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58篇
  免费   3453篇
  国内免费   2097篇
电工技术   307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988篇
化学工业   12787篇
金属工艺   1605篇
机械仪表   2215篇
建筑科学   10913篇
矿业工程   7112篇
能源动力   1946篇
轻工业   6547篇
水利工程   13492篇
石油天然气   5158篇
武器工业   208篇
无线电   8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26篇
冶金工业   2864篇
原子能技术   814篇
自动化技术   1060篇
  2024年   498篇
  2023年   1773篇
  2022年   1714篇
  2021年   1994篇
  2020年   2102篇
  2019年   1916篇
  2018年   984篇
  2017年   1547篇
  2016年   1890篇
  2015年   2326篇
  2014年   4666篇
  2013年   3797篇
  2012年   4404篇
  2011年   4359篇
  2010年   3939篇
  2009年   4162篇
  2008年   4448篇
  2007年   4014篇
  2006年   3450篇
  2005年   3521篇
  2004年   3079篇
  2003年   2649篇
  2002年   2232篇
  2001年   2050篇
  2000年   1690篇
  1999年   1268篇
  1998年   1200篇
  1997年   1028篇
  1996年   926篇
  1995年   820篇
  1994年   821篇
  1993年   647篇
  1992年   597篇
  1991年   698篇
  1990年   661篇
  1989年   537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8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针对上榆泉煤矿煤泥水性质参数人工检测周期长、误差大、滞后性严重的问题,采用多参数传感器和PLC,开发了煤泥水多参数在线检测系统。经过8 h稳定运行,平均结果显示该厂煤泥水参数为pH值为7.71、浓度9.45%、中值直径(D50)39.56μm、流量2 440 m3/h、水质硬度428.94 mg/L,与人工检测结果相一致。应用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实现煤泥水多参数在线监测和数据分析功能,使煤泥水的处理更高效。  相似文献   
73.
生物氧化工艺常用来对难处理金矿石进行预处理,细菌最适宜温度40℃~44℃。细菌对环境温度反应敏感,温度过低会影响细菌生长及硫化物氧化率;温度过高又会使细菌失去活性,甚至死亡。生产中常设置冷却或加热系统使氧化槽保持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保证细菌的氧化速度。以锦丰矿业公司生物氧化BIOX~?工艺生产实践为例,介绍了BIOX~?工艺流程及原理,分析了温度的影响及控制方法,总结了BIOX~?工艺近年来的温度变化,并分析了温度升高的原因,给出了清除冷却系统垢质、降低温度的方式,为其他黄金生产企业生物氧化工艺温度控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4.
奥陶系灰岩+厚隔水层夹薄层灰岩+煤层的地层结构模式是我国石炭二叠系煤田带压开采的典型存在形式。尽管隔水层巨厚,由于其中夹有薄层灰岩含水层,导致深部开采时突水灾害仍然频发。由于突水系数的局限性,依据隔水层厚度、底板破坏带高度与奥灰导升带高度之和、突水系数将底板隔水层类型综合划分为极薄、薄、中、厚及巨厚5种类型,淡化突水系数在极薄、厚及巨厚隔水层中的应用。阐述了薄层灰岩在串连奥灰与煤层形成水害的独特作用,定义了深部底板奥灰及薄灰水害概念及突水模式,总结了其五维度特征,概括为充水水源的总源递进、充水通道的面状分散、充水强度的台阶增长、充水时间的滞后出水、充水水源水质的交换吸附,阐明了奥灰水渗透、扩容、压裂、导升经薄灰中转储运形成面状散流的突水机理,提出了相应的突水危险性评价公式P_03σ_3-σ_1-P_p+R_m。针对巨厚隔水层且传统井下底板加固甚至区域治理仍无法完全控制深部突水的现状,创新了全时域与全空域四维度奥灰及薄灰水害的"全时空"综合防治理念,空域上井上下相结合、奥灰及薄灰多层次区域治理与井下薄灰钻孔探治验相结合的全空间多层次立体网状防控布局,创建了全空域立体交叉网络探查、治理、验证、补充的"全空域"立体防治模式,形成了条件评估、探治验补、检验评价、监测保障的全时域"四位一体"技术质量控制流程,创立了"四位一体"立体网状全时空深部底板奥灰及薄灰水害防治方法。以邯邢矿区梧桐庄井田2603工作面为工程案例,确定奥灰顶面以下40~60 m和20~30 m、薄灰大青和山伏青灰岩为目标实施多层段地面超前区域治理及补充治理,配合野青和山伏青为目标井下补充治理和验证,形成立体网络治理;采用奥灰薄灰水文地质条件评估确定治理目标,用地面区域探查治理、补充探查治理以及传统井下查缺补漏验证前期治理效果,以治理效果检验、底板完整性评价、突水危险性评价、涌水量预测、排水能力评价等全面评估能否回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取水文监测、微震系统、矿压系统等综合监测手段紧盯薄层灰岩关键层,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75.
76.
77.
常丰国 《石化技术》2020,(2):232-232,234
针对伯方煤矿防治水工作进行总结,对煤矿出现水害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总结,对煤矿防治水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总结相应的解决办法,当前我国的大部分煤矿企业的防治水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煤矿开采的正常进行,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保证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还可以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近年来的经济不断发展,对煤矿资源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煤炭在能源中占有百分之六以上的比例,近些年的煤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纰漏,导致了恶性事故的发生,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尤其注意水害的威胁,我国的煤矿开采强度不断增大,对水害的控制难度也在增加,本文就对水文地质队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8.
《Planning》2018,(3):402-407
为深入开展单锚张纲张网渔具结构优化、渔获性能评价研究,使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其水动力特性和形状进行模拟。根据田内准则将中国东海近海渔业生产中常用的单锚张纲张网(230 m×180 m)按大尺度比为25和小尺度比为3.95缩小,然后使用集中质量法对模型张网进行离散化处理,并对网目进行群化。建立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单锚张纲张网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网具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时间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当流速较小时,网口水平和垂直扩张较好,随着流速的增加,网口两侧网衣垂直扩张逐渐减小,上、下纲中部高度未见明显减小,但后坠程度逐渐增大,网具纵向拉伸逐渐增大,网口的宽度明显减小,而网口高度略有下降;网具各部分网衣的缩结系数从网身到网囊逐渐减小,且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网具的总阻力(F)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流速(v)呈F=480.1×v~(1.722)的关系;网具上纲和下纲两端结附网线张力载荷较为集中,且随着流速的增加,集中载荷分布趋势愈加明显。研究表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网具的总体扩张和阻力,掌握张网网具各部分网衣和纲索的张力载荷分布,以及随流速的变化情况,分析网具的受力均匀性和结构合理性,了解各部分网衣的横向扩张情况,这对于分析网具整体选择性、滤水性和渔具的导鱼性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9.
80.
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可再生纳米材料,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然而,由于纳米纤维素结构上富含羟基,使其具有极强的亲水性,严重影响了纳米纤维素的疏水性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综述了纳米纤维素疏水改性的研究进展,从物理吸附、表面化学修饰(甲硅烷化、烷酰化、酯化等)、聚合物接枝共聚3个方面简述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疏水化改性方法,并对疏水纳米纤维素在包装材料、造纸、水净化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疏水改性纳米纤维素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疏水纳米纤维素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