武器工业   121篇
无线电   1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2篇
冶金工业   972篇
原子能技术   36篇
自动化技术   41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470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568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555篇
  2015年   609篇
  2014年   1060篇
  2013年   719篇
  2012年   1247篇
  2011年   1283篇
  2010年   933篇
  2009年   1021篇
  2008年   847篇
  2007年   1232篇
  2006年   1116篇
  2005年   983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653篇
  2002年   613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419篇
  1999年   326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多层加筋垫层自身极限承载特性,考虑多层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假设加筋垫层为层合板,并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和应变连续条件,分析得出加筋垫层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对理论推导公式进行结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随着格栅层数、垫层厚度、碎石抗剪强度的增加,多层加筋垫层自身极限承载能力增强;随着桩间距和底层格栅距桩帽距离的增大,多层加筋垫层自身极限承载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82.
锭杆是纺机中一种数量大、转速高、尖端要求耐磨的杆状零件。用热轧方法生产的锭杆毛坯,在其纵、横截面上经酸蚀后出现了“黑心”问题。本文通过一系列试验和观察证实“黑心”并非疏松,“黑心”的存在也不影响耐磨性。从而否定了由于“黑心”是疏松而需将现行热轧方法改用车削方法生产锭杆毛坯的论点。本章对“黑心”形成的原因作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黑心”是由于斜轧时各部分变形不均匀,而使不同区域里纤维状组织的纤维变形形式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83.
朱敬华 《轧钢》2006,23(5):66-68
简要介绍了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速线材厂的生产设备概况;为在普碳钢生产线上生产轴承钢、阀门钢线材,通过合理控制加热、轧制、控制冷却工艺,不仅使设备运行稳定,而且满足了用户对产品的外形尺寸、性能等要求。  相似文献   
84.
从铜镉渣中回收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从铜镉渣中回收镉的试验研究情况,采用酸浸-铜镉渣中和-锌粉除铜法处理铜镉渣,工艺简单合理,镉直收率高,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5.
基于经典桩侧摩阻力公式和圆孔扩张理论,优化考虑土压力系数、土塞增长率、扩孔塑性半径等问题,计算新增管桩的植入对在役桩承载性状的影响. 对比分析有限元的软件与理论计算结果,发现管型桩贯入引致的桩间土挤土效应,使在役桩侧摩阻力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增加,且桩长越长、桩间距越小,贡献越明显. 新增桩与在役桩的距离小于3倍桩径,会形成局部群桩效应,使群桩协同工作时的桩顶沉降增加;距离大于6倍桩径,管型桩压入对既有桩侧摩阻力、群桩协同工作效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6.
本文建立硬化土本构模型,针对江苏省软土地区的土质条件选取数值计算参数,通过PLAXIS 2D软件对小型预制桩在的单桩水平受荷及竖向受荷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桩身弯矩沿桩长的分布以及荷载-位移曲线,分析小型预制桩基础桩身弯矩的分布特点,并探求其在水平及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进而能够为小型预制桩基础工程设计以及计算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7.
为解决新时期电网“绿色建设”的需求,研发并应用新型环保型基础是电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薄壁锥端注浆微型钢管桩,通过现场试验,研究该类钢管桩的抗拔承载特性。 以双楼~交河入东光北变220kV线路工程为工程背景,设计出?159 mm和?203 mm两种桩径、5 m和8 m两种埋深、注浆与不注浆两种条件,共18根钢管桩,开展了18组试验桩的现场抗拔承载特性试验,对比分析了注浆作用对不同型号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抗拔承载力以及桩周土体破坏模式的影响;基于现场试验获取的桩土界面的破坏机制,建立桩土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对钢管桩上拔变形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重点佐证了现场试验中得出的桩土界面破坏模式;通过测试注浆前后桩周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和微观结构,分析了注浆作用对桩周土体影响的宏微观机制。 试验分析表明:① 注浆前后钢管桩荷载位移曲线由陡降型转变为缓变型,塑性变形特性增强;②注浆前后钢管桩抗拔承载力提高59%?148%,提高幅度与其长细比呈负相关;③未注浆钢管桩发生破坏时,地表土体鲜见裂缝,桩体近乎被抽出,注浆钢管桩破坏时地表土体出现径向与环向裂缝;④注浆过程中的浆液向土体空隙中不断渗透,充填了大量空隙,从而加固了桩周土体,最终在钢管桩周围形成水泥固结体,其与桩周土体之间形成剪切面,这一结论同时也得到数值模拟结果的佐证。 注浆作用对钢管桩抗拔承载力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有效剪切面积的加大和桩周土体侧摩阻力的提高两个方面。工程应用表明,该桩型具有施工周期快、承载力高、对周围环境破坏小的优点,在双楼~交河入东光北变220 kV线路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8.
为了有效改善大跨度桥梁中管翼缘焊接箱型截面构件的耐久性的问题,提出采用耐候钢代替普通钢的管翼缘箱型截面梁。同时,为了研究耐候钢管翼缘焊接箱型截面构件填充混凝土后在全熔透和部分熔透条件下的单轴承载力性能,开展了焊接矩形截面在三种不同焊缝熔深下的耐候钢管混凝土截面轴压短柱试验研究。分别测试每个试件在单轴压力作用下的静态应变、动态应变,以及竖向位移和侧向位移。对比构件承载力的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结果,得出不同熔深下焊接箱型截面管翼缘组合构件的承载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耐候钢管翼缘焊接箱型截面构件的全熔透焊缝承载力高于部分熔透焊缝承载力。2)全熔透试件开裂时的竖向位移较部分熔透试件的位移值大,而不同熔深下构件的横向位移测点L4随轴压荷载的增大而有增加,L3测点横向位移规律不明显。3)不同耐候钢管翼缘焊接箱型截面构件横向整体受拉,局部在顶部角部位置受压。构件的混凝土内部和钢板表面应变情况复杂,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9.
沿海地区的疏浚工程产生了大量疏浚淤泥。为了研究疏浚淤泥的处理方法,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温州地区的疏浚淤泥进行了分级真空预压联合间歇电渗的加固处理,并对间歇通电的时间及间歇逐级加压电渗进行了研究。试验过程中监测了真空压力、电流、排水量和土表的沉降;试验之后,对土体含水率、十字板剪切强度以及电极腐蚀质量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间歇通电时间越长,土体固结效果越好,但是间歇通电时长超过24 h时,土体加固效果开始减弱;然而,电极腐蚀质量和间歇电渗的平均能耗系数却依然与间歇通电时长呈正相关。此外,分级真空预压联合间歇逐级加压电渗法相比于分级真空预压联合间歇电渗法获得了更佳的土体加固效果,并且其电极腐蚀质量和间歇电渗的平均能耗系数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0.
为查找铜损失在尾矿中的原因并制定选矿回收工艺,对某低品位含铜尾矿粗砂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和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CuFeS2),嵌布粒度微细且呈浸染状分布,未能充分单体解离而损失在尾矿中。经过选矿优化试验确定粗尾砂可采用立式搅拌磨,使微细粒级铜矿物充分单体解离;然后,采用优先浮选工艺回收铜,闭路试验可获得Cu品位18.02%、Cu回收率41.05%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