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40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478篇
化学工业   70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498篇
建筑科学   471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4334篇
水利工程   118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2篇
冶金工业   44篇
原子能技术   55篇
自动化技术   202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过氧化氢酶是衡量小麦籽粒新鲜度的重要指标.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方法结合起来,建立小麦样品过氧化氢酶的定标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验证、优化得到小麦过氧化氢酶的最佳定标模型,其1-VR值为0.688,RSQ值为0.947,SEC值为3.363,SECV值为7.303,SEP值为3.361.通过外部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对不同新鲜度的小麦进行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02.
小麦后熟期及储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在后熟期和储藏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理和生化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加工和食用品质的变化.综述小麦后熟期及储藏过程中主要品质评价指标如发芽率、电导率、水分、蛋白质、相关酶活性、基因表达和面团特性如糊化特性与黏度等变化及其相关的关系,旨在为小麦收获之后的后熟期管理和科学储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储粮自身呼吸是陈化和霉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动态了解储藏期间粮食呼吸的效应,开展了小麦自身所产生CO2浓度变化的研究工作.对常规条件下小麦自身呼吸CO2浓度与脉冲磁场中不同强度和脉冲数所对应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水分储藏小麦的CO2浓度呈线性恒稳变化,脉冲磁场能抑制小麦的后期呼吸从而延缓小麦的陈化变质进程;而中、高水分的数据严重偏离线性关系,变化幅度较大,在高强度和大脉冲数的磁场中,出现曲线变化的拐点(阈值),其对小麦呼吸作用中CO2浓度变化发生窗口效应,在小麦存储中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文章主要是针对目前内蒙古河套灌区秋浇节水灌溉制度进行试验研究,从田间工程入手,采用地膜覆盖节水技术,寻求节水机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秋浇节水灌溉新技术,能有效地缓解灌区秋浇用水的供需矛盾,扩大灌溉面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5.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实现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目标,关键在水,尤其是在灌区。本文通过对大沟灌区基本现状和该试验区小麦蓄墒灌溉试验进行研究总结,为灌区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6.
三唑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与防治小麦锈病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云德  王积涛 《农药》1997,36(7):6-10
本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了三唑类化合物结构与防治小麦锈病活性的关系,并建立了构效关系式。对该系列化合物结构的变化对其生物性的影响作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设计高活性化合物的可能结构要求,并将研究结果用于实际化合物的设计中,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07.
玉米象感染小麦程度与储藏相关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温度20~25℃和相对湿度为67%左右的条件下,不同密度和时间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感染小麦引起储藏品质变化的情况.在小麦样品都为200 g时玉米象成虫密度分别为4头、8头1、6头3、2头6、4头1、28头2、56头时,分别感染15 d3、0 d4、5 d、60 d.结果表明:害虫密度的增加和感染时间的延长,小麦干面筋与湿面筋含量、发芽率与发芽势均有所降低,而小麦的脂肪酸值呈升高趋势.同样玉米象成虫密度,30 d内的脂肪酸的变化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8.
微波条件下合成小麦阳离子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加热、半干法合成小麦阳离子淀粉,讨论了各因素对小麦阳离子淀粉合成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拟合取代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模型函数.结果表明:阳离子淀粉合成最佳条件是氢氧化钠4.2 g,醚化剂10 mL,淀粉乳浓度45%,加热时间9 min.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均质提取法相结合,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固体培养基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两种木聚糖酶.薄层色谱和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它们具有内切木聚糖酶的活力,分别定义为xyl Ⅰ和xyl Ⅱ.两种酶具有相同的最适反应温度(50℃)和最适pH值(7.0).另外,还研究了内切木聚糖酶xylⅡ对小麦麸皮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作用.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酶解产物中含有阿魏酰低聚糖.  相似文献   
110.
超微粉碎小麦的蛋白质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CH—300型机械冲击式粉碎机对小麦进行粉碎加工、分级,通过工艺参数调整,选出两种加工分级后的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工后的小麦平均粒径可达5.85μm,形貌呈球对称状;其蛋白质含量随粒径变细而增加,当D9小于10μm时,蛋白质含量骤然增大一倍多,从而为小麦的特殊使用要求提供了深加工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