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8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167篇
电工技术   104篇
综合类   963篇
化学工业   446篇
金属工艺   203篇
机械仪表   319篇
建筑科学   9052篇
矿业工程   270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503篇
水利工程   713篇
石油天然气   67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2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30篇
冶金工业   19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97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478篇
  2019年   620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412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814篇
  2014年   1565篇
  2013年   1081篇
  2012年   1227篇
  2011年   1117篇
  2010年   999篇
  2009年   1016篇
  2008年   891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研究断层破裂过程对减隔震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提出利用相位特性模拟方向性效应的改进随机格林函数法. 以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的断层条件为例,通过与实际地震记录对比验证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应用改进的随机格林函数法模拟相同震中距离的4组地震动时程作为输入条件,比较断层破裂过程对相同震中距离、不同方位的减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影响. 结果表明,利用持时包络曲线与相位差分分布的相似性可以方便模拟随机格林函数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在相同震中距离条件下,断层破裂方向的观测点地震动以及对应位置的桥梁结构地震反应明显大于非破裂方向位置的观测点;当破裂方向上地震动时程不具有脉冲特性时,断层周围的减隔震桥梁地震反应主要受地震动强度的影响,桥梁方位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2.
桥梁健康监测中损伤特征提取的小波包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桥梁健康监测中结构损伤识别的特点,从模式识别的角度提出和分析了损伤特征提取问题.阐述了基于小波包分析的两种节点能量特征提取的方法.为了研究小波包系数节点能量和小波包信号成分节点能量对损伤信息进行特征提取的差异,通过对随机荷载激励下的连续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结构未损和损伤状态下的加速度时程信号.应用小波包变换,对不同结构状态下的加速度信号分别提取了两种小波包节点能量特征,并对它们作为结构损伤特征指标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认为两种特征指标的敏感性相差很小,而小波包系数节点能量特征指标的计算效率更高,更适合桥梁健康监测中损伤特征提取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
摘 要: 武汉市常青路(青年路—三环线) 跨铁路主桥采用一种带有辅助支撑的墩顶不对称转体法施工,使用齿轮齿条驱动作为转体动力系统。在施工过程中, 转体系统的上、 下球铰出现了明显的相对滑移和偏转。为了分析上、下球铰之间相对偏位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 对球铰在桥梁转体过程中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剖析, 并采用ANSYS 分析软件建立了球铰结构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计算了相对偏位对球铰结构的不利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在常青路桥梁转体过程中, 配重吊装和支架拆除等工序使梁体产生的不对称变形和牵引系统对球铰的水平反力是上、下球铰产生相对偏位的两个主要原因。相对偏位产生后, 球铰结构自身能够承受一定的不平衡弯矩和水平荷载, 转体方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4.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及计算理论研究的深入,数值分析方法成为分析桥梁结构力学行为的主要方法。通过桥对梁结构的数值模拟,能获得在各种复杂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响应,在效率和适应性方面远高于解析方法和模型试验。以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文献成果为基础,对数值分析技术在桥梁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与桥梁结构主要力学行为分析相关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对桥梁结构数值化模拟方法中梁的理论最新研究方向、主流的非线性分析方法与技术、桥梁结构材料的多种数值化本构模型研究进展,桥梁结构腐蚀环境下力学性能的时效性、耐久性评价的有限元方法,以及基于梁理论组合结构的数值模拟方法等成果进行综述,对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及展望。  相似文献   
95.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桥梁工程正朝着跨度更大、基础更深、桥塔更高的方向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桥梁建设者遇到了很多新难题,例如:深水基础浮运下沉过程中精准定位、超大型沉井基础防冲刷、大直径钻孔桩施工、大跨度斜拉桥索塔锚固构造优化、超高桥塔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控制、超高桥塔新型液压爬模系统开发等,已成为影响深水大跨桥梁安全顺利施工、长期可靠运营的关键问题。为促进深水大跨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提高深水大跨桥梁施工人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为深水大跨桥梁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围绕深水大跨桥梁施工面临的上述关键问题,对2020年国内外研究者的相关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了分析与汇总。  相似文献   
96.
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有必要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与桥梁工程相融合,从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等多个维度,推进桥梁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本文从桥梁信息化、智能检测与安全运维、智能防灾减灾、智能材料等方面,综述了2020年该领域前沿技术和重要成果,总结了研究热点与前景展望。分析表明:BIM技术可以提升桥梁正向设计精细化水平、施工过程控制和管理准确化程度;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检测技术与机器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桥梁检测的精度和效率;高性能智能材料的应用促进了桥梁结构的自感知性、自适应性、自调节性和自诊断性;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为桥梁智能防灾减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未来应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桥梁设计、建造和养护的全生命周期,顺应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实现桥梁强国梦。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通过梳理过去一年国内外桥梁美学的发展状况,从桥梁美学思想与理论,桥梁美学设计方法与理论,桥梁景观设计与改造,桥梁规划设计,桥梁历史文化设计与研究,新技术在桥梁美学设计中的应用,桥梁美学设计应用实践等方面阐述了桥梁美学的发展成就;对将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预测;提出了建议和观点,希望对桥梁美学理论和设计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8.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组合是近年来桥梁工程中新材料、新构造研究的典型范例。UHPC桥面板的刚度较大,可以有效减小桥面板中的局部变形,从而明显降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中的疲劳应力幅,改善其抗疲劳性能。从新构造、剪力连接件性能、组合桥面板基本力学性能、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及UHPC材料与构件力学性能等几个方面对UHPC-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组合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内容主要为2020年以来发表的工作,部分兼及更早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9.
运用MIDAS/GTS NX 3D三维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某工程双线小直径电力盾构隧道对临近立交桥桩基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影响桩基水平位移的主要因素及位移发展规律,为合理安排盾构隧道的推进次序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盾构隧道侧穿立交桥桩基时,桩体的侧向变形在隧道范围内呈现明显的"枣核状"的特征;双线隧道的不同施工次序对桩基水平位移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先发施工靠近桩基的隧道后发施工较远的隧道的施工方案(先近后远)相较于先施工较远的隧道后施工靠近桩基的隧道的施工方案(先远后近)引起的桩基水平位移影响明显减小,因此合理地安排隧道盾进顺序,对保证双线盾构隧道安全穿越临近桥桩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程承  赵双  钟媛  严周  杨坚强 《电镀与涂饰》2021,40(12):948-953
采用二氧化钛、玻璃微珠、黑色空心陶瓷微珠、环氧树脂与复配固化剂制得灰色太阳热反射隔热型防护涂料,并在云南(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元磨高速公路普洱段K331+814混凝土桥梁上进行实际工程验证,总结了施工工艺流程,验证了其降温效果.该涂料可有效避免日温差大而导致桥梁出现裂缝、耐久性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