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86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202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5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1.
对型钢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型钢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根据它在结构中的受力特性,提出三线性恢复力模型来描述其不同阶段的剪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推导了模型中各个特征参数的计算公式,为高层组合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中的滞回恢复力和阻尼分别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据此提出了动力试验和静力试验相结合,将弹塑性滞回恢复力和阻尼力分离开来的结构试验方法,并通过3对共6个小型单层钢框架的试验,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证实。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后锚钢筋又称植筋。在工程实际中,后锚钢筋能有效地解决新老混凝土连接、钢筋漏埋、错埋等钢筋生根问题,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改造中。结合单锚钢筋、群锚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试验和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研究了后锚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机理、粘结破坏形态与静力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并讨论了胶层厚度,植筋深度与直径等对静力承载能力的影响;结合植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和压弯构件在低周反复周期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分析研究了植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并与常规整体浇注构件的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在植筋锚固长度大于20D的情况下,植筋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极限变形能力和延性等主要力学指标都与整浇构件相当,植筋构件的抗震性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在机械系统中,间隙无处不在,由间隙引起的接触非线性往往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精度,从而降低系统的动力性能。如果能利用系统动态信息识别出间隙大小,就能为机械系统的间隙控制提供依据。针对多自由度含间隙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结合传统恢复力曲线方法与矩阵行空间正交投影技术的间隙值辨识方法。通过激励力和响应加速度得到传统意义下的恢复力,将该恢复力投影到各非线性位置上,绘制投影恢复力关于对应位置位移的曲线,由曲线的拐点就可以准确地识别间隙值。经过仿真验证了该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显示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在设计的含间隙悬臂梁试验台上进行参数辨识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在真实试验条件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弹性电网及其恢复力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恢复力是系统对扰动事件抵御、适应以及快速恢复的能力。随着全球自然灾害逐渐增多以及反恐意识的增强,构建对极端扰动事件具有恢复力的"弹性电网"已成为各国政府着力发展的国家战略,同时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也为弹性电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文中详细介绍了弹性电网及其恢复力的基本概念与各国的研究现状,并从弹性电网需要应对的扰动事件、评估理论、恢复力提升策略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弹性电网及其恢复力研究方向和重点,以及在智能电网框架下构建弹性电网的具体措施。最后对弹性电网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维6自由度振动台试验,得到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基于实测地震反应的深入分析,发现在同一地震动输入下,各楼层的最大层剪力、最大倾覆力矩沿高度总体上呈递减趋势。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各楼层的层剪力、基底剪重比、倾覆力矩随之增大。通过对试验数据拟合,分别得到结构的剪力系数和动力放大系数计算公式。弹塑性阶段前期结构动力放大系数下降较快,而在弹塑性阶段的后期其下降速度趋于平缓。通过对试验模型结构整体和各层间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特征参数的分析,建立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和层间刚度退化四折线型恢复力模型。最后基于破损程度的分析,提出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不同破坏状态下的性能指标,并进一步采用变形和能量组合的双重破坏准则对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抗震能力评价。  相似文献   
17.
钢结构梁柱节点有多种形式,国内外学者研究多侧重在H形梁和H形柱的连接上,对于H形梁和矩形钢管柱(RHS柱)的连接研究则很少。由于矩形钢管柱是封闭截面,节点难以采用普通螺栓连接,采用对拉螺栓连接是这种节点的一种构造解决方案。基于理论模型、结合试验和有限元方法对矩形钢管柱与H形梁端板对拉螺栓连接的滞回性能进行研究,探讨该种连接形式的滞回特性。在试验滞回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了节点的恢复力模型,该模型对钢框架的抗震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酸雨环境下砖砌体组合墙的抗震性能,以6片砖砌体组合墙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人工模拟酸雨环境进行加速腐蚀,进而对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考察腐蚀砖砌体组合墙的破坏过程与变形特征,研究不同酸雨腐蚀循环次数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衰减、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引入基于耗能的循环退化指数对墙体的力学性能退化规律进行描述,建立了腐蚀墙体的恢复力模型,给出了具体的滞回规则。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酸雨腐蚀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的承载力、刚度、耗能逐渐降低,承载力和刚度的衰减速率逐渐加快;所建立的恢复力模型能够较好描述酸雨环境下砖砌体组合墙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可为在役酸雨环境下砌体结构的承载力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型钢管橡胶摩擦耗能器,对设计制作的两种不同构造形式的耗能器试件进行不同加载速率、加载幅值和疲劳条件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恢复力模型。结果表明:钢管橡胶摩擦耗能器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良好;耗能器速率相关性和位移相关性明显,其耗能能力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减弱,随着滑移位移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强;在耗能器的摩擦橡胶块内增设帘布能够使其保持较强且稳定的耗能能力;建立的恢复力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耗能器的滞回特性。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市洪涝灾害城市系统恢复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涝灾害恢复力在灾害管理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哈尔滨市为内涝灾害恢复力的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哈尔滨市内涝灾害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